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彭月明 《湖北教育》2005,(11):56-56
师生关系是学校最基本的也是最普遍的一种人际关系。这种关系是在教育活动中形成的,它包含师生之间在道德、教育、心理等方面的关系。师生关系对学生的个性心理、社会能力和创造性等也有着很大的影响。教育的过程是学生社会化的重要过程,学生的个性是在教育中形成与发展的.学生的归属感、受尊重程度以及自我价值等心理多是从师生关系中得到满足。  相似文献   

2.
教育是心灵的对话,是思想的启迪,是灵魂的涤荡,是人性的沐浴,是人格的唤醒,是希望的激发。教育的重要是众人皆知的,但如何才能使教育效果达到最好?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深思。师生关系是学校环境中最普通、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对学生的个性心理、社会能  相似文献   

3.
师生关系是我们教育教学中最切近、最根本的人际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关键。相反,不和谐的师生关系则影响课堂教学质量,乃至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或逆反心理,对小学生的心智成长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小学课堂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试论改善师生关系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的双边互动过程中形成的交往关系,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从师生关系的性质来说,师生关系是一种工作关系,师生关系是一种人际关系,师生关系是一种组织关系。师生关系是教育功能实现的基石,理想的师生关系是良好教育的内在要求和当然要素。良好的师生关系会起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发展、提高教师威信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石猛 《师道》2007,(5):50-51
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同时也是最活跃的人际关系,是从属于学生“生活世界”的一种“生活关系”,是学生完整的人格与教师完整的人格在教育中相遇并发生相互交流而形成的。积极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获得积极的生活体验和生活态度,影响其整个人生。而每个人都是后来者,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获得发展的。  相似文献   

6.
为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当前我们必须对传统的师生关系进行再创造,建立一种符合教育规律、符合基本人性、符合现代文明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那么,我们应该提倡什么样的师生关系呢?我认为,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互尊互爱”。教育是一种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载体等要素所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只有当学生尊重和爱戴自己的老师,而老师又尊重和爱护自己的学生时,教育活动中两个最具能动性的要素──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才能从内心深处达到和谐统一,消除交往障碍,从而使教育成为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双向互动的过程,才有利于…  相似文献   

7.
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改变的关键,我们必须从传统的教育观念中解放出来,改革陈旧的师生关系和教育方式,让学生从对老师敌对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形成新型的师生关系,培养出更多的、更优秀的创新型人才,从而使我国的教育事业继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8.
张桂林 《学子》2012,(11):17-18
和谐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好坏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所以,处理好师生关系就成为教育成功的关键。一、和谐的师生关系是顺利施教的重要条件教师要达到教育培养学生的目的,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主动积极地发展。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使师生亲密合作,情绪愉快,是调动教与学双方积极性的一种内在驱动...  相似文献   

9.
徐冲 《山东教育》2005,(7):29-30
师生关系是学校环境中最普通、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它对教学效果,对学生的个性心理、社会能力和创造性品质的形成,对教师工作的愉悦感、成就感的形成等有着很大的影响。新一轮课程改革是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完成这一场变革的必要条件。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设。师生关系在师生交往中实现,课堂则是师生交往的集中时空。  相似文献   

10.
谈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生关系在学校同学、同事等诸多人际交往关系中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重要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影响着教育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校实现各项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徐永超 《农村教育》2007,(12):39-39
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是经常的事,然而,批评教育方法不得当,往往会导致师生关系失调。使学生情绪低落、学习成绩下降。我们知道只有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师生合力,才能达到主体与客体的有机协调,才能发挥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和谐长足的发展。否则,费力不小,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12.
欧阳辉祥 《考试周刊》2013,(32):153-155
师生关系是指在学校中,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教学中的动力系统。师生关系状况对学校、对教师和对学生都有很大的影响,表现为: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增强教育教学效果,实现教育教学目的;有助于改善学生学校生活的质量,促进学生的成长;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工作成效、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水平。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应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3.
1对师生关系与班级的认识和理解 师生关系是各种教育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班级中的师生关系对每个学生和教师的情绪、学习、工作和生活都有着重大的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形成健康和谐的班风、有利于完成教育教学目标。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要设计者、教育过程的主调控者和教育成败的主责任者。因此,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主要取决于教师的工作作风和人格品质。  相似文献   

14.
师生关系与教育效果永宁县李俊镇教委吴国良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效果。所以,能否处理好师生关系便成为教育环节中的一个关键。教师要达到教育培养学生的目的,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主动积极地发展;...  相似文献   

15.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最活跃的关系,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会对学生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可以说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学校的面貌。那么,怎样构建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呢?下面,我就结合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和谐的师生关系来源于教师不泯的童心教师的年龄与学生的年龄有差距,这往往成了师生沟通的一道障碍,如果我们能打破年龄障碍,就可以使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心理距离缩短,感情融合,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6.
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里一个恒常而基本的主题。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师生关系是学校各种关系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它制约着学生对教育的接受程度.影响着教育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7.
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为完成共同的教育教学任务而形成的一种互动的社会交往关系,反映了人们对于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不同地位的认识。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准确地把握新形势下我国学校师生关系的新变化、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学习习惯的养成、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身心和个性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然而,在当前我国新世纪新阶段,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班主任工作方法也要随之改变。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是如何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经过多年来的摸索,我认为教师要转变观念,不光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教育对象,更重要的是将学生看作为一个个有自己的观念、自己的情感体验的主体。教师只有在尊重、理解、关爱的基础上,才能获得学生的认同,才能打造出一个完美的班集体。在爱的前提下,与学生建立一种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才是新形势下最好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9.
<正>师生关系存在于教育活动中,是教育的基石。所有的教育活动都是在师生关系中展开和完成的。在学校中,师生关系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健康心理和良好品格的培养和形成。因此,随着  相似文献   

20.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教育传统,形成了“师道尊严”的教师地位和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这种观念下,教育方式是强制式、权威式、惩罚式的,老师的尊严不容侵犯,而学生的尊严常常被人忽视,甚至受到侵犯,老师和学生之间有一道不可逾越的沟壑。在现代社会里,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必须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建立尊重、关爱、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只有建立了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师生达到真诚的心灵沟通,架起师生友谊的桥梁。那么,如何创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呢?笔者认为作为班主任,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