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祥林嫂的悲剧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是以祥林嫂的一生的悲惨遭遇为主体安排的。祥林嫂在生命走向终结之前曾执着地问“我”:“一个人死后究竟有没有灵魂?”到底什么是人的灵魂?“灵魂”即一个人的精神。祥林嫂活着的时候是有精神的。在她饱含辛酸和血泪的生涯中,祥林嫂是满怀希望而且执着地守护着自己的生命之魂。但是,在她赖以生存的整个社会面前,祥林嫂面对着“政权、族权、夫权、神权”四条绳索的精神桎梏,如同浮萍一般飘飘停停,到最后只剩一具空壳,“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表示她是一个活物。”祥林嫂就是这样一个在命运的风口浪尖上,在希望与绝…  相似文献   

2.
《祝福》是一篇第一人称叙述的小说。问题是:叙述者为什么要叙述这样一个与“我”并不相干的人——祥林嫂——的故事?这里涉及到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叙述者的叙述动机;二是作者鲁迅为什么安排这样一个叙述者。  我们先看第一个问题,即叙述者的叙述动机。  “我”在年底来到鲁镇,但由于感到鲁镇无聊、压抑的气氛,马上想逃离这个令人窒息的地方。叙述者在开始他的叙述时特别强调:“况且,一想到昨天遇见祥林嫂的事,也就使我不能安住。”为什么呢?因为祥林嫂问“我”: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灵魂?有没有地狱?死掉的一家人能否见面?这些问题“我…  相似文献   

3.
执教《祝福》时,有学生指出:祥林嫂的一生饱含辛酸和血泪,可谓是人在窘途,在她执着而又愚昧地追问"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时,假如"我"能给祥林嫂一个明确的回答,祥林嫂是不是不会死去?在师生的深入讨论中,我们发现无论"我"怎样回答,祥林嫂的命运都是无法逆转的,她是非死不可的,以下就是我们探讨的成果。祥林嫂遭遇了窘途。回想祥林嫂的一生可谓是人在窘途。"立春之日,丈夫亡故;孟春之日,被卖改嫁;暮春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 ,做女人难 ,做寡妇更难 !重读鲁迅先生写于 192 4年的短篇小说《祝福》 ,探看小说主人公祥林嫂的生命轨迹 ,难免喟叹不已 !“大家都叫她祥林嫂 ;没问她姓什么 ,但中人是卫家山人 ,既说是邻居 ,那大概也就姓卫了。”这是祥林嫂第一次到鲁镇时 ,作品对主人公的介绍。有姓吗 ?有名吗 ?我们无从知晓祥林嫂的真实姓名 ,那是因为在中国男权社会 ,妇女“在家从父 ,出嫁从夫”。没有姓名 ,这是人权的自我迷失。“大家闺秀” ,“小家碧玉” ,“三寸金莲”这是中国古代社会男子对女子的审美价值取向。然而祥林嫂的“手脚都壮大”就有点离经叛道…  相似文献   

5.
灵魂出窍     
“人死后到底有没有灵魂?”在雪夜,在带着啸音的风声中,祥林嫂像一尊倚立天穹的雕像,向天发出了这苍凉的一问。宇宙空旷,应和的只有空洞的回声。这可是个深奥的问题,让哲学家去回答吧,我可是累了。我握书的手已是松松欲坠,两眼沉重,懵懂中进入了一个美妙的软性世界……我的灵魂悄悄离去,追着祥林嫂的发问上了天宇。  相似文献   

6.
统编中师教材《语文基础知识》(修辞部分)“思考和练习九”第二大题中有这么一个小题: “刚才,四老爷和谁生气?”我问。“还不是和祥林嫂?”那短工简捷地说。“祥林嫂?怎么?我又赶紧的问。“老了”。  相似文献   

