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或有权益理论,在收集和整编多方数据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简化的地方政府或有权益资产负债表,研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与资产价值变动对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影响,并对我国31个省份地方政府债务展开实证研究,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与地方政府资产价值显著负相关,与债务规模正相关,但并不显著;当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持续增长且资产价值不断缩减时,债务风险状况会加速恶化,甚至很有可能出现违约。为此,在妥善处理存量债务且严格控制新增债务的同时,评估债务所形成的资产规模,厘清地方政府可变现的偿债资产,增强偿债能力,是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就是由地方政府性债务产生的一系列负面效应,从地方政府债务影响的领域看主要包括违约风险、财政风险、金融风险和社会风险,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来源看主要包括自身债务风险、转嫁债务风险。从地方政府自身视角,基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机理分析,加强地方政府和所属单位的财务管理是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更好地解决财政收支不平衡的问题,各级地方政府以各种形式举借债务,债务规模不断扩大。因此,健全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制对防范和控制债务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健全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制有助于明确地方政府依法适度举债融资的权限;规范地方政府债务资金运行管理和增强地方政府对债务风险的控制。目前,大部分地方政府已经建立了债务管理制度,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如对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范围仍未厘清,没有建立完善的债务风险预警体系以及缺乏规范的问责制度等。对此,健全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制的措施应包括采取行政控制和制度约束,细化规模控制机制以及加强风险预警机制和问责机制。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已经成为威胁我国经济安全与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深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特征及主要表现形式,探讨如何有效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十分必要.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行系统地研究,提出防范措施,有助于降低和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全面认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并降低其债务风险在当前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
首先从债务规模、经济实力和财政实力三个维度构建地方政府债务评价体系,然后在对广西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债务结构和债务资金投向的发展态势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熵值法对14个评价指标进行了赋权,计算得到了广西14个地级市的政府债务风险综合得分,并利用三倍标准差原理划分风险区间,进行了预警标识。最终结果显示:南宁市处于低风险区,大部分地级市处于中度风险区,仅有河池市和百色市落入高风险区。要防范与化解广西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应严格控制政府债务规模,警惕局部债务风险,提高政府债务资金的使用绩效。  相似文献   

6.
在DEA-Tobit两阶段分析框架下,以公共部门效率视角研究中国地方政府性债务支出效率.测算结果表明,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支出效率总体水平较高,不同省份债务支出效率差异比较大,浙江等部分省份的效率值相对最高,湖南等省份效率值相对较低.从效率测算结果也可以看出,30个样本省份中有19个省份的政府性债务处于规模报酬不变或递减阶段,表明我国大部分省份都可以通过缩小债务规模达到提高债务支出效率的目标.研究发现,GDP增长率、人口密度、城市化率和投资率等因素是造成债务支出效率差异的重要原因.结合测算结果和原因分析,本文提出了提高债务支出效率的相关政策建议,包括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的预算管理和规模控制,完善地方政府官员政绩考核制度,建立健全地方政府性债务项目管理制度等内容.  相似文献   

7.
自2013年,系统规范的地方政府债务监管机制开始建立起来,各类存量债务的置换工作也在稳定有序进行中。但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还在持续增长,债务风险也正在随之产生。本文针对地方政府债务现状,通过相关指标来反映具体的债务风险情况,使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对青岛市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行测度评价。最后对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及风险防控提出政策建言。  相似文献   

8.
希腊政府债务危机不断地蔓延,发展至今已经引起全球对政府债务问题的关注。现在欧洲大陆很多国家卷入政府债务问题之中,但是每个国家债务的形成原因各不相同。通过对欧洲债务危机的研究,找出治理与解决我国政府债务问题的途径。我国政府债务的规模最近几年迅速扩张,尤其是地方政府债务,这里还不包括地方政府的隐形债务和地方政府担保债务。未来一年是我国政府整理地方政府债务的关键一年,加强对地方融资平台的管理是重中之重,同时还可以借鉴欧美政府解决地方政府债务的方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9.
地方政府债务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伴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和政府职能的转换过程中产生的,其成因非常复杂.文章通过非正式预算体制的"软约束"、财权与事权的匹配问题、同级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竞争、政府债务动态变化的"内牵制"、地方政府官员的寻租行为等来对地方政府债务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化解对策.  相似文献   

10.
欧美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传导到亚洲,我国省、地、县、乡四级地方政府累积起来的债务规模巨大。我国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不仅影响到政府的财政赤字和信用问题,还将影响到当地的城市建设和居民生活。因而,在全球性债务危机的大背景下,以国外政府债务危机的爆发和处理来反观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探寻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路径和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