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非常高兴有机会和全国省级电台从事《阳光热线》类节目的同志一起交流。在一次座谈会上,我曾经把这类节目定位为是一种热线理政节目。如果把这类节目视为《阳光热线》或《行风热线》,其含义就停留在原来的监督层面上;而如果把它视为“理政热线”,则是从政府行政角度观察其功能,表明传媒的一个热线节目发挥了理政职能。  相似文献   

2.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我昨天还在为考虑今天说什么考虑到很晚。《阳光热线》这个节目的成功,我觉得有今天的会就是足够的标志,刚才的介绍和同志们的发言,对《阳光热线》有了比较多的评价。现在许多省级电台都开办这类节目,实际上“阳光现象”是中国广播界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也是中国传媒的一个重  相似文献   

3.
今天讨论的是“《阳光热线》现象”,《阳光热线》为什么能成为一种现象。我讲三点:  相似文献   

4.
《河北广播》2005,(C00):67-72
省委、省政府领导十分关心和高度重视《阳光热线》,省委副书记、省纪委书记张毅最近又专门就进一步做好《阳光热线》提出明确要求。遵照张教书记的指示,10月28日,省民主评议办公室与河北人民广播电台在石家庄联合举办了“省民主评议《阳光热线》培训班”,参加《阳光热线》的54个省直厅局的相关领导120多人到会。就做好一个媒体节目,专门举办这么大规模、高层次的培训班,这在全国新闻界还是第一次。[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阳光热线》最成功地突破了舆论监督的传统概念,开创了舆论监督的新模式。“阳光跟踪”作为《阳光热线》的一个子栏目,就像一柄利剑最直接地体现了这种新的舆论监督模式,使之更有效、更迅速、更有生命力、更受百姓欢迎。  相似文献   

6.
《阳光热线》节目办的时间不长,但是好评如潮,领导满意,受众也非常欢迎,办出一个好节目不容易,我们都非常高兴。为什么《阳光热线》能受到广泛的欢迎,我看有这么几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中央电视台有一个很好的节目叫《面对面》,它也是直播,也是重要人物去做,但它的缺点是一周只做一期,而我们的《阳光热线》每一天都有重要的人物与听众“面对面”。这是《阳光热线》三年来越做越好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原来我觉得每期节目有10000多个听众拨打电话,而切进直播间的就是10个左右,  相似文献   

8.
创新——《阳光热线》的灵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第七个记者节之际,《阳光热线》喜获中国新闻界最高奖——“中国新闻名专栏”,这是《阳光热线》连续两届荣获中国广播电视十佳栏目后再次获得殊荣,中央领导同时亲临颁奖。《阳光热线》开播四年多,勇于开拓,不断创新,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形成了影响力辐射全国的“《阳光热线》现象”,被称为“全国新闻改革的一面旗帜”、“党委政府通过媒体施政的典范”。如何使《阳光热线》不断推陈出新、更上层楼?本期编发部分领导和相关同志的文章,从多个角度、不同侧面较为系统地对《阳光热线》做分析总结。[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河北电台的《阳光热线》是全国省级电台第一个在早间黄金时段开播的舆论监督类热线直播节目。《阳光热线》以其积极而广泛的社会影响被有关领导和专家称为“全国新闻改革创新的一面旗帜”、“党委政府通过媒体施政的典范”。开播三年,《阳光热线》从“阳光一缕”到“朝霞满天”,到目前已有全国21家省级电台和9个省市纪委系统的领导先后到河北电台考察学习,25家省级电台效仿开办了此类节目,形成了影响辐射全国的“《阳光热线》现象”,被称为是继1986年广东电台“珠江模式”、1992年上海东方电台“东广模式”之后,引发全国广播界第三次改革浪潮的河北“阳光模式”。忽如一夜春风来。《阳光热线》从“现象”到“模式”,从“耳目喉舌”到“施政工具”,从“广播业内”到“社会各界”,从“河北”到“全国”,再由“实践”上升到“理论”……“《阳光热线》现象”何以形成?发展趋势怎样?如何进一步提高?它对中国广播乃至整个新闻界的启迪与思考是什么?今年5月14日,河北电台会同河北省纪委省监察厅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成功举办了全国省级电台《阳光热线》类节目论坛。下面摘要编发在这次论坛上部分领导、专家、代表的讲话、发言。  相似文献   

10.
陈涛 《河北广播》2006,(6):22-22
“阳光论坛”是《阳光热线》的子栏目之一,它通过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群众关心的一些社会热点、难点、疑点、焦点问题深入权威的分析探讨,强化了媒体的社会功能和舆论引导力量,与《阳光热线》节目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作为“阳光论坛”的主持人,我认为应该重点把握好以下两点:  相似文献   