7.
《祝福》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是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教参》这样回答。这一点几乎已成定论。《教参》中还进一步分析:“我”对祥林嫂提出的灵魂有无的问题回答含糊,说明了“我”有善良的一面,同时也反映了“我”的软弱和无能。至于“我”在文章中的意义,《教参》说,是起一个见证人的作用,是在小说的结构中起着线索作用。小说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展现祥林嫂一生的遭遇的。不难看出,这一切都是在  相似文献   

8.
我对《祝福》中所用的“灵魂”一词有些不解。《祝福》是鲁迅先生于192 4年发表的。小说所展示的背景是在辛亥革命前后。在当时,广大农村中封建制度依然存在。从小说开头的“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这句话就可以看出,鲁镇当时是很贫穷、很落后的。像祥林嫂这样一个女人,在当时是不可能受到教育的,那么,“灵魂”两字她是从哪里知道的呢?如果说是从柳妈的话中得知,无外乎是从“你想,你将来来到阴司去,那两个死鬼……分给他们”中知道的。那么,祥林嫂在见到“我”时应该问“是不是人死了,还要到阴间去受罪?”(其实,这句话也同样能表达出…  相似文献   

9.
(一)“自觉反抗”之类论调有多少?小说《祝福》是鲁迅传世名作,祥林嫂是世界“文学画廊”中一个鲜明生动、永存不朽的艺术形象。祥林嫂是怎样一个典型呢?不少《祝福》研究者认为,祥林嫂是自觉清醒的反抗者,她是劳动妇女“抗击和搏斗”“封建制度”的典型。例如林非在《鲁迅小说  相似文献   

10.
人生应该有三种生命,即本体生命,才智生命和道德生命。本体生命是人的载体,提供了一种可能;才智生命、道德生命是人的精神和灵魂。一个精神与灵魂富有的人才有圆满的人生,才是一个内心富贵的人、幸福的  相似文献   

11.
生命的诠释     
生命是什么?是史铁生所说的,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是海伦·凯勒表现出的对生命的执着与刚毅?还是冰心所说的“生命就如同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生命是苍天给予我们的最好礼物,当我们看到石缝间微不足道的野草,坚强地探出脑袋去看世界,飘落的蒲公英,凭着坚强的毅力,去寻找适  相似文献   

12.
祥林嫂的悲剧从本质上讲是一个精神悲剧。祥林嫂处在人、神、鬼的重重包围之中,四面都是鬼魅一般的“吃人”者.而她是孤苦伶仃的一个妇女。为了生存,她处处表现着隐忍,到了忍无可忍,而终于求助于神。最后神的灵验也失效——捐了门槛以后,仍然不能解除精神上的恐惧。至此,她精神轰塌,痛苦不堪地死去。  相似文献   

13.
杨红 《课外阅读》2011,(10):386-386
庄子是一个热爱生命、批判现实、追求自由、执着于追求一个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的人,在他的“狂人狂言”里蕴含着的却是真正的入世精神。他的精神对我们当代和谐社会的建立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米兰·昆德拉在《小说的艺术》中指出:“小说家有三种基本可能性:讲述一个故事,描写一个故事,思考一个故事。”[1]《祝福》是鲁迅的经典小说,在这篇小说中,鲁迅为读者讲述、描写了一个叫祥林嫂的女人的悲惨一生。不论是初到鲁镇时三缄其口地“遮掩”其故事,还是再到鲁镇时滔滔不绝地“讲述”其故事,抑或是作为验证者主动“验证”捐门槛效果的故事、作为质疑者主动“质疑”灵魂有无的故事,祥林嫂是以自己为主角的故事的讲述者、验证者、质疑者。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完《祝福》中祥林嫂的人物形象之后,有一位同学突然站起来发问“:祥林嫂究竟有没有娘家?”这个问题问得好,但是有点突然,不少同学还没有回过神来。因此我转而问他“:你是怎么想到这个问题的?”这位同学回答说“:现在夫妻间吵架,婆媳间矛盾,女方受了委屈往往就是回娘家,以寻求支持。祥林嫂吃了那么多的苦,受了那么多的委屈,为什么从来没想过回自己的娘家呢?”于是,我发动全班同学到课文中认真查找“祥林嫂到底有没有娘家”。答案很快出来了,在“初到鲁镇”一节中有一句话“大家都叫她祥林嫂;没问她姓什么,但中人是卫家山人,既说是邻居,那大概也就姓卫了。”可见祥林嫂不仅有娘家,而且娘家与卫老婆子还是邻居。至于后文祥林嫂被卖改嫁的消息,书中交代也是卫老婆子“回了一趟卫家山的娘家,住下几天”才得到的。“那么祥林嫂在饱受劫难时,娘家人为什么见死不救呢?”接下来,我进一步启发学生。这一下教室里炸开锅了。有的说“:祥林嫂是嫁出去的人,泼出去的水,娘家要管也管不了。”有的说“:祥林嫂实在太不幸了,祸不单行,娘家人也许帮得了这关,难得帮那关,帮了一两回后索性就放弃了。”有的说“:祥林嫂一女嫁二夫,连她自己都觉得罪孽深重,要捐门槛赎罪,娘家人也难...  相似文献   

