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区从准备到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已经快一年了。把信息技术与课程进行整合,作为落实课程目标的一个切入点和突破口,是当前教育工作者要研究的一个理论和实践的重要课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一方面需要有一个畅通的信息化教育环境,另一方面要有一支具备良好信息化素养的教师队伍。因此,对教师信息技术从理论到实践的提高性的整体化培训很重要。它既是新课程理念对信息技术提出的新要求,又是信息技术为课程改革服务的落脚点。若这个问题解决得不好,会成为阻碍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瓶颈。一、在新课程理念下信息技术与学科资源整合的认识从…  相似文献   

2.
<正>当前的教育,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大力支持下,发展成为信息化教育,它的目标就是让我们的教育信息化,使我们的教育发挥最大的效益。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和推广,都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而产生的。在此前提下教学改革也就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为焦点,多媒体课件成为先进教育技术的"标志",深受  相似文献   

3.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已成为我国信息技术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从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内涵、整合的形式、整合的作用和整合的趋势出发,对新课程理念下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为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在教育领域,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信息化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不断发展,使得数字化的学习逐渐步入主流的学习方式。地方课程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也离不开与信息技术各层次的整合,而地方课程资源的信息化成为信息技术与地方课程整合的重要着力点,以此突破资源原始地域固着、  相似文献   

5.
<正>发展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新世纪教育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目标。应用现代教育资源开展并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教育教学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也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和整个基础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任务。"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课程的整合"正成为我国语文教育改革的一个新视点。要通过"整合"促进教学模式的变革,实现教育思想、教  相似文献   

6.
目前,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整合的实验已普遍在各校展开。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教学的整合,是在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事物,是一种新兴的教育教学方法,应该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去面对这一崭新的课题,在不断的实践中去把握和运用。"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课程整合"一方面是顺应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终身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而提出的,另一方面是为了解决当前班级授课制的组织形式下教学活动中存在的统一要求与个别差异难以兼顾的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课程改革试点的不断推进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要求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是信息技术课程和其他学科双赢的一种教学模式,也是信息技术教育富有长久生命的必要保障。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对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初步认识。一、课改背景下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与变化。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国已经确定在中小学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早在课改启动以前…  相似文献   

8.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国已经确定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并特别强调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信息化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教学手段现代化的需要,是实施基于信息技术背景下新课程的需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研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将信息技术以工具的形式与课程融为一体,使之在课程教学体系中成为教师的教学工具、学生的认知工具、重要的教材形态和传递教学信息的媒体。它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1998年,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首次在国内推广“整合”的理念,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业已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为了推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应用与发展,笔者从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搜索相关论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其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0.
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是当前影响最厂泛的科学技术之一,世界各国都在加大信息技术的发展力度,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综合和相互渗透,已成为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强大动力。我国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也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时下的教育信息化和新课程改革中已经成为许多学者、专家关注的话题之一。  相似文献   

11.
庄丽馨 《辽宁教育》2005,(5):20-20,14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笔者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教学、运用教材等几个方面内容,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一、必须充分认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把信息技术与学  相似文献   

12.
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国已经确定在中小学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课程整合”就是把信息技术与各种形态的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各类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所有这些都向我们揭示,信息时代新教育的理念将建立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发展的基础上。因此,探索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教育教学模式对未来教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试点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成为目前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热门话题。然而,伴随其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正>伴随着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使用和逐步推广,教育也正式进入了信息化教学时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由于"整合"的理念非常之新,每个人对这一个崭新的理念又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导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偏差与误区。错误理解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多媒体技术与教学内容的组合所谓多媒体技术,就是利用计算机对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综合处理、建立逻  相似文献   

15.
从信息化教育的定义解读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内容。本文从信息化教育定义入手,分析现代教育思想在整合的关键作用。从而提出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切实可行的教师专业发展道路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21世纪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新途径: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体系各要素中,可使之成为教师的教学工具、学生的认知工具、重要的教材形态、主要的教学媒体。而2012年,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中,首次提出了"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要求"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独特优势,信息化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明显增强,教学方式与教育模式创新不断深入,信息化对教育变革的促进作用充分显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能让每一位学生得到个性化发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已成为当前我国信息技术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作为一名年轻教师,笔者有幸融入了物理新课程改革实验,并对信息技术与新物理课程整合做了探索。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对教育理论、教育技术、新课程理念、对象、环境和蓟景诸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和探索。现将之整理成文供大家交流探索。  相似文献   

18.
教育信息化是21世纪教育发展的标志,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思维的创造性工具.随着教育主管部门关于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文件的颁布,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成为当前信息技术教育普及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刘茂森教授在全国教育技术学校"十五"课题主题研讨会上说:"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目的、任务与学科课程教学的目的、任务整合在同一教学过程中."这里明确地界定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信息技术课程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即课程的综合化.  相似文献   

19.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已经提出很多年了,具体出自何处也都无从考证了.目前,在二十一世纪发展的今天,它正在成为当今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多指把信息技术作为教与学的手段融合到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搜集必要的信息,运用适合的教学软硬件及多媒体设施来为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20.
从20世纪末到现在,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当今世界一个重要的议题。本文首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过程进行概略地总结,然后着重分析了当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借鉴英特尔(r)未来教育理念构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新模式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