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提升高校校报影响力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校报是报业中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在引导校园舆论、舆论监督与沟通、办报育人、服务师生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媒体竞争,校报的困境日趋显露,高校校报如何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思想脉络,不断提高自身的影响力,发挥好"喉舌"作用,既足高校校报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论高校校报的周期特征及传播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一种新闻媒体都有其周期特征,周期特征对媒体的选题内容、报道方式、版面安排、经营策略等许多方面具有重要影响.相对于社会媒体,由于在高校教学环境中生存发展,高校校报的周期特征更加突出,并在多个方面影响制约着高校校报的新闻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3.
虞晨洁 《出版广角》2019,(13):55-57
融媒体时代,高校校报亟须转型和创新.本研究在分析高校校报现状、探讨其独特优势及角色定位的基础上,从"理念转型""内容转型""版面转型""管理转型"四方面提出了融媒体背景下高校校报转型发展的思路,以期为业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杨宏 《青年记者》2012,(33):57-58
高校校报作为传统校园媒体,具有纸媒的一般特性,同时还兼具着学校舆论导向和文化育人的特殊功能。多数高校校报是学校党委的机关报,是学校进行舆论宣传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工具,因此,高校校报在校园媒体中一直占据着校园主流媒体的地位。在新形势下,高校办报人应树立全新的办报理念,增强校报的可读性,充分发挥高校校报的文化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5.
高校校报作为学校党政的机关报,是校园内最主要的媒体,在提高师生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长期以来,高校校报作为校园内最主要的媒体,由于出版周期长、容量小且仅限于校园内的信息等,在完成自己承担的重要使命中确实不尽如人意。那么,如何实现充分发挥校报在高校引  相似文献   