16.
魂兮,归来     
[小引] 记得祥林嫂曾执著地问过,人,究竟有没有“魂”。当时的祥林嫂,已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如此麻木的人竟也询问起“魂”来,可见,这东西实在重要得很!  相似文献   

17.
追求     
每当我一个人静思默想的时候,心底总会涌出一个挥之不去的想法:上帝赐予我们鲜活的生命,该不是让我们把精神浸泡在酒杯里,让灵魂交给享乐?哥白尼曾说:“人的天职在于探索真理”没有追求,青春如同枯木败叶,了无生机;没有追求,人生就像断水之江河,十分贫瘠;没有追求,生命宛如枯萎的鲜花,毫无意义;没有追求,人的精神世界将是荒芜一片,无比苍凉。追求有轰轰烈烈的伟大,有朴实无华的平凡,有义无反顾的执,也有大起大落的悲壮。  相似文献   

18.
“苦尽甘来”千古传颂,但“付出——收获”之间,谁解其中味?夸父——一个勇于追赶太阳的人。他虽精神可嘉,但未免太执着!试问,他无悔地追日,收获了什么?收获了死亡,付出了生命!勾践——坚强执着的化身。他一生历尽酸甜苦辣,最终灭吴,但他承受常人难以承受的卧薪尝胆的艰难与苦楚。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也是悲惨的,是苦难的同行者!  相似文献   

19.
一部真正的书 ,就像一个真正的人 ,既有体魄 ,更有灵魂。朱九思教授文集《竞争与转化》的灵魂 ,集中表述为《大学生命的真谛》。大学是有生命的 ,生命是有真谛的。 (什么是“谛”?“谛”就是“意义”。)生命的真谛就是灵魂。著者说 :“大学生命的真谛是学术自由 ,追求真理”(此书 89页 ) ,又说 :“学术自由 ,追求真理是大学的灵魂”( 93页 )。关于学术自由 ,著者回想到“80年前 ,蔡元培先生任北京大学校长 ,就宣布‘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 90页 )。我亦举一例 :梅月涵 (贻琦 )先生 1 945年在日记中写道 :“对于校局 ,则以为应追随蔡孑民 (…  相似文献   

20.
柳展雄 《读写月报》2022,(14):16-17
<正>除了外貌和穿着打扮之外,最能“暴露”一个人背景的莫过于口音。你开口之后,你的故乡、你的家庭情况,甚至你的性格,都可能被人迅速地捕捉到。当“阶层”和“口音”被绑定在一起的时候,也难怪人们那么执着于标准的“字正腔圆”。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鄙视链?人们为什么会执着于口音?英语的口音有怎样的流变?好莱坞和流行文化又是如何塑造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