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3 毫秒
1.
中国翻译事业进程中的里程碑──《中国翻译词典》读后林穗芳中国译协林煌天主编E中国翻译词典》最近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读后深感这是一部名副其实的融知识性、学术世和实用性为一体的优秀翻译工具书,值得向翻译界同行和广大读者推荐。一本书最重要、最引人注目的文...  相似文献   

2.
书名的滚动     
从有书起,就有书名.像我们这样的文明古国,书名的历史是可以写厚厚的一本书的.而本文只准备就进入市场经济的今天的书名,作一些分析和探讨. 一本书从生产出来到走进市场,由一系列环节组成,起书名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它有自己的特性,又与其他环节密切相关.我们不能孤立地就书名谈书名,要涉及书名的内内外外,与它相关的方方面面.例如,单就书名而言,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比较耐嚼,<霜冷长河>比较美,<山居笔记>就显得一般化.但三本书都同样畅销,这就得到书名之外去找原因了.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组织,戈宝权、叶君健任编辑顾问,林煌天任主编,陈彦田、袁锦翔任副主编的《中国翻译词典》,历时六年之久,终于在1997年11月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它填补了中国翻译研究的一项空白。 叶君健在,《序》中指出,这部词典也可以说是一部大型的翻译百科全书,内容包括面广,除对翻译界有成就的人物作译事介绍外,还把翻译理论与技巧、翻译术语与译事知识、翻译史以及中外翻译与文化交流方面的资料都编成词条。此外,还收录百家论翻译、中国和外国翻译大事记、世界文学名著书名汉英对照和中国  相似文献   

4.
书名并非图书畅销的唯一因素,一本书的成功是选题内容、编校质量、装帧设计、营销流通各个环节的综合作用,而一个好的书名无疑是成功策划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5.
关于汉语专名的回译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寅博士在《书品》 1999年第3期发表《近刊译著中的知识性错误》,指出了四部译著中的一些翻译错误。这些错误有个特点,就是错的多是汉语专有名词。致误原因是译者中国文史哲知识不够,在由外文回译为中文时就把中国人名或书名按语音翻译,结果不知所云。这一现象在当今译界似乎有相当普遍性,因而一部号称  相似文献   

6.
读者无论是购书,还是读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书名。书名犹如人的眼睛,它是读者了解图书的窗口,也是图书内容最抽象、最精炼、最准确的概括,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书名的另一功能是揭示图书的内容和类别,为读者识别和检索图书提供方向。书名作为一本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大凡是一本好书,很自然的有一个好的书名与其匹配。其生命力可以延续很多年代。如清代康熙年间吴楚材、吴调侯编选的《古文观止》,当代人按其模式编成《当代散文观止》、《当代诗歌观止》。世人皆知的古典小说《红楼梦》,也被后人编纂出《红楼新梦》、《红楼解梦》等等。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经常出现在报章作为栏目的标题。自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唐诗鉴赏辞典》以来,各种“鉴赏”版本不下几十种。这种事例还可举出许多。由此可见,一个好的书名对一本书的流传和影响是巨大的,艺术魅力是永恒的。作为编辑人员重视对书名的推敲、审定应该是责无旁贷的。  相似文献   

7.
书名尤宜细推敲熊成乾北京读者无论是购书,还是读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书名。书名犹如人的眼睛,它是读者了解图书的窗口,它同时也是图书内容最抽象、最精炼、最准确的概括,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书名作为一本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文人学者历来重视对...  相似文献   

8.
书名的艺术     
一本书取什么书名,是很有讲究的。书名取得好,既能突出书中的主题、内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又可以吸引人,招徕读者,收到广告宣传的实效。可是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作家和编辑往往忽视书名的重要性。我担任了三本文艺理论书的责任编辑,就以它们为例,谈谈  相似文献   

9.
科技书起名艺术中国劳动出版社张维新书名是一本书的眼睛,要有神韵,有魅力,才能吸引读者。如果一本书一看到书名,就非得让你看它的内容不可,说明该书起名已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例如,《神·奇·秘21世纪》、《一分钟经理》、《说话的艺术》、《英语考试制胜术》、...  相似文献   

10.
浅谈书名对读者阅读心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谈书名对读者阅读心理的影响徐云(暨南大学图书馆)图书馆每天要接待众多读者,他们通过书籍文献的传播吸收大量的知识与信息。本文就书名对读者阅读心理的影响谈一些初浅的认识。书名是一本书的“眼睛”,是图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读者到图书馆借阅书籍是根据书名来...  相似文献   

