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今社会科技高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这对人的全面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意义上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人对环境及其相互关系具有高效而愉悦的适应性。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在现代教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健康不仅包括身体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宪章>就开宗明义地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态,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上健全安好的状态."这表明人的健康不仅要重视生理健康,而且更要重视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3.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人的健康模式为:“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己,而且是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现代社会人的健康标准,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社会适应能力三维因素的统一体,而心理健康是一个人获得整体健康的核心和支柱。近年来,青少年心理问题和精神疾患的发生率不断增加,严重威胁其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薛亚萍 《教书育人》2009,(12):104-105
个体心理的健康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学生心理的健康是校园和谐的基础,社会的和谐与社会每个成员的心理健康有着密切关系,校园的和谐与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密切关系。因为,和谐社会说到底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心理上的和谐。所以,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就要高度重视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养乐观、豁 达、宽容的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5.
王一红 《文教资料》2006,(14):200-201
随着社会的进步,健康概念的内涵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健康在现代社会是一个多维的结构,涉及到相互依赖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状况。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生理,心理和社会能力的完满状态。”在健康这个多维结构中,心理健康处于重要地位。“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心理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的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即认为如果一个人的心理状态符合同龄阶段大多数人的心理发展水平,那么其心理状态就是健康的,相反则不健康。结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可将小学生心理健康的…  相似文献   

6.
本调查旨在了解敖鲁古雅和鄂伦春地区生态移民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随机抽取两个地区共39人作为调查对象。结果显示:鄂温克、鄂伦眷移民在生理健康子量表、心理健康子量表和自评健康量表总分上与普通群体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在社会健康子量表的分数与普通群体存在显著差异。社会支持和社会适应都与心理健康有相关,并且社会适应能够正向预测移民的心理健康。结论:移民的社会适应性影响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严重。在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和增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具体地说,要注意以下几点。一、遵循科学原则1.全面健康的原则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健康不仅是没有残缺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修养。也就是说,人的健康并非仅仅是身体健康,而是包括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并且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2.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和谐统一的原则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良…  相似文献   

8.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人的健康模式为:“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己,而且是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现代社会人的健康标准,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发展,健康的概念不再是单纯的指人身体上没有疾病,而是越来越多地关注人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在正常发展的智能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表现出良好个性、良好的处世能力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心理特质结构。从小培养孩子的心理健康,对他们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更好地成长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教育文摘     
世界卫生组织发表身心健康定义最近,世界卫生组织发表了关于人体健康的定义。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对社会适应性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健全,才算是一个完全健康的人。身体健康,一般指人体生活上的健康。心理健康则分三个方面:其一是具备健康心理的人,人格是完整的,自我感觉是良好的,情绪是稳定的,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