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构建为老服务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老年人口规模庞大、人口老龄化发展迅速、高龄化日益突出、家庭空巢化特征显著、需要照料的老人大幅增加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人口老龄化对为老年服务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养老保障服务形势更加严峻,老年医疗卫生服务压力日益沉重,为老社会服务的需求迅速膨胀,为老服务队伍建设严重滞后等方面.为老服务体系的主要内容应包括生活保障服务、医疔保健服务、生活照料服务、精神生活服务、权益雏护服务;为老服务体系的主要模式可以分为居家养老服务、社区照料服务、机构养老服务;加强政府扶持、加强资源整合、加强市场培育、加强队伍建设和加强监管评估是为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湘南学院学报》2021,(6):26-30
在人口老龄化程度城乡倒置的当下,农村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安土重迁的文化因素、未富先老的经济因素、人口流动的社会因素和计划生育的制度因素使得在贫困县农村发展互助养老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湖南省安仁县农村空巢老人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和访谈,发现农村空巢老人对互助养老需求较低,空巢老人对互助养老服务有具体期待:养老服务主体多元化、互助养老服务内容多样化、互助养老服务持久化。针对空巢老人的互助养老需求,提出三条在农村发展互助养老策略:一是政府主导,加大互助养老的宣传力度,出台相关制度,加大财政投入;二是构建多元立体的互助养老网,实现多元主体的互动、融合,形成多元化的服务主体;三是拓展互助化养老服务内容,全方位关注空巢老人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冯志华 《考试周刊》2015,(50):194-196
人口老龄化带来养老问题,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旺盛,而供给严重滞后,破解"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难题,关键点是大力发展养老服务机构。从养老服务体系的"以机构养老为补充",到养老服务业的"以机构为支撑",是现代化带来的科层化的效率驱动、人口老龄化造成的养老需求引导和服务优化的客观形势的驱使,是福利多元化带来养老社会化及对机构内涵的重新界定和外延扩大等理论认识提高的结果。要实现机构的支撑地位,就必须从政策兑现、资金多元、管理规范、医养融合、专业人才五个途径上下工夫,对机构地位有效把握,将使各级政府在养老服务业发展中找准关键点,促使政府资本、社会资本、外国资本聚焦机构发展,迎来养老服务机构发展热潮。  相似文献   

4.
《邢台学院学报》2020,(1):17-20
以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为基础的养老模式对传统社区商业的服务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老龄化背景下城市社区商业定位的基点是社区老人的养老需求,社区商业服务机构要通过餐饮、购物、文体服务和社区服务等功能模块满足消费者的基础生活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社区商业O2O模式借助线下实体店、线上平台推出各种养老商品及生活服务,为社区老人提供了生活服务、社交活动场所以及跨越时空的生活照料。地方政府应在财政、税收、准入制度等方面加大"社区商业O2O"模式的支持力度,以社区商业综合服务平台为载体,为社区老人提供"一站式"商业服务。  相似文献   

5.
在全国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居家养老既符合中国国情,也为大多数中国老人接受和选择,是中国政府目前大力倡导的养老方式。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供给主体主要包括政府、社区、社会组织和家庭,政府在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社区是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主要的提供者是社会组织,居家养老服务基本的提供者是家庭。各主体之间的分工和合作能够更好地实现社会养老资源的汲取和整合,促进中国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2013年中国老年人口达2.02亿人,中国人口老龄化水平已达到14.8%。传统养老模式已不适应经济发展模式、社会及家庭结构的变化,根据"政府主导、政策扶持、多方参与、统筹规划"的养老服务建设的指导思想,构建政府主导,市场和社会、家庭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新型养老服务体系,加强社区养老管理人员、心理咨询师、营养师、养老护理人员和社区全科医生等养老人才队伍专业技能培训建设,打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瓶颈,积极促进老年人口的健康,提高老年人的养老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社区养老服务驿站是北京市为夯实居家养老服务基础、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更好地满足社区老年人多样化养老需求而提出的创新性工程.应该从两方面破解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在建设、运营及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一是政府强化顶层设计,打通政策服务"最后一公里";二是运营主体通过借力与"造血"并举,完善"三边四级"养老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8.
完整意义上的养老一般包括三个层面:经济供养层、生活照料层和精神安慰层。本文运用抽样调查方法,分析广东省老人在这三个层面的养老状况,揭示:老人经济来源多数依靠子女,老人生活照料服务需求市场巨大,精神安慰需求突出,机构养老服务供求严重失衡。要满足养老服务需求,必须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体系、促进家庭养老以及扶持民办养老机构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家庭小型化、核心化和空巢化,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快速退化。武陵山片区农村失能老人经济上极度贫困,长期照护问题更为严重。面对庞大的武陵山片区农村失能老人群体,单纯依靠家庭、政府、市场都无法满足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服务需求,需将传统的家庭照护、社区照护与机构照护有机结合,创建社区居家照护模式,培育政府、社区、社会组织和家庭等多元化的照护服务供给主体,是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有力补充与更新,能很好地解决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提高,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也在急剧增长,传统居家养老方式养老功能弱化,社会化养老机构供给不足,使这种需求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社区提供的服务与保障来得到满足.因此,有必要结合政府、社区、家庭等方面的力量,以社区服务为载体,充分开发和利用社区资源,从服务内容、运行机制、管理模式三个方面来构建和完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体系,为老年人的生活提供各种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