1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电台的各位同仁大家好!我是河北电台《阳光热线》的节目主持人,我叫赵晓蔚。很高兴今天能够有这样一个机会向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兄弟台的各位同仁来汇报我主持《阳光热线》的一些心得体会,其中不妥之处请各位指教。  相似文献   

12.
《河北广播》2006,(3):50-51
《阳光热线》节目组共有12人组成,平均年龄29岁。就是这个年轻的团队,使一个节目从台内走向全省进而推向全国,成了树立河北电台乃至河北形象、振兴中国广播事业、推动广播新闻改革的突出代表。《阳光热线》连续两届获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十佳栏目”,《阳光热线》节目组还被授予“省直青年文明号”,连续两年被河北电台授予“实绩突出单位”。  相似文献   

13.
《阳光热线》自开播以来,确实为基层群众解决了不少的实际问题,我有深切体会。我反映的大多数都是公益问题,我个人的问题很少。我的主要想法就是,在基层广大人民群众中间有很多有素质、遵纪守法、懂科学的群众,应该让他们参与《阳光热线》,通过《阳光热线》这个平台把他们的智慧传达给上级领导,为上级领导的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手机已成为从平民到白领随身携带的最常用的沟通工具时代,短信沟通的便利、低廉人人皆知,而动一动手指、花上几毛钱发条短信就能了解政策、解决难题,恐怕只有“阳光短信”才能办得到。作为《阳光热线》的延伸,子栏目“阳光短信”把听众发来的短信整理后找相关部门集中解答,有和《阳光热线》异曲同工之妙,作用不可低估,怎么才能开垦好这块地着实值得琢磨。  相似文献   

15.
在我们河北省新闻界,出现了一个《阳光热线》,而且出自广播媒体,并能在社会上一炮打响,成为河北省新闻改革的一面旗帜,我作为一个主管宣传的副部长,从心里感到十分高兴。《阳光热线》的的确确办得很出色,已经成为河北上上下下、方方面面公认的品牌。这里有许多经  相似文献   

16.
在我们河北省新闻界,出现了一个《阳光热线》,而且出自厂播媒体,并能在社会上一炮打响,成为河北省新闻改革的一面旗帜,我作为一个主管宣传的副部长,从心里感到十分高兴。《阳光热线》的的确确办得很出色,已经成为河北上上下下、方方面面公认的品牌。这里有许多经验值得总结,有许多启示引人思考,有许多做法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7.
《河北广播》2007,(6):14
11月19日,在安徽省安庆市举行的全国广播电台政风行风热线节目业务研讨会上,河北电台《阳光热线》经验再次受到全国广播界同行的普遍关注。 由于河北电台《阳光热线》在全国广播界的广泛影响和突出成就,会议特别邀请河北电台相关人员到会,并在大会上第一个做典型发言。《阳光热线》节目的大胆探索、成功做法和新鲜经验再次成为会议的热门话题。河北电台代表就《阳光热线》类节目主持人应该科学把握的“党委政府拥戴者、广大受众代言人和新闻媒体护卫者”三种角色及其关系的重点发言,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广泛共鸣。  相似文献   

18.
省民主评议办公室与河北电台共同主办的《阳光热线》节目正式开播已经整整三周年了。这三年来,我应该说既是节目的参与者,同时也是节目的忠实听众。说我是参与者,就是审计厅做客这个节目已经12期,《阳光论坛》做过两期,共14期。在我的记忆中除了有一次我在北京参加全国人大会议以外,其它13期都是我做的,  相似文献   

19.
《河北广播》2005,(C00):73-78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同志们: 首先感谢省纪委、省评议办提供这样一个机会,在金秋十月收获的季节,与这么多省直部门的领导同志一起探讨和交流,如何充分利用《阳光热线》更好地配合全省的民主评议工作。还要感谢各参评部门长期以来对《阳光热线》的一贯支持。刚才,和平厅长介绍了《阳光热线》运行的基本情况、意义和作用,也对办好《阳光热线》提出了更高要求。下面我把《阳光热线》的主要工作向大家通报一下,并着重从怎样把握广播规律,适应听众心理需求,更好地借助《阳光热线》这个窗口展示和提升参评形象,谈几点看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0.
《河北广播》2008,(1):22-23
1月27日,在国家广电总局召开的表彰会上,河北电台《阳光热线》节目组被人事部、国家广电总局联合授予“全国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这是全国广电系统的最高集体荣誉,每四年评选一次。《阳光热线》节目组代表在大会上被指定第一个作典型发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