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2010-2011年的四大网球公开赛女子单打四强比赛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全面分析出技术的运用特征,并总结出世界女子职业网球技术的发展方向。得出世界女子职业网球选手的发展趋势:发球在速度的基础上与旋转、落点更加紧密结合;接发球更加积极主动进攻;对技术的要求更加全面,对球的控制更加精准;积极主动且力争先发制人;以底线打法为主流,技术不断创新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网球发球技术是现代网球运动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它是影响比赛胜负的关键因素;而竞技网球是现代网球发展中的主流,网球运动员通过参加比赛实现个人价值。发球是每一场比赛的开始,具有良好的发球成功率就拥有了胜利的开始;网球运动员要想提高发球成功率,占领比赛的优势,就得具有良好的发球技术能力和过硬的心理素质以及身体素质。通过专业系统的心理训练以及结合自身特点进行技、战术训练,各方面、全方位地训练网球运动员,对于提高网球运动员的发球技战术水平,取得优异的比赛成绩,提高网球运动员的发球成功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网球运动员比赛时的发球技术进行分析,使网球运动员发球失误有因可循,为网球运动员提高发球成功率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张燕 《现代企业教育》2010,(22):208-209
本文以乒乓球运动员马琳、王皓,柳承敏为研究对象,对他们在比赛中的发球及发球抢攻进行技术上的分析和研究,并对我国青少年在发球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阐述了如何提高青少年发球及发球抢攻的成功率和技术水平,为进一步确立我国乒乓球水平在世界的领先地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技术统计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对参加2007年中国网球公开赛的中外男子单打网球运动员的发球技术运用能力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网球男子运动员发球的力量、速度、发球与第三拍的进攻衔接以及发球落点的运用等方面同世界优秀运动员存在较大的差距。建议:努力提高发球力量速度,以适应当今网球男子比赛发展趋势;强化进攻理念,提高发球与第三拍进攻的衔接能力;加强战术意识培养,提高发球技术运用质量。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及问卷调查等方法,统计了国内外部分女子网球运动员的技术数据,从运动员发球的绝对速度、成功率、得分率及速度利用率等角度,分析了国内外女子网球运动员的发球技术水平.结果发现:不同运动技术等级的女子网球运动员发球的得分率、成功率和速度利用率不是等同的,发球技术与发球速度存在着各种差距;要提高运动员的发球速度的利用率和得分率.处理好发球中的速度与技术的关系,既要提高运动员发球的技术水平和运用能力,又要发展运动员发球的绝对速度.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网球业余爱好者在网球比赛中接发球局技战术的运用,作者以2007-2008年澳网比赛费德勒vs德约科维奇的比赛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对比赛中的接发球局技术进行统计分析。在网球比赛中接发球、发球及其他技术合理应用可以提高或降低得失分率,发球技术在比赛中具有很强的攻击性,好的发球能很好地压制对手,降低接发球的失误率,在接发球时要准确地通过判断来球的路线、方向、旋转选择合理的站位,调整接发球时的时机、力量、方式,提高接发球质量,把握每一个破发点,成功地破掉对方的发球局是赢得比赛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在网球技术中发球是唯一由运动员自己掌握,不受对方制约的技术,发球技术的好坏对比赛的负有很大的影响。通过对网球发球动作分析其技术原理,对部分同学与世界优秀选手的发球技术的比较,找出差距,提出解决的对策,为网球运动员的发球技术的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女子网球双打比赛竞技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女子网球双打一分竞技过程的多拍结构呈正偏态分布,而且发球战术系统的得分能力优于接发球战术系统的得分能力,发球战术过程的空间位置变化灵活,力争主动得分;中路落点的击球是接发球方攻防对抗的焦点.  相似文献   

