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纵观近几年中考试题,经常出现"物质共存"、"离子共存"的试题.所谓的物质共存或离子共存,在初中阶段指的就是:构成物质的不同离子在溶液中能同时存在,相互之间不能发生反应.也就是在同一溶液中不同离子之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或气体或水.通过对中考试题分析,常有以下几种题型,现举例说明.一、判断物质或离子能否共存例1(2010年南昌市)下列各物质能在溶液中共存的是  相似文献   

2.
例1 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酸碱中和反应进行了探究.提出问题能否用碳酸钾溶液验证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实验药品稀硫酸、稀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钾溶液.实验仪器试管、滴管、10mL 量筒等.设计方案并实验  相似文献   

3.
一、异同分析 pH和体积相同的盐酸与醋酸,其相同点有:pH即c(H )相同,与金属反应的起始速率相同.不同点有:①溶液浓度不同,c(CH3COOH)>c(HCl);②稀释情况不同,稀释相同的倍数后,醋酸的pH比盐酸小,若稀释至相同的pH,则醋酸中加水量比盐酸多;③中和能力不同,当酸完全反应时,醋酸所能中和的碱比盐酸多;④反应耗量不同,当酸与镁或锌等金属、Na2CO3或CaCO3等盐反应时,若金属或盐不足,则消耗的酸和产生的气体一样多;若酸完全反应,则消耗的金属或盐,产生的气体的物质的量均是醋酸比盐酸多;还可能出现盐酸中金属过量,醋酸中酸过量这一情况;⑤过程速率不同,在反应过程中,醋酸中的反应速率始终比盐酸中的快.  相似文献   

4.
溶液酸碱度知识一直是中考中的热点问题.新课程在注重"双基"的同时,加大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并且紧密的与生命活动、生产、生活、环保等方面结合,命题更趋于实践性、综合性.下面就有关pH(酸碱度)知识与近年来的相关创新考题赏析如下,供大家参考.一、知识解读1.酸碱度(pH)与酸碱性的联系酸碱性是指溶液是酸性、碱性还是中性,通常按溶液酸碱度的数值大小(即pH的大  相似文献   

5.
pH是溶液酸碱度的一种常用表示方法。了解溶液的pH,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为此,应学会测定溶液的pH。pH的知识在化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历来都是中考的热点内容。现从三大方面,探析pH的考查角度。一、考查pH与溶液酸碱性例1(2008年浙江衢州市中考题)前段时间,我国猪肉价格上涨幅度较大,有关猪肉的一些问题也引起人们的格外关注。有资料  相似文献   

6.
溶液酸碱性一直是中考的热点问题.下面就2007年中考考查溶液酸碱性知识的试题归类解析如下,供同学们参考.考点1.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例1(永州)科学家研究发现,通常情况下,青少年大脑皮层体液pH>7者的  相似文献   

7.
1.指示剂与中和反应在中和反应的溶液中加入指示剂,是指示中和反应进行程度的常用方法.往滴有酚酞溶液的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时,应边滴加边振荡,当溶液刚好由红色变为无色时,即为该反应的终点.例1在实验室用15 mL NaOH溶液和稀盐酸进行中和反应实验.  相似文献   

8.
中和反应是初中化学重点之一,在中考中常考不衰,现将近年来有关中和反应的中考题分类解析如下.一、实际应用型例1(南京市)某工厂原来用NaOH溶液中和所排废水中的H2SO4,现改用相同溶质质  相似文献   

9.
SO2气体通入Ba(NO3)2溶液中会产生沉淀,其原因是氧气和硝酸根的氧化作用,人们一般认为反应中硝酸根氧化亚硫酸根的能力更强,是产生沉淀的主导因素.本文通过对比实验,利用pH传感器,得到不同反应条件下溶液的pH变化曲线,分析曲线得知在该反应中氧气和硝酸根都能够氧化亚硫酸根,但是氧气氧化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0.
中和反应是指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在中考中常作为一个重要的考点出现,下面以氢氧化钠和盐酸为例谈谈在中考中的应用。一、指示剂的选择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时,因为现象不明显,所以反应中要借助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判断反应是否恰好完成。1.选择酚酞试液作为指示剂为使中和反应现象更明显,可选择酚酞  相似文献   

11.
pH知识一直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在注重考查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又加大了分析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笔者透视2010年各地的中考试卷,将涉及到的这类试题考点分类例析如下.一、考查溶液的pH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例1(滨州市)近段时间,我国某些地区猪肉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因而有些不法分子常  相似文献   

12.
1 酸碱溶液给出pH求混合后溶液pH及溶液酸碱性的判断 酸碱发生中和反应H++OH+=H2O,实质上为H+与OH-间的相互抵消问题.  相似文献   

13.
pH考点分析     
pH是定量反映溶液酸碱性强弱程度的—个物理量,且只用于表示稀溶液的酸碱度,它不仅在化学学科中有重要的意义。在实际生产、生活中也经常用到pH知识.下面以近几年各地中考题为例对pH考点做一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有关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题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下面以氢氧化钠与盐酸为例,对中和反应的探究进行分析归纳.例1稀盐酸和NaOH溶液混合没有明显现象,小丽同学按下图进行实验,证明了  相似文献   

15.
中和反应在初中化学中是比较典型的一类复分解反应,也是中考中经常考察的重要知识点。现对这一内容总结如下。一、中和反应的概念及实质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  相似文献   

16.
酸碱的中和反应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中考命题的常青树.现将有关中和反应知识要点和考点分析梳理如下,供参考.【知识梳理】1.特点: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需要注意的是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uO+H2SO4=CuSO4+H2O;CO2+2NaOH=Na2CO3+H2O等就不属于中和反应.  相似文献   

17.
溶液的酸碱性和pH是九年级化学最基本的内容,也是中考的必考知识点.在中考题中主要是从日常生活和生产中选取素材,贴近生活实际,重点考查溶液的酸碱性和pH之间的关系,pH的测定等,体现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的特点.现筛选相关中考试题例析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酸碱溶液混合问题是高考中一类常见的典型问题。其中涉及弱酸或弱碱相混合时,混合溶液的酸碱性及pH大小判断相对较为复杂,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也有一定的难度,笔者主要采用设计层层深入的问题引导学生从酸碱反应的实质学会如何判断恰好完全中和,再结合典例分析达到解决酸碱混合问题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9.
中和反应是酸碱盐知识的一个重点,也是中考命题的热点.试题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加强了对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探究中和反应是否发生的方法有多种,如测溶液的酸碱性、测pH、测温度的变化、探究反应物是否消耗、定量分析等等.现将初中化学中与此相关的题型及解析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20.
酸碱中和滴定是要求较准确的实验,我们在做这一实验时关键要做到两点:(1)准确测定参加反应的两种溶液的体积;(2)准确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完伞反应.而滴定终点的判断则是通过酸碱指示剂颜色的变化来判定的.所以,在具体的酸碱中和滴定中,酸碱指示剂的正确选择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