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石琳 《文教资料》2010,(29):117-118
比较研究方法.也称比较分析方法.是一种基本思维方式和社会科学的普遍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法运用于历史研究中.便形成历史比较研究方法。比较史学是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历史现象的比较来加深和扩大对历史的认识的基本方法。本文主要对史学比较研究方法的类型、要求、程序和前提及作用等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我国史学发展处于低谷的社会原因与学科本身的原因,指出我国历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中国史学的口号:“立足时代,关注现实,服务大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史学。”最后,就历史教育中的问题与出路,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梁启超是近代中国较早重视史学方法论研究的资产阶级史学理论家。他提出了历史存在发展规律的观点,但他否定历史因果律,提出“互缘”说。对历史进化论也产生动摇。他认为归纳研究法在史学界,其效率只在整理史料上。梁启超在史学的认识上有他的局限性,但在当时,他的史学认识论、史学研究方法等,较之前人都有质的突破。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型的比较史学在中国日益兴起并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比较史学在实践上就是对历史进行比较研究,历史的比较研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它有利于开拓学术视野,促进大跨度的综合考察,能够深化我们对历史的认知,做到更客观有效的以史为鉴。  相似文献   

5.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28(6):F0002-F0002
葛志毅,1947年生,黑龙江哈尔滨人。1982年北京大学毕业。获史学硕士学位;1988年吉林大学毕业,获史学博士学位。先后执教于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现为大连大学教授,辽宁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从事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研究,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文史》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  相似文献   

6.
从一定程度上讲,历史教育是中国史学的灵魂。对其进行研究,不仅能够使史学的研究范围得以扩宽,而且能够加深对史学、教育史、思想史的了解,从而将史学的整体发展得以促进。本文通过对古代历史教育的宏观研究及其活动研究的具体阐述,对二十年来中国历史教育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汤因比的史学思想极其复杂,其中最可贵的是蕴含在他明形态史观中强烈的入世进取意识,主要表现在:第一,富于时代使命感,第二,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第三,追求史学理论方法的推陈出新,我们认为,入世进取应是历史研究必备的一种态度,这是《历史研究》提供给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他山之石”。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思想,博大精深。在史学的研究指导方面屯有较多的论述。他坚持唯物史观为历史研究的指南,认为历史是中国发展的精神动力,主张用历史教育人民。这些史学思想是指导新时期史学发展的宝贵精神武器。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历史教育走过一百多年的历史进程中,近代的学校历史教育(1903—1949)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文强调,历史学应将历史教育史纳入其研究的视野,科学合理地构建基于史学视野下的学校历史教育史研究体系,从史学、教育学的角度掌握研究学校历史教育史的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带来了中国史学的根本变革。吕振羽继郭沫若之后发表《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一书,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系统地探索有文字记载以前的上古历史,初步建立起关于中国原始社会史的科学体系,并摸索出一套研究原始社会史的科学方法,成为中国原始社会史研究的开创之作之一,并由此奠定了吕振羽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开创者之一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1.
历史比较研究,是现代史学研究常用的和有效的方法。为了便于应用,我们对历史比较研究中甚为关键的可比性原则、类型与程序的内涵外延,及其运用中的要求等问题,从理论上,并结合史学研究的实例进行了析论和规范  相似文献   

12.
陈支平教授:史学研究需要理论与方法。理论方法运用得当。将大大拓展历史科学的深度与广度。然而,如果过于执着于某一理论与方法的纠缠.甚至把某一理论或者方法限定为历史研究的必然功课.那么理论与方法可能成为禁锢历史研究的枷锁。上个世纪中国的历史学固然取得了不少成绩.然而史学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却走上僵化教条的胡同.如何避免僵化教条的思维逻辑和唯我独尊的学术定位.  相似文献   

13.
历史语言研究所成立于1928年,隶属于当时的国立中央研究院。作为中国第一个史学研究专门机构,在很多领域都有创新,对中国史学现代化的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维科与王船山同为欧洲和中国的早期思想启蒙家,也是中西历史上最早的历史哲学家之一。他们的历史思维中不但拥有历史进化论的观点,而且还有着朴素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闪光。比较他们的历史进步观,可以更好地对中西史学史以及史学思想史的发展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以寻找中西史学发展的共同轨迹。  相似文献   

15.
我们处在一个社会大变革、世界大变局的时代。这个时代呼唤历史研究工作者贡献思想和智慧,以历史学特有的方式推动变革、引领潮流。中华文明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历史上一大批思想家、一系列思想学说构成了中华思想的基本谱系。中华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一次次证明了思想的伟力。新时代中国史学要大有作为,必须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回应时代关切。真正的史学研究,必须有思想、有灵魂、有立场。做有思想的史学研究,须反对碎片化的研究方式,以长时段的眼光、整体的眼光、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做有思想的史学研究,须推进学科融合创新发展,推动跨学科对话交流,探索打破学科壁垒;做有思想的史学研究,还须提升理论概括能力,透过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提炼历史演进的实践逻辑和理论逻辑,揭示尘封在历史中的记忆和思想。历史研究工作者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努力形成历史研究的中国学派。  相似文献   

16.
从总结历史经验、历史人物、历史编纂、史学批评等几个方面与比较研究之关系的角度,对中国古代史家历史撰述所用比较方法,如史事比较、人物比较、制度比较、政策比较、历史思想比较、史学思想比较、史家特点比较、史书编纂形式比较等进行论述,以揭示中国古代史家在比较研究方面的认识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辛亥革命史研究应注重与社会现实接轨,适应现实需要,要与中国近现代史其它分支学科相结合,探寻辛亥革命史研究与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的契合点,恰当地凸现研究的实用性,开展辛亥革命史学史的研究,为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借鉴其它学科的研究方法,在与其它史学分支及人文学科的交叉地带、边缘地带开辟新的学术园地。  相似文献   

18.
近十年来,随着我国理论界对交往理论研究的深入,史学工作也从历史哲学的思考与具体历史问题的应用两个方面入手,把交往理论引入并应用于史学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果,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问题研究上的不足,有待理论探讨上的进一步突破来弥补。  相似文献   

19.
逆向研究方法是历史科学一个重要研究方法。它的初级度运用能够帮助人们借助当代现实的清晰和启示进一步认知历史的真实;它的高级度运用能够帮助人们在最深层面完成对现状的把握和对历史认知的统一,直接参与对未来的思考。逆向方法是时代对史学的呼唤,它要求社会科学研究者共同建立起人无隔膜,学无鸿沟的大史学氛围。  相似文献   

20.
历史研究对象的内容和认识历史研究对象的方式是历史学中重要的理论。在历史研究对象的内容上从封建史家的“人事”说、近代资产阶级史学的“人类社会”说 ,到唯物主义史学的人类社会关系说的转变 ;在认识历史研究对象的方式上从“直笔、实录”、近代资产阶级史学的“纯客观研究”,到唯物主义史学的科学研究方法的转变。这个过程是动态的过程 ,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史学遗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