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物理模型的定义。物理模型,从广义上讲,物理学上所涉及的所有概念、各类物体、物体所处的状态和状态变化的过程等等都可称为物理模型,因为它们都是从现实客观的现象、状态、过程中抽象概括出来的。从狭义上说,只有那些反映特定物理现象和物理问题的理想化实体、理想化条件、理想化过程、理想化状态、理想化结构等才叫物理模型。如力学中的质点、刚体、平动、匀变速直线运动、抛体运动、匀速圆周运动、弹性碰撞、简谐运动等;热学中的理想气体、等温、绝热过程等;电磁学中的点电荷、等势线、匀强电场、磁感线等:光学中的点光源、镜面反射、光的直线传播等:原子物理中的卢瑟福原子模型、玻尔原子模型等等。在本文中,笔者所讨论的主要是狭义上的物理模型。  相似文献   

2.
从广义上讲,物理学中的各种物理概念,如物质、长度、时间等都可称为物理模型,物理学上的研究对象、对象的状态、状态的变化过程等均可称为物理模型;从狭隘上说,反映特定的物理现象、物理问题的理想化实体、理想化过程、理想化状态、理想化结构等,叫物理模型。物理模型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和手段,物理教育和教学中对物理模型的讲述和讲授就必不可少。建立物理模型就要忽略次要因素以简化客观对象。合理简化客观对象的过程就是建立物理  相似文献   

3.
史纪元 《山东教育》2002,(32):48-49
1.物理模型所谓物理模型,即在分析和解决实际物理问题时,经过突出主要的、本质的特征,忽略次要的、非本质的因素,对实际物体和物理过程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描述或模拟。比如质点,就是突出了物质的质量,忽略了它的形状、体积、温度、发光和带电等因素而形成的一种理想化模型。根据物理模型在实际问题中所起的作用,一般分为三大类:一类是表示物体的模型即对象模型:如质点、刚体、弹簧振子、单摆、理想气体、点电荷、点光源、原子核式模型等;另一类是表示状态和过程的模型即过程模型:如匀速直线运动、弹性碰撞、简谐振动、准静态过程…  相似文献   

4.
模型,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形态,是学习物理知识一种直观的表现手段,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科学家进行理论研究,通常都要从构建模型入手,通过抽象、简化、类比等手段,把研究对象从模糊的现象中,抽象出其本质特征来,构建一个概念或实物体系.平时我们所说的“明确物理过程”,“建立物理图景”其实就是要正确地构建物理模型.对于简单的问题构建物理模型并不困难,如“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水平拉力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即是一个物体在水平方向所受的合力为零的运动模型.但更多的问题中,给出的条件、现象、状态、过程,并不是…  相似文献   

5.
一、物理模型概述 1.物理模型的概念 所谓物理模型,即在分析和解决实际物理问题时,突出主要的、本质的特征,忽略次要的、非本质的因素,对实际物体和物理过程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描述或模拟。这是一种抽象的思维方法。比如质点,就是突出了物体的质量,忽略了它的形状、体积、温度和发光等因素而形成的一种理想化模型。以物理事实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构建物理模型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探索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裴娅娅 《考试周刊》2014,(52):129-130
<正>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规律的学科,实际物理现象都是十分复杂的,涉及很多因素。舍弃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从而突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这种方法叫构建理想化物理模型。构建物理模型是一种研究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可以使物理问题变简单。我把高中物理模型大致归为四类。一、实物模型实际物体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可以抽象为理想研究对象,如质点、点电荷、轻绳、轻杆、轻弹簧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质点,如果实际物体的形  相似文献   

7.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规律的学科,而实际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一般都是十分复杂的,涉及到许多因素.舍弃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从而突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这就叫构建物理模型.中学物理模型一般可分三类:物质模型、状态模型、过程模型.构建物理模型是一种研究问题的科学的思维方法.从本质上讲,分析和解答物理问题的过程,就是构建物理模型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我们求解物理问题时,往往要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所谓模型,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形态,是物理知识的一种直观表现.物理中所涉及的具体问题,都属于某种物理模型.如质点、理想气体、点光源、点电荷、电场线、磁感线、光滑平面、匀变速直线运动、简谐运动、理想变压器等.从本质上讲,分析和解答物理问题的过程,就是构建物理模型的过程.一般说来,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物理问题方便起见,将某些实际问题抽象概括,形成一些物理模型,利用理想化物理模型求解物理问题,是学习物理的相当重要的思维方法.物理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说,都是依照一定的物理模型来拟定的,解题过程实质上就是分析和还原物理模型的过程.因此,高考复习时可以物理模型为主线,通过典型题目  相似文献   

