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张凯 《武当》2008,(1):33-36
炮捶拳肘法技术,打的是短平快,重在贴身近战.实用性强。它以顶卧扭撑吊抽穿掖等为主要击打方式。拳谚有云:“远用手,近用肘,欺身步法要配合,前后左右皆有肘。器械是手的延长,肘是手的缩短,手打八方,肘击要害。一找穴,二找位(要害部位)。”  相似文献   

2.
谭威  贺春林 《武当》2004,(12):35-38
武当玄真拳五捶格斗术,适用于近身短打格斗。实战对敌时,讲究设空诱敌,引进落空,顺势借力,后发制敌。该格斗术是由从武当玄真拳法中精选出来的冲肋捶、通肚捶、顺冲捶、压挑捶、破裆捶共五种中盘攻击性捶法组成。  相似文献   

3.
林辉 《精武》2004,(10):12-13
八捶打法为万籁声老师传下的罗汉神打中的部分打法,称为"外八捶"。该打法源自少林罗汉门,由"江南第一腿"刘百川前辈传给万籁声老师。万籁声老师对罗汉门的打法评价是"正宗罗汉拳之神打,其来如泰山压顶,去如风扫落叶,拳腿都到,连冲带撞,可谓绝响"。但万老仍觉其缺少自然门的"圆滑"风格,因此在传授八捶时,融入自然门身法,使其刚柔圆活,技法更为精深。  相似文献   

4.
张凯 《精武》2006,(3):4-7
三皇炮捶拳夫子三拱手为三皇炮捶拳第四代宗师宋彦超所传。宋彦超字迈伦,武林美誉“神拳宋老迈”,1810 年出生于河北翼县赵家庄,少时习各种拳技,后投同乡乔公鹤龄习三皇炮捶,从师多年功有大成。乔公过世后,宋迈伦三年闭门不出,研习各家拳理与三皇炮捶技艺,终将各家拳艺精华融为一体,创出“夫子三拱手”绝技。  相似文献   

5.
张凯 《武当》2005,(1):37-38
京都会友镖局攻防实战法,是三皇炮捶拳第四代传人神拳宋老迈(宋迈伦)所创造的夫子三拱手和十二炮秘传绝技中的部分内容。虽然夫子三拱手以搓掌放打为主,但其内涵极为丰富,其中包括:肩肘腕手,胯膝足趾,四肢八节皆可为用。再如十二炮虽是以拳法为主,但在实战中变化多端。  相似文献   

6.
学习过了振藩基本拳法,让我们开始截拳道腿法与振藩指、掌、肘、膝技术的学习与训练。 第七节标指与插捶──犀利的振藩攻击法 标指与插捶攻击技术,皆来自 春拳,是犀利的振藩攻击方法。主要用于攻击敌人的眼部、咽喉、两肋和心窝。 一、标指 振藩拳法中的标指,手型有“泳春型”与“贯手型”两种。 “ 春型”的标指:攻击的前锋手成“标指”手型,拇指屈扣,四指微并拢,指尖微弯曲,掌心向下沿中线向前插出(标出)。后手放在头面部“正门”前,掌心向前成“正掌”,作为防御,可向前、向下封挡拍截,亦可向外拨挡对手来拳(图引、图…  相似文献   

7.
三皇炮捶拳门的大枪名为子龙大枪。又叫丈八枪或涨把枪。然而,不管其枪日何名,由于其度度可观,份量较重,劲力独特,故在武林中独树一帜,众口称奇。大枪,总长为一丈二寸至一丈八寸左右,重量在五至八斤左右。枪头为一尺二寸至一尺三寸,重量在一斤半至二斤之间。根据所得白腊杆粗细而定枪头重量和枪库大小。大枪的历史,据拳谱记载及调查证明,应与炮捶拳齐名。其用手、身法、步法、劲力皆与拳合,处处与拳理相通。故炮捶拳门老一辈常说:“练拳而不练大枪只会了一半,不谓兼全”。三皇炮捶第四代传人宋彦超字迈伦,在得此拳法  相似文献   

8.
黄百家著《内家拳法》,其中“练手法,练步法,拳术打法,练拳秘诀”颇具参考价值。而“拳家八反”一节,更是道尽世人习拳弊端。纵观当今习练散打、自由搏击者,愈见其真知灼见。 《内家拳法》所载拳家八反为:“一懒散迟缓;二歪斜寒肩。三老步腆胸;四直立软腿;五脱肘截拳;六扭臀曲腰;七开门捉影;八双手齐出。”(第八反当今习武者中均无此弊,故略去不谈)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访问调查法,挖掘整理临清肘捶的渊源与技术体系.临清肘捶由临清唐元乡瑶坡村张东槐所创,是一个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拳种.临清肘捶主要包括:基本功、拳术套路、器械套路、对练套路、肘捶论等内容.  相似文献   

10.
漫话五行捶     
杜子宇 《武当》2011,(9):14-16
五行捶是李派太极拳的集中代表,也是李瑞东先师的代表作。五行捶响誉武林,名录典籍,成为李派太极拳弘扬较广的拳法之一。本文在此谈谈笔者修炼五行捶的感想:一、文化理性太极拳内功太极拳,借拳练内功,拳显法于外,功运化于内,而拳功之本的文化哲理更隐于秘。故说"学拳容易攻理难"。传统太极拳的文化底蕴、造化机理恰恰是指导文修  相似文献   

