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客观实在和主观实在都是真实存在之物。自然科学以客观实在为研究对象,心理学以主观实在为研究对象。主观实在主要指意识、无意识和记忆。心理学第一层面上的任务是研究主观实在是什么,第二层面上的任务才是研究心与物、心与脑的关系问题。因此,心理学既不属于自然科学,也不属于社会科学,而是一门自立的科学  相似文献   

2.
现代认知心理学人机类比方法的学术争论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机类比这一方法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 ,也引起了一场学术争论。争论的焦点是人机类比用于人的心理研究的适切性 ,计算机模拟人的智能等心理活动能否真正揭示人的心理。本文简述了这一争论中的三种观点 :第一种是极力支持和肯定人机类比 ,第二种是持否定的态度 ,第三种是谨慎地和批判性地接受 ;总结了这场学术争论给认知心理学和心理学的研究及学科发展所带来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3.
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极其特殊性与研究方法的极其复杂性,决定了心理学不同于任何一门具有某种固定研究范式的、纯粹的自然科学或纯粹的社会科学.人性,作为构建心理学统一范式的逻辑起点,人们对其属性的认识也仍然是争论大于共识.心理学距离发展成熟的范式科学尚有一段距离,心理学不应拘泥于方法的争论而应广开各路研究方法之门.  相似文献   

4.
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极其特殊性与研究方法的极其复杂性,决定了心理学不同于任何一门具有某种固定研究范式的、纯粹的自然科学或纯粹的社会科学。人性,作为构建心理学统一范式的逻辑起点,人们对其属性的认识也仍然是争论大于共识。心理学距离发展成熟的范式科学尚有一段距离,心理学不应拘泥于方法的争论而应广开各路研究方法之门。  相似文献   

5.
从工具到价值:心理学研究方法重新考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以来,心理学研究一直将研究方法定位于工具或是技术层面,将其视为实现心理学研究目的的一种手段或是一种方式,关注焦点仅停留在研究方法表征,而忽略了研究方法本身以外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究其实质,这是自然科学主义和近乎封闭心态所致。其实,从文化学视角看,心理学研究方法有着深刻的历史性、民族性、研究者个性和常识性特征。真正深入地理解、阐释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本质,心理学方法需要向价值、历史、文化及个性寻求理解。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为重新理解心理学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科学主义心理学是西方哲学中理智主义传统影响的结果,它以唯科学主义为主要特征,将研究对象客观化,在研究原则和方法上推崇实验法,强调定量化研究,力图将心理学建成一门自然科学。  相似文献   

7.
类比原则对心理学理论发展具有深刻的启示和影响。派系心理学理论的纷争主要是由于采用了不同的类比对象;心理学理论的“统一”需要心理学自身体系建设来完成,应当吸收各种研究方法之下的每一科学论断。  相似文献   

8.
心理学发展的历史始终伴随着批评与纷争.自然科学心理学、人文科学心理学、批评心理学三种研究取向的纷争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争论的焦点聚焦于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方法论、与生活实践的相关性.纷争作为一种动力推动了心理学的发展,同时,也给心理学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消极影响,在一些最基本的问题上如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方面争论不休,影响了心理学的学术形象与学科地位.超越纷争,相互包容,成为心理学打破发展瓶颈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从学理上而言,心理学研究对象是可证实的心理现象,它是以本体论为前提预设,以可证实性为表现形式,以实验方法为技术支持,在与研究者的绝对分离中,成为心理学在学术规范内唯自然科学化研究的先导。然而,从文化学视角,心理学研究对象主观性、价值性以及心理的常识性水平,表明心理学研究对象在客观性的背后是鲜明的文化品性。所以,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文化品性彰显,呼唤着心理学研究从学理上的努力向价值追求转向,呼唤着心理学研究的文化个性。从这个意义上,心理学研究对象成为重新审视和理解心理学独特视角。  相似文献   

10.
当代心理学理论研究的发展表现出一种对研究对象进行多视角、多层次研究的趋势,它给予人们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没有一种能够解释一切的理论。心理学因其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极具特殊性,决定了心理学不同于任何一门具有某种固定研究范式的、纯粹的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同时,人性作为构建心理学统一范式的逻辑起点,人们对其属性的认识也仍然是争论大于共识。  相似文献   

11.
类比是科学的思维方法,人们在研究自然科学的过程中,常常通过类比形成概念,并进行判断和推理。在中学物理中常用的类比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概念类比  相似文献   