10.
由于物理学所分析和研究的实际问题往往较复杂,有众多的因素,为了便于着手分析与研究,物理学中常常采用“简化”的方法,对实际问题进行科学抽象的处理,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得出一种能反映原物本质特性的理想物质(过程)或假想结构,这种理想物质(过程)或假想结构称之为物理模型。理想模型方法是研究物理学的一种最基本方法。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都是对物理理想模型的描述:物理习题也总是依据一定的物理模型来构思和设计的。对物理现象的研究,对物理问题的求解就是一个将具体问题抽象成理想模型并运用物理规律求得结果的过程。物理模型大致可分为三种:①、研究对象的理想化模型:如质点、点电荷、点光源、刚体、弹性体、理想气体、恒压电源等。②、物理过程的理想化模型:如,自由落体运动、简谐振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等。③、条件的理想化模型:如“光滑”、“弹性碰撞”、“均匀介质”、“轻质”、“理想电表”、“薄透镜”等。  相似文献   

11.
1.理想模型法 所谓理想模型法,是指根据具体情况把实际的物理情景、物体、带电体等理想化处理的方法.如质点、点电荷、理想气体、匀强电场等均为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中并不存在,做理想化处理后,往往会使物理问题明朗化、简洁化,易于求解.  相似文献   

12.
课堂教学中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科学知识,还要为他们的素质发展奠定必要的科学方法基础。以物理事实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是一种基本的重要的科学方法,也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探索能力的有效途径。一、何为物理模型方法物理学研究实际物理现象时,对具体的研究对象进行科学的分析,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把它进行科学的抽象,构建出一种理想的物理模型进行研究,便于对复杂的问题透过其现象揭示出内在的本质规律。物理模型,一般有广义的解释和狭义的解释。广义上讲,物理…  相似文献   

13.
一般的物理习题都是拟题者根据自己头脑中的一个理想化物理模型,结合某些问题情境和物理条件而拟定出来的.解题过程就是还原拟题者物理模型的过程,也就是把实际问题模型化,把具体问题抽象成熟悉的典型物理问题的过程.这种模型化的方法是物理解题中的一种普遍方法.  相似文献   

14.
金鑫 《物理教师》2012,(7):10-11
模型是实际物体(原型)或过程的近似,它仅突出物体或过程的主要特征,是一种科学的抽象.物理模型,具有鲜明的直观性、形象性,建立适当的物理模型,便于进行理论分析和研究.物理学中的规律、结论等都是通过对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的分析和研究得出来的.同样,在我们平时的  相似文献   

15.
理想化思维方法是科学抽象的一种形式。它在物理教学中主要反映在:建立理想化物理模型和设计理想化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使学生认识理想化方法,在研究物理过程中主要有两方面的好处:一是把物体本身理想化或者把物体所处条件理想化;另一种是在学生思想上建立理想化实验。因为理想化思维是把事物的本质抽象出来,透过现象,由表入里,分清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抓住主要矛盾,对事物进行科学抽象。所以理想化思维方法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有必要在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和掌握它们。  相似文献   

16.
在政治课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研究认为,研究性学习有狭义与广义之分。从狭义上讲,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类似一种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自己去感受,通过探究,主动地获得知识。从广义上讲,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主动探究、发现的学习活动,是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和方法,它适应于各学科的学习。基于以上认识,笔者对政治课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17.
牛正军 《考试周刊》2008,(18):181-182
物理学是一门研究物质最普遍、最基本的运动形式的自然科学.而所有的自然现象都不是孤立的.这种事物之间复杂的相互联系,一方面反映了必然联系的规律性,同时又存在着许多偶然性,使我们的研究产生了复杂性.例如,在研究物体的机械运动时,实际上的运动往往非常复杂,不可能有单纯的直线运动、匀速运动、圆周运动.为了使研究变为可能和简化,我们常采取先忽略某些次要因素,把问题理想化的方法,如引入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和简谐运动等理想化的运动.这就是先建立物理模型,然后在一定条件下,用于处理某些实际问题.物理模型是在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能具体、形象、生动、深刻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和主流.  相似文献   

18.
中学物理模型一般可分三类:物质模型、状态模型、过程模型.构建物理模型是一种研究问题的科学的思维方法,从本质上讲,分析和解答物理问题的过程,就是构建物理模型的过程.,物理模型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培养学生掌握这一方法.  相似文献   

19.
物理习题都是依据一定的物理模型来构思设计的.从本质上讲,解题过程就是分析和还原物理模型的过程.因此,如何将实际问题通过建模转化为理想的物理模型就成为解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研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从广义上讲,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是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和方法,它适用于各学科的学习。从狭义上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