11.
张凯 《中华武术》2005,(12):29-29
夫子三拱手实用技术,是三皇石包捶第四代传人宋迈伦所传。宋彦超字迈伦,江湖人称“神拳宋老迈”.1810年生于河北冀县赵家庄一耕读世家。少时聪明过人,习多门拳艺,后拜同乡乔公鹤龄苦习三皇石包捶拳械。从师多年功有大就。乔公过世后,宋迈伦闭门三年不出,研习各家拳理与三皇石包捶技艺,深人探求其中奥妙。经长期磨练,终将各家拳术之精华与三皇石包捶艺熔炉一体,创造出夫子三拱手实用技术和十二石包拳法。  相似文献   

12.
潘双喜 《精武》2004,(9):30-30
三晃膀为武当洪拳中颇具代表性的套路,其动作朴实无华、刚猛暴烈,大有"晃膀撞倒山,跺脚震九州"的气势。其劲力以硬脆快猛、刚柔相济为法则,技法强调顾打合一、攻防兼备。其代表动作有托枪式、顺风捶、跃膀捶、连三捶,其中每种打法均可单练,更可举一反三,用于实战。动作演练时,要求舌抵上腭,气沉丹田,晃膀发力,劲至梢节。本文主要介绍顺风捶的单练方法及格斗之法。  相似文献   

13.
拳式三尖相对 技击攻防兼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黎标 《武当》2010,(6):23-24
形意拳是著名的内家三拳之一,在武林中有着独树一帜的拳论和拳法。“三尖相对”是“形意拳八要”之一,它是指导形意拳套路演练和散手技击的重要拳术理论。所谓“三尖相对”,就是指手指尖(拳架的前手)、鼻尖、脚尖(拳架的前脚趾),在拳式动作演练过程的定式时,使它们三者的位置保持在同一个垂直面上。  相似文献   

14.
太极拳要求劲力“运之于掌、通之于指”,形于手指。手是传感器,听劲、化劲、发劲都主要通过手。太极八法中绷捋挤按採挒六法都以手完成。手型是指手掌的形态。在太极拳中有三种主要的手型:拳、掌、勾。在传统太极拳中还有指型,同时配合指法。但是由于指法稍嫌狠戾,现在一般不强调指型及指法的作用。目前,太极拳的手型以掌为主,拳、勾为辅。在各式太极拳中,手型使用最多的是掌,其次是拳、勾。以传统杨式85式套路为例:全套中除三、四式双拳绕打外,都为单手或双手掌型。太极五星拳中搬拦拳、撇身捶、指裆捶、栽捶,都以拳为主,但都有掌型的配合,…  相似文献   

15.
刘连洋  李飞林 《精武》2003,(8):39-41
提及螳螂拳法,世人自然会联想到那威震武术界的“莱阳三山”,作为螳螂门第七代宗师,“莱阳三山”不仅将嫡派太极螳螂拳法发挥得淋漓尽致,更以骄人的战绩向武术界证明了螳螂门武功的威力。而作为“三山”之一的王玉山先生,则更以螳螂之太极手为武林所称颂。  相似文献   

16.
诀曰:“打手不见手,见手不算手”“进步如鸡窜,出捶如放箭”,第一周有“小旋风”红方李冠廷战来自陕西扶风、技法全面的“关中少侠”侯少伟。双方上擂,抱拳施礼,十字开势,各亮门户,跑拳打手。红方李冠廷一套“四门捶”拳法,招招式式,别具风格,腾挪闪绽俱在其中,并用腿法“美女照镜”“后扫腿”,黑方侯少伟一套“大链枷”虎虎生风,力打四门,一对少年英雄对决擂台。  相似文献   

17.
刘连洋 《精武》2003,(4):26-27
螳螂门武学,自明末清初胶东人王朗融合十八家武学创立以来,已在胶东烟台地区流传了三百余年。由于传承日久,螳螂门由最初的硬派七星、梅花螳螂、软派六合螳螂,渐而衍生出勍手、摔手、秘门、八步等诸多流派,各派螳螂拳法虽名势各异,实则基本一致。现仅以笔者家传勍手螳螂、郝家所传的太极梅花螳螂为例,对螳螂门的拳功体系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8.
三皇炮捶功夫中最有名的绝技名叫“夫子三拱手”,这个名字多少反应了目前三皇炮捶拳的现状,在这个纷纷扰扰的商品社会中,这个古老的武术流派像一位老夫子,虽然不无失落,但仍默默坚守着自己的传统。  相似文献   

19.
三皇炮捶功夫中最有名的绝技名叫“夫子三拱手”,这个名字多少反应了目前三皇炮捶拳的现状,在这个纷纷扰扰的商品社会中,这个古老的武术流派像一位老夫子,虽然不无失落,但仍默默坚守着自己的传统。  相似文献   

20.
张凯 《精武》2006,(3):18-19
起源三皇炮捶传自清朝初年,起源于河南嵩山少林寺, 师承于僧人普照,后来传至俗家。由于炮捶拳内容简练, 好学易懂,朴实无华,侧重技击实用,因此自清朝咸丰年间神拳宋老迈带艺进京投神机营后,即在北京流传开来,传承至今,已有一百四十余年历史。此后,宋迈伦的弟子、于宋两派的嫡传高足“小辫于”于鉴又把三皇炮捶拳传入山西,于鉴的门生带艺出关,后来即在辽宁、吉林等地流传至今。据拳谱记载,目前各地流传的炮捶拳艺均为第二代传人乔三秀所传。乔三秀之子乔鹤龄中年时常游历四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