12.
领导教育学作为在实践当中建立起来的综合交叉性新学科,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确定研究对象、研究问题域和研究方法.在梳理相关学科的基础上,从领导人才培养与领导力开发两方面定位领导教育学的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领导教育学理论基础,论证学科属性,从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学科层面阐述研究问题域;基于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的当代发展论证领导教育学研究应建立跨学科的视野,综合运用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心理学界,关于内省(introspection)的争论几乎同心理学上内省的产生一样古老。如果从18世纪德国的康德和J·N·提顿斯对内省看法的明确分歧算起,至今也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在这二百多年中,关于内省问题的争论大体围绕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一)关于能不能在心理学研究中使用内省方法的问题;(二)关于冯特实验内省的评价问题;(三)关于内省法的界定问题;(四)关于内省的局限以及能否用内省法研究认知过程的问题;(五)关于内省法是不是心理学的基本方法或主要方法的问题。笔者认为,就这些基本问题作进一步的再认识,实事求是地看待内省,还内省方法以本来面目,无疑对从事心理学的教学、科研和实际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韩宗义 《天津教育》2022,(10):36-37
<正>心理学作为国家优先发展学科,为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心理学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方法学上完全遵循自然科学的逻辑。心理学科研实验室主要承担发现行为的内在机制的研究任务,为心理学的发展提供科研实验平台。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实验中心在心理学科研实验室管理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一定成效,下面就管理模式和管理经验进行总结。一、仪器设备管理实验中心拥有各类心理学科研仪器设备70余台(套),总金额近7000万元,  相似文献   

15.
心理学从作为独立的学科发展伊始,就表现为科学主义研究取向和人本主义研究取向的分歧。科学主义取向的心理学又称狭义的科学心理学,其立足于实证主义的方法论基础、遵循自然科学的研究原则,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主流。本文就构造主义、行为主义、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等科学主义取向的心理学在研究对象、方法论及其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有选择性的回顾与阐述,对心理学科学主义取向的局限性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很多,它涉及心理学的对象、任务、方法、体系、学科性质、发展理论、学派等等方面。本文将论述心理学的哲学基础与自然科学基础、心理的客观决定与主观能动、意识与活动统一等三个主要的问题。一、关于心理学的哲学基础与自然科学基础所谓心理学的哲学基础与自然科学基础,就是说,心理学在其发展、论证与进行理论概括中,要利用哲学的基本观点和自然科学的材料。也就是说,心理学要以哲学的基本观点为指导和利用自然科学的材料作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心理学一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主流心理学深受自然科学的影响,始终以科学化为发展方向。自然科学在为心理学的研究提供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的同时,也使心理学陷入盲目模仿自然科学、过分强调实证研究、简单物化心理现象、忽视心灵人文关注的尴尬境地,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心理学在更广阔更深入领域的研究。心理学哲学的探索、科学和人文的结合、心理学统一学科范式的积极构建成为帮助心理学摆脱这种困境的必然道路。  相似文献   

18.
一、争论的事实和始末上世纪中所发生的内容心理学和意动心理学的争论,是新心理学建立后的第一次重大的争论,也被人们认为是以后发生的构造心理学与机能心理学的对立的先声。为了进一步弄清这一争论的实质,首先需要回顾一下这场争论的事实和始末。首先是作为争论的一方的冯持的主张。作为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创立者的冯特主张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直接经验的。他根据直接经验的性质提出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如下:“作为心理学的对象的直接经验,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一些具有复合性质的过程,外在对象的知觉,对这些对象的回忆、情感、情绪、意志动作,不仅经常按照极其多种多样的方式彼此相互结合,而且这些过程之中的每一种过程本身,也永远是程度不一的复杂性总  相似文献   

19.
一在心理学发展史上一直存在着与适用于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并存的另一种方法——现象学方法。现象学方法适用于人文科学,与实证方法同被视为现代心理学的两大方法论。在研究对象上,现象学把直接经验而不是观察的事实作为研究对象。它针对实证主义排斥意识,漠视人及人的主体性之偏差,指出心理学要以整体的人为对象,不仅研究人的经验,而且要研  相似文献   

20.
认知心理学的出现是当代心理学相互融合的新趋势.它的影响已遍布心理学的整个领域,并和社会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从哲学方法论层面、模型层面以及具体的研究方法与技术层面来探讨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