9.
中国乒乓球运动员中,以王皓为代表的直拍两面拉打法逐渐成为直拍选手的主流打法,研究其在重要赛事中的技战术表现意义重大,也逐步受到重视。主要采用录像观察法和三段指标法对王皓在第28、29两届奥运会男子乒乓球单打决赛中王皓发球抢攻、接发球抢攻和相持阶段的技战术运用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两届奥运比赛中王皓得分率和失分率最高的阶段在相持段,其次是发球抢攻段,再次是接发球抢攻段。(2)直拍横打的确弥补了直拍选手在相持段的反手劣势,但是直拍横打并不是最主要的得分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0.
发球是网球比赛开始后使用的第一项技术,发球更加合理、更加科学的运动员,通常都具有较强的自信心。而发球能力偏弱、技术动作不合理等问题,将直接影响运动员的成绩。分析了发球的技术动作要领以及网球发球的基本方法,并探讨了网球发球技术的训练方法,为运动员们更好地掌握网球发球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吕春松  王喆 《成才之路》2014,(16):60-62
拼发球战术是1999年实行每球得分制新规则以后,伴随着得失分结构变化而产生的新的发球理念。它加强了发球攻击性,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过去发球、接发球相对平衡的局面,促进了发球技术的提高。许多教练针对拼发球理念制定了相关的拼发球战术。因此,利用好拼发球战术相当于进攻的开始,增加了对方接发球的难度,降低了对方接发球的成功率,有利于本队的防守反击,对夺取比赛胜利有明显作用。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通过对我国优秀男子排球运动员在比赛中发球的效果、落点、得失分率等指标的统计分析,试图了解拼发球战术在我国高水平男子排球比赛中的运用情况,并据此分析影响拼发球战术在比赛中运用效果的因素,旨在为提高发球的技战术水平提供一定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陈亨明 《宜春学院学报》2012,34(12):115-117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对2012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和伦敦奥运会网球比赛两项赛事的女子单打冠亚军技术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发球技术是小威廉姆斯取胜的关键,强有力的底线进攻是她的又一制胜法宝。随着运动员各方面技术水平的提高,在未来的网球草地赛中,将更加考验运动员的发球技术水平,运动员的接发球技术也将会更加主动,底线型打法将成为未来网坛打法的主流。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2011年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科维托娃技战术进行分析.探究出夺冠因素:科维托娃技术比较全面,尤其是发球强势,善于打制胜球,及其过硬的心理素质.并对我国女子网球运动员提出一些建议,为取得更好比赛成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现代网球运动中.发球是最重要技术之一.是唯一由自己掌握而不受对方控制的击球方法.是当今优秀网球运动员克敌制胜的强有力的武器。它既是每一分的开始.也是向对方进攻的开始.同时还是双方进行攻防对抗的开始。网球制胜的机制在于发球的直接得分能力和接发球战术体系的得分实力高于对手。正因为发球在网球比赛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因此,它受到了国内外网球界的极大重视.并对其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每位研究者对网球发球的认识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反映了不同考察发球的着眼点.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录像观察等方法对世界顶尖男子双打选手的发球落点情况、以及接发球效果与第三拍技术的处理进行了研究,发现发球和接发球技术在专业羽毛球男子双打比赛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男子双打发球质量的好坏决定着比赛的胜负,发球落点的变化性是高水平双打选手发球技术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6.
胡国华 《考试周刊》2008,(13):125-127
竞技能力是运动员参加训练和比赛所具有的综合能力,包括形态、机能、素质、技术、战术、心理和智能等七个方面.世界优秀男子网球运动员在这些方面有他们的共同特征.他们一般身材高大,最大力量和爆发力好.具有很好的耐力水平:在技术上非常重视发球和接发球技术、掌握多变线路的击球能力和准确的击球落点.在战术上采用灵活多变的战术.  相似文献   

17.
接发球注意力是网球比赛运动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只有把握影响接发球注意力的各种因素,才能提高业余网球运动员接发球水平。  相似文献   

18.
乒乓球比赛是由发球和接发球开始的,由于发球具有主动性、多样性、突然性、隐蔽性,以及攻击性的特点,因此接发球技术的好坏.可直接影响技、战术的发挥乃至比赛的胜负。比赛中。双方发、接球机会基本均等,如果接发球时能及时变被动为主动.化不利为有利.是决定比赛能否至胜的重要环节。如何改善提高运动员的接发球技术,在训练中越来越重要,因此,本文对接发球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在任何一场网球比赛中,接发球员都是被动的,如果要想取得比赛的胜利必须得在接发时选择最好的站位和击球方法,所以提高运动员接发球技战术有利于提高运动员网球水平。本文从三个方面着手研究影响接发球的技术动作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从而使运动员在比赛中获得主动权。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今的网球比赛中,接发球技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正手接发球的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发球技术的支配。它通常用于进攻发球,特别是在接二发的时候,这个技术从未改变。反手接发球却有了很大的进步。为此,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观察法等方法,深入地研究并分析造成接发球失误的原因以及纠正方法,从而提高接发球技术,更好地适应比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