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有为有不为     
有位青年人,非常刻苦,可事业上却没什么起色。他找到昆虫学家法布尔说:"我不知疲倦地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花在了事业上,结果却收获很少。"法布尔同情、赞许地说:"看来你是一个献身科学的有志青年。"  相似文献   

2.
他们,作为国家退休干部本该安享清福的时候却为本地教育事业发展挺身而出! 他们,为了学校的建立、建设四方奔走,而在学校发展之后却甘愿每月只拿300元工作补助,还每月从自己微薄的收入中拿出100元资助贫困生。 他们,虽然年不及而立,却早已撑起了一片蓝天。据当地人说,这片蓝天是为了能实现不管贫穷与富有的小孩都能健康成长这一梦想。 他们,把自己的青春、汗水、热血都播撤给当地教育事业,而自己只收获了希望。[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无心之过     
通常在企业中有不少人非常有才华,却老是在做人处事方面得罪人,无法使自己的横溢才华充分发挥出来,如此无疑会对自己的事业造成严重的影响,一不小心,都足以毁掉你的事业。因此首先你必须学会注意这些无心之过的成因,才有可能避免在不知不觉中犯下的这些过失。  相似文献   

4.
一天,事业一直没有起色的他去了郊区的潭柘寺.他向寺中的老僧讲自己的迷茫:和他曾经一起的朋友,有好多当时还不如他,可是现在事业已经风生水起了,而自己却还一事无成……  相似文献   

5.
无悔的选择     
有个青年人,非常刻苦,可在事业上却收效甚微,为此他很苦恼.有一天,他找到昆虫学家法布尔,问道:"我不知疲倦地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花在事业上了,可结果为什么收获很少?"  相似文献   

6.
在沂蒙山区,有这样一位百万富翁,他将自己千辛万苦、呕心沥血积攒的200万元全部捐给了教育事业。当领导奖励他轿车、楼房时,却被他婉言拒绝——  相似文献   

7.
斗转星移,世事沧桑,一个人的生命在时间长河的滚滚洪流中不过如水滴般倏而即逝,不见影踪。作为基层一线一名普通教育工作者的梁建峰,却因自己对人民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业,让自己短短38年的青春岁月焕发出耀眼的光芒。  相似文献   

8.
家庭教育,这是整个民族的事业,是千家万户的事业.每一个社会成员几乎都是在家庭中诞生的,从家庭中获得生命,在家庭的环境中得到最初的、也是给他的生命打上烙印的教育.而每一位做父亲、母亲的,却都只能分散地根据自己的认识和意愿,采取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去教育和影响他们的子女.  相似文献   

9.
他身患绝症,却选择坚强地站立在讲台。他是一位体育教师,却从一毕业就担任班主任,不仅精于育人,而且可以全科辅导学生文化学习。他,就是郴州市八中的邓晓辉老师。他用对事业、对孩子的爱,定格了自己生命的站立姿态。  相似文献   

10.
有为有不为     
有位青年人,非常刻苦,可事业上却收效甚微,为此他很苦恼。有一天,他找到昆虫学家法布尔说:“我不知疲倦地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花在了事业上,结果收获却很少。”法布尔同情、赞许地说:“看来你是一个献身科学的有志青年。”这位青年又说:“是啊!我爱文学,我也爱科学,同时,对  相似文献   

11.
平凡的奉献     
您的工作在今朝,却建设着祖国的明天;您的教学在课堂,成就却是在祖国的四面八方;您的岗位永不调换,足迹却遍布四方;您的两鬓会有一天斑白,青春却百年不衰。这是对教师的生动概括,我很高兴自己是其中的一名成员,我热爱我的教育事业。一、热爱事业,以身作则用心去工作,用爱去育人是我无怨无悔的追求。上班十年,我从不敢懈怠过,从不降低过工作要求和标准,用心对待毎位  相似文献   

12.
决定一个人事业是否成功的关键是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在企业中,一线工人的学历普遍不高,他们凭技术吃饭,却往往对自己的技工身份没有自信,觉得自己没有一个较好的"出身",在事业上很难做出大的成绩。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做出解读,告诉大家真正决定你事业成功的因素是什么。  相似文献   

13.
章月娥 《成才之路》2012,(5):97-I0014
正苏莎,是一位著名的印度舞蹈家,在其事业的巅峰时期,却不幸遭遇了车祸,她的右腿被迫截肢。对于一个以舞蹈为职业的人来说,失去了一条腿,无疑也就失去了整个事业。但苏莎却并不轻言放弃。在随后的几个月里,医生为苏莎量身定做了一只新型假肢。苏莎知道,首先自己要坚信  相似文献   

14.
平凡的奉献     
您的工作在今朝,却建设着祖国的明天;您的教学在课堂,成就却是在祖国的四面八方;您的岗位永不调换,足迹却遍布四方;您的两鬓会有一天斑白,青春却百年不衰.这是对教师的生动概括,我很高兴自己是其中的一名成员,我热爱我的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15.
一位诗人曾说:“虚荣的人只是注视着自己的名字,光荣的人却注视着祖国的事业。”其实,如果把自己的名字与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倒也不妨注视一下。但说到底,应该注视的是事业。古往今来的真正名人,是靠自己的实实在在的成就和影响立足于世的。这些伟大的名人自己并不谋求“大名垂宇宙”,不曾用一毫的心思去乞求官方或人们的赏识。他们只是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甚至是为时人所不理解、不能容忍的奇思异想,为人类开辟了新的天地,他们的名字也就自然不朽了。所以要当名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小写”自己的名字,“大写”自己该做的事业。1.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不超过15个字)  相似文献   

16.
一位青年,从小志向远大。长大后,生活和事业却极不顺心,处处碰壁。他非常羡慕那些成功人士,常常感叹:为什么人家总能从成功走向成功,而自己苦苦追寻却始终碌碌无为呢?一天,他向一位事业有成的关心他的远房亲戚倾诉了自己的  相似文献   

17.
一个名叫张燕的女孩,怀抱着无限希望来到深圳,却多次在职场中撞壁,万般无奈的她萌生出自己创业的想法,却没料到她的事业从此风生水起,在大赚了都市潮人的浪漫钱后,她也收获了一份爱的真谛……  相似文献   

18.
"教育是一颗心感动另一颗心的事业。"这是刘彦丽常讲的一句话,也是朴实却不简单的一句话。她用自己那颗火热的心感动着一颗又一颗心灵,在感动中开拓着火红的事业,在感动中提升着生命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云南教育》2023,(9):9-10
<正>二十多年来,永平县博南镇坡脚村完小语文教师马琼郭始终坚守“激情永驻,倾心倾力”的育人信条,并用行动把它诠释成一个“爱”字,爱自己所教的每一个孩子,爱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岁月带走了她的青春,却带不走她对教师岗位的依依眷恋;时间改变了她的容颜,却改变不了她对教育事业的一往深情!  相似文献   

20.
面对中国农村教育的现状及对生活在乡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教育事业默默奉献的乡村教师深切的感怀,教学《最后一课》后更明白这种情愫,深深感动于在自己最平凡的位置上,却做着平凡而伟大的事的乡村基层教师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