11.
俗话说:“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看皮也是为了看题,因为书皮上有书名,书名就是整部作品的题。题目命得好,尤如画龙点睛,不仅能引起读者的注意,而且能使作品大为生色。作为一个编辑,万万不能忽视这一问题。要懂得书名的作用,命题的要求,以及发现问题后会妥善处理。一、书名的作用书名除了是一本书的代号,便于称呼之外,对科技图书来说,主要特点和作用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揭示作品的主题主题是作品内容所表达的中心问题,它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不同类型的作品,主题的涵义和体现方式不尽相同。对文学作品来说,主题是中心思想,书名多是含蓄地、抽象地,间  相似文献   

12.
一忌对象不明确:一本辅导书既能给一年级学生读,也有五年级要读的内容,“低不成高不就”不易引起读者购买兴趣。据了解,一本书除特殊需要外,一般应有60%以上的内容完全符合读者需要,才有可能购买。 二忌书名不切题:如果把封面比作一张脸,那么书名就是眼睛。书名就像眼睛一样是会说话的,它能传递给读者最直接的信息,一个不切题的书名容易误导读者。书名是一种启示,要求在设计书名时传递出与  相似文献   

13.
《听刘心武说房子的事儿》,乍看书名,极容易让人产生另外的联想。在时下这个房子当道的年代,说起房子,大多数人联想到的可能是房地产市场问题,诸如高房价、买房难之类的社会现象。而当你翻开这本书之后,你会惊奇地发现,书名中的“房子”原来概括如此全面:高楼、广场、雕塑、教堂……“房子”成了各种建筑物的代名词。你也许会责备出版者以这种以偏概全的书名吸引读者的做法,但是我想告诉你,这本书的出版者是怕你错过这样一本好书。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 ,图书品种和数量增长很快。即使是同类或是类似内容图书 ,其书名也足以令人眼花缭乱。要想让图书书名得到读者的瞩目 ,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文艺作品中 ,利用书名的标新立异来吸引读者已十分常见 ,出于竞争的需要 ,取书名往往极尽夸张和渲染之能事 ;而对于非文艺作品 ,书名则很少会考虑到吸引读者和影响读者等因素 ,往往仅限于概括图书内容和相互区别的作用。事实上 ,对于科技类专业图书 ,除却图书内容质量和装帧质量等基本要素 ,不一样的书名也可能带来不同的出版效果。对书名作用的认识始于数年前曾担当责任编辑的一本书 ,书的…  相似文献   

15.
近日,铁二十局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成忠所著的《铁军情缘》一书由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一本新闻作品选集,是一部再现“铁军”改革发展历程的专著。艾丰为本书题写了书名;沈掌荣为本书作序;戴舟为本  相似文献   

16.
书名是了解一本书的窗口。作为一个图书馆工作者应该懂点书名知识,本文介绍一下类书和丛书的命名方法。类书的书名类书悬辑录各门类或某一部类的资料,按照一定的方法编排、供人检索的一种工具书。类书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三国的时候,魏国缪袭、王象等人就奉敕编纂了我国古代第一部类书--《皇览》。唐代以后,随着印刷术的产生和发展以及治学的需要,类书  相似文献   

17.
善的脆弱性:古希腊悲剧和哲学中的运气与伦理纳斯鲍姆著,徐向东、陆萌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7《善的脆弱性》不愧为玛莎·纳斯鲍姆的成名作,20余年后,本书一经翻译出版又赢得了诸多读者的仰慕,有时甚至单凭书名就能博得一些读者的好感。作者气盛词断,大胆断言人的生活中有些层面遭到古代哲人的误解或忽视。  相似文献   

18.
沉静之美     
《沉静领导》,一本很有吸引力的书名,光看这本书的书名就能够预先感受到一种清新的精神境界。当然,从题目上来看,这是一本讲领导方法的管理类图书,但你得承认,沉静是一个有着丰沛内涵的词,尤其是在现阶段。 机械工业出版社刚刚出版  相似文献   

19.
首届韬奋新闻奖评奖前夕,评委会办公室收到上海新民晚报的推荐材料:曹正文和他写的书《秋天回眸话人生》。在一百多位被推荐者中,以书作为评选资料的不下30人。我作为评委会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只是记住了书名,并未特别注意。 后来,朋友向我推荐一本书中的一篇文章,一看书名是《秋天回眸话人生》,忽然想到作者定是曹正文。文章只读了一遍,便令我爱不释手,一口气将全书读完。这是曹正文出版的第27本书。  相似文献   

20.
怎样活     
作家贾平凹和一位女编辑合写了一本书,书名很有意思,叫<学着活>.基本内容是以幽默和调侃的方式回答青年读者的人生困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