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吴美华 《考试周刊》2010,(23):221-22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不再是一个单一的、封闭的系统,而是多维、开放的系统。教学过程也不是教师、学生文本对话的过程,而是师生相互碰撞、接纳的过程。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课堂上会随时出现一些教师事先没有预料的“课堂意外”。那么,如何关注这些节外生枝的“课堂意外”呢?  相似文献   

2.
有效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课堂中即时的生成资源),是教师教学智慧的集中体现;有效捕捉学生的“节外生枝”(即课堂中出现的教师备课之外的非预见性资源),是教师得到“意外收获”的途径之一,更能体现出教师的基本功、机智性。从“节外生枝”到“意外收获”,打造动态生成的魅力课堂,需要教师的一双慧眼,需要精致的问题诊断、精彩的师生交流、精巧的“润物无声”。  相似文献   

3.
正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曾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的确,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多向、开放、动态的交流对话过程,"意外"时有发生。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若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巧妙开发与利用"教学意外"资源,捕捉课堂生长点,从而打造灵动精彩的课堂。  相似文献   

4.
<正>新课标教材为教师构建了一种全新的理念,也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张扬个性,充分展示才华的舞台。同时教师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学生不再一味跟着老师设定的思路走,坚持自己的主张,各种始料未及的情况不期而至。如何有效应对这些超出教师预料的"意外"?是将原有的教学设计进行到底,还是充分利用这些"意外"?这是摆在每位老师面前的一道简单而复杂的选择题。实践证明,跳出备课预设的禁锢,尊重学生的发言,及时捕捉现  相似文献   

5.
朱瑛 《辽宁教育》2006,(11):50-5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课堂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我们面前。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流、相互探讨的互动过程。在这样的课堂中,思维的流动不再是单向的、封闭的、一元的,而是多维的、开放的、多元的;教学过程不只是教师、学生、文本对话的过程,也是师生、生生相互碰撞、接纳的过程。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课堂上随时可能发生一些事先没有预料的“意外事故”,如学生的回答或发问出乎教师的意料,学生的行为令教师尴尬等等。那么,如何看待这些越来越多的教学意外?作为教师——意外的处理者,如何处置这些意外,才不致课堂因这些意外而松散、停滞、混乱,反而因意外而精彩呢?  相似文献   

6.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应机械地执行预设方案,而应根据师生、生生互动的情况,允许"节外生枝",有意识地抓住这些"意外通道",捕捉那些"美丽图景",使课堂因"生成"而精彩。  相似文献   

7.
学生的“节外生枝”,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问题却反映出我们新课程改革进程中的普遍存在而又需要急需解决的大问题.否则,不仅对我们教师的成长不利,更不利于我们新课程的深入开展.如何让这些课堂上预料之外的新情况、新问题不再成为困扰师生的障碍,让“节外生枝”也绽放出美丽呢?  相似文献   

8.
当你怀揣着自己的教学设计信心十足地走进课堂,却被突然而至的情况打乱了教学,你该怎么办?当你正沉浸在自己理想的课堂时,却有"节外生枝"的状况让你措手不及,你又该如何是好?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巧用教学机智,智慧地处理好课堂中的突发意外,让她成为我们课堂中闪烁的亮点,演绎出别样的精彩!一、捕捉思维亮点,闪耀智慧光芒  相似文献   

9.
朱翠芹 《考试周刊》2011,(80):184-184
叶澜教授曾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没有激情的行程。"学生的知识、认知水平等都不相同,这就使得物理课堂上随时都可能发生一些"意外"。面对这些"节外生枝"、"灵光一闪"的"意外",我们不能视而不见,而应该用智慧捕捉这些"意外",重新调整教学结构,并有效利用这些非预设性生成资源,使师生情感交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生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不确定性和非预定性的因素,它无法预料."节外生枝"是不可避免的,它就像一束火花,稍纵即逝.如何使课堂上的一次次意外转变成教学中的一次次精彩,给课堂带来意外收获?本文介绍了"预设外的生成"在课堂中不期而至时,教师是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正确运用教学机智,解决课堂意外的三个片段.  相似文献   