6.
网络的迅速崛起使高校校报渐失校园主流媒体的地位,而媒介融合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部分高校校报走上了数字化的道路。本文分析了高校校报数字化的现状和特点,着重探讨校报数字化的空间拓展,认为校报需要在保留原版审美特质和语言的基础上,整合校园其他媒体,适应网络阅读需求,改变原有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流程,使校报向着更专业化的交互式媒体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校园媒体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出现了报纸、广播、电视、校园网相互竞争的格局.校报的传统优势地位受到了挑战,如何在媒体互动中寻找新的发展契机,是校报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在逐步兴起的网络等媒体面前,校报面临着从未有过的挑战,过去存在的问题也日显突出.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新媒体凭借着立体化传播、互动性好、容量大、时效性强等优势,给高校校报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直接冲击了其在校园的主流媒体地位。因此,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高校校报必须重新找准自身定位,分析自己的优劣势,找到适合高校校报的创新转型之路,从而实现新的发展与突破,对其主流媒体地位进行巩固与加强,为我国高校校报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高校媒体整合——汇合媒介时代的最佳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校校园媒体是校园独特的舆论传播工具,在高校改革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高校校园媒体有校报、广播、校内电视等,加上新兴的校新闻网,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媒体群,校园媒体种类日渐多元化,校园媒体整合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高校校报因其自身特点形成的局限,加之管理体制、运作机制等因素的制约,受到社会其他媒体的强烈冲击。因此,高校校报必须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明确定位,拓展功能,在编辑策划以及报道的内容、形式、手段上改革创新。本文试就校报的历史、现状及其制约因素等方面引出对校报改革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朱尉  崔创  郝高建 《新闻世界》2010,(12):35-36
高校校报作为校园媒体,在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宣传校园典型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其中学生在校报发展中的作用一直未能得到有效发挥,角色影像作用有限。笔者是从校报发展面临的困境出发,探讨学生如何提升在高校校报影响力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王晓青 《今传媒》2012,(5):125-126
校报作为纸质媒体中特殊的一级,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在媒体变革越来越快,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高校校报该怎样做才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这已经成为高校校报工作人员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了。本文重点从校报新闻报道策划与组织这一角度探讨高校校报的发展突破之路。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时代,高校校报作为校园媒体中的老大哥正面临着"领导没空看、师生不爱看"的问题,受众的缺失使校报在校园内的认知度、美誉度进一步下滑。本文认为,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报可以通过加强校报的权威性和专业性,拓宽校报的线下传播渠道,施行关系营销等方式构建影响力,实现吸引受众阅读、影响受众行为、构建长期稳定传受关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高校校报不仅是学校相关重要新闻的传播载体,更是思想政治工作和教书育人的重要阵地,作为校方主办的官方报纸,具有特殊的地位.要办一份既受学生欢迎,又能充分发挥教学育人功用的校报,首先应了解当代大学生对校报的接受、认知和期待.为此,我们对某高校的在校大学生,就校报及校园媒体生态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本文希望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梳理和分析,对系列问题作出较精确的描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和建议,提升高校校报的影响力,更好地发挥校报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时代,高校校报出现了媒体核心业务弱化的"空壳化"现象,主要表现为原创内容减少、向"互联网复印机"趋势发展、优秀内容人才匮乏.为应对种种问题,发挥新媒体时代高校校报在权威性与公信力、舆论引导、档案保存等方面的独特价值,文章以《陕西科技大学报》的办报实践为例,提出打造以深度报道和新闻言论为核心的优质内容,办以专刊专版为亮点的精品报纸,搭建以校报编辑部为新闻中心的全媒体报道平台,拓宽以校报为品牌的媒介传播渠道的高校校报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7.
高校媒体主要包括校报、校园电视广播、校园BBS、社团刊物等多种媒介形式,随着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高校媒体形式新增了如手机媒体等自媒体形式的传播形式,高校媒体传播的范围和广度也因为新媒体的广泛应用而有了更大的空间,如何利用新媒体实现高校媒体传播发展的新高度成为了学术界越发关注的问题.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从新媒体时代的高校媒体传播现状和问题出发,提出了高校媒体传播方面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SWOT模型对高校校报经营管理的生存环境分析有助于高校校报形成有利于自己发展的环境。本文基于SWOT分析了高校校报的优势、劣势、机会、风险,认为高校校报:具有行业优势,信息、资金资源优势,人力资源优势;体制存在弊端、激励机制缺乏,办报理念陈旧、读者意识不强,经营能力品牌意识弱、市场化运作水平低;改革发展宏观、微观政策环境良好,可遵循新闻规律、提高可读性、打造精品,可加强队伍建设、重视校报网络化、优化资源配置,须改革管理体制、引入市场机制;直面相关媒体的威胁,面临受众的挑战,受采编队伍的牵制等。该分析有助于高校校报明晰优势,规避风险,抓住机会进行发展。  相似文献   

19.
高校校报已经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了,一直以来,高校校报都是高校的主流媒体,但是随着近年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许多高校纷纷建立了自己的新闻网站,高校新闻网的发展势头明显高于校报,校报的生存空间日益狭小.201 1年3月1日,新闻出版总署令第50号《新闻出版总署废止第五批规范性文件的决定》指出,取消高校校报国内统一刊号,高校校报仍以内部资料出版物的形式出版,高校校报更加边缘化.对此,高校校报的出路成为校报同仁关注的问题.有人认为校报可以与新闻网合作,但至于怎么合作却并不成熟;也有人认为校报可以与新闻网错位发展,但错位的力度却没有把握好,如有的高校以领导会议发言稿或者部门特色工作总结占据整个版面,不但使校报失地气、失人心,也使校报陷入报纸杂志化的道路,失去了校报作为报纸的原有本色;还有不少人认为校报必将走向消亡,原因就是校报作为传统纸媒必定无法与广受师生欢迎的新闻网抗衡.  相似文献   

20.
陈挚 《东南传播》2014,(9):165-166
高校校报是高校的权威主流媒体。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校报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下降,而选题上的局限和障碍是影响其传播力的最重要因素。校报工作人员改变新闻旨趣,回归报纸的新闻本位,是走出校报选题困境必然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