11.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常常渴望随着先设计好的教学流程,能有“花好月圆”的局面出现,但随着教学过程的发展,花开只是一种偶然,更多的是一些出乎教师事先预料的“节外生枝”。然而,节外生枝的精彩需要教师细心撷取,方可成为教学最生动的资源。  相似文献   

12.
<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教学本身具有的生命力赋予了课堂丰富性和生成性,使其必然出现许多"教学意外";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意外突发事件,捕捉偶发的教育契机与智慧火花,可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因此,教师要及时捕捉来自学生课堂上的"节外生枝",在学生的质疑、争论之中发现谬误中蕴涵  相似文献   

13.
卢清兰 《考试周刊》2014,(82):86-86
<正>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课堂教学中的"节外生枝",往往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思维相互碰撞时产生的转瞬即逝的"火花"。面对课堂中的这些意外,我们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而要给予密切的关注和亲切的呵护,如果能因  相似文献   

14.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生成性资源无处不在,教师应捕捉和利用这些生成性教学资源充实和优化化学实验课堂教学,使化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文章从实验质疑、课堂提问、评价方法、实验意外、节外生枝等方面生成的教学资源为例来探讨初中化学实验课堂生成性资源的捕捉和利用。  相似文献   

15.
预设与生成     
生成是生长和建构,是根据课堂教学本身的进行状态而产生的动态形成的活动过程,具有丰富性和生成性.生成性学习的最初提出者是维特罗克(Wittrock,1986),它属于结构主义的一种教学方法.生成性教学是指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与教学预设不一致或教学预设之外(节外生枝)的情况时,在教学的展开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自主构建教学活动,通过师生的共同参与探究取得意外收获的教学活动.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应机械地执行预设方案,而应在课堂特定的动态环境中,根据师生、生生互动的情况,有意识地抓住这些"意外通道",捕捉那些"美丽图景",运用教学睿智,因势利导地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在探究过程中获取意外收获,使得课堂因"生成"而精彩.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课堂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面前.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往、相互探讨的互动过程.在这样的课堂中,思维的流动不是一味由教师流向学生,而是师生相互碰撞,师生互相接纳,生生互相接纳的过程.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在课堂上随时可能发生一些事先没有预料的"意外事故",如学生的回答、发问、解法出乎教师的意料,或学生行为令教师尴尬等等.那么,如何看待和处理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意外呢?  相似文献   

17.
阳超 《江西教育》2011,(12):36-36
<正>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是一个师生相互碰撞、探讨的互动过程,是一个异彩纷呈的动态生成过程。课堂上随时可能出现课前没有预料的"意外"。教师如何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处理这些"意外",将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处理不好,让课堂逊色;处理得好,令课堂生辉。笔者曾听到一  相似文献   

18.
正在语文教学中,课堂随时会遭遇"意外",让教师措手不及。但正是这些"意外",可能就蕴含着丰富的生成资源,闪现出美丽的精彩。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正确对待各种课堂意外,如学生插嘴、学生质疑或学生有错误想法等,再妙语呵护与启发,创造别样的精彩。一、正对错误,探寻教育资源,妙语呵护华罗庚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天下只有哑巴没有说过错话,天下只有白痴没有想错过问题,天下没有数学家没算错  相似文献   

19.
<正>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建立"开放"、"有活力"的课堂教学结构.新课堂的"开放性"常常使得课堂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教师精心预设的课堂教学计划常常会因为一些无法预约的课堂"意外"而出彩.下面笔者结合教学案例,谈谈自己的一些心得和体会.一、随机应变抓热点,灵活运用动态生成资源尽管教师事先已有周全方案,但动态的教学过程仍然常常"节外生枝".此时,教师不能因为有既定教案而  相似文献   

20.
课堂教学,教师往往在预设的情境下实施教学活动,但"节外生枝"的突发事件却是无可避免的.如何处理这些"节外生枝"的突发事件?教师一般有两种做法,一是"花言巧语"将问题巧妙转移至课外探究,继续实施教学预设;二是"因势利导"改变教学预设,顺应学生思维发展趋势将问题探究到底.但不排除有些教师比较缺乏应变能力,会因课堂"节外生枝"而束手无策,影响教学效果;也不排除有些教师因临时改变教学预设,缺乏准备而引发无效探究,让课堂失去效率等等.所以如何有效地处理课堂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