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超 《大众科技》2013,(5):147-149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椎体压缩骨折患者56例80椎接受椎体成形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患者疼痛症状明显减轻,术后3 d及1年的VAS评分较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高度恢复明显。[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简单快捷、安全有效、疗效显著,临床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2.
郭琦  卢长寿 《科技通报》1997,13(1):64-66
本文分析讨论30例唇裂与腭裂同期修复术.鉴于目前临床操作及麻醉技术都已达到较高水平,可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并对患儿术后外貌及语言改善,减轻患家经济负担也起重要作用,因此,在严格适应症的基础上,唇裂与腭裂同期修复乃是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和社会效益、值得推广的一项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骶骨囊肿的诊断和抽出积液注射护固莱士的手术效果。方法:对21例接受抽出积液注射护固莱士的骶骨囊肿病例进行临床观察及疗效分析,对患者的年龄、性别、囊肿的大小、临床症状进行了探讨。结果:术后一周,14例患者腰痛症状明显好转,4例缓解。8例患者大小便功能障碍缓解,1例无明显变化,7例患者双下肢无力明显改善,6例患者间歇性跛行明显好转,3例患者会阴部疼痛缓解,1例无明显变化。结论:95%的病例术后症状得到明显改善,骶骨囊肿局麻穿刺抽出液体注射护固莱士,填充囊腔,凝固血管,减少渗出的外科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双心医学"模式在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抑郁情绪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7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6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双心医学"模式。治疗2周前后均采用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omatic Self-rating Scale,SSS)进行评分,同时记录患者左室射血分数以及BNP等,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治疗2周后SSS评分显著降低;射血分数及BNP明显改善。结论 "双心医学"模式能明显改善高原地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同时缓解焦虑抑郁情绪,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郭喜荣 《大众科技》2015,(3):111-112
观察保守治疗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osteoporosis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2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胸腰椎MRI、腰椎CTQ诊断为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表方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保守治疗组30例;B组:椎体成形术治疗组30例。记录各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住院时间、VAS评分,并对以上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和分组,无神经损伤、大出血及死亡病例,随访半年后,年龄、性别、术前VAS评分在A组、B组组间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第3天、终末随访VAS评分,住院时间在A组与B组方面对比,提示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保守治疗和椎体成形术在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方面,两者均能起到满意治疗效果,但椎体成形术在改善患者疼痛症状及缩短住院时间方面明显优于保守治疗,是值得推广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6.
唐杰  丰哲 《大众科技》2016,(6):73-76
目的:系统性评价FTS(加速康复方法)在髋部骨折(hip fracture)围手术期治疗应用疗效性与安全性分析。方法:检索Pub Med、OVDA、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维普网。收集FTS理念疗法与常规疗法在髋部骨折围手术期疗效比较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文献12篇,共1441例患者(FTS组715例,常规对照组72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FTS组显著缩短了术后住院时间[均数差(MD=10.32,95%可信区间(95%)CI:—24.20~44.85,P0.00001],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Z=5.00,P0.0001[OR=0.31,95%CI(0.19,0.49),提高了患者术后满意度[Z=3.65,P=0.0001[OR=4.00,95%CI(1.90,8.42)],减少了住院费用(SMD=0.06,95%CI:—4.58~4.70,P0.00001);术后患者Harris评分明显提高(MD=3.01,95%CI:—0.82~6.84,P0.00001)。结论:FTS应用于髋部骨折围手术期的治疗,显著减少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患者满意度及Harris评分。由于可纳入研究对象质量总体不高,该结论尚需严格设计的高质量、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证实。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计划P-Plan""执行D-Do""检查C-Check""处理A-Action"(PDCA)循环在脊柱结核营养支持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其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至2018年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骨病外科手术治疗的经NRS2002筛查具有营养风险的脊柱结核患者共7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实验组运用PDCA循环进行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治疗与饮食指导。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各项营养指标及术后腹胀、恶心、食欲不振的情况。结果:应用PDCA循环实验组干预后血浆白蛋白在术后第7天、第30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第30天前蛋白、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腹胀率和食欲不振情况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可有效地改善具有营养风险的脊柱结核患者营养情况,促进脊柱结核患者的治疗和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国产一次性输尿管软镜——斑马镜对治疗高龄患者肾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应用价值。方法同期入院的肾输尿管上段结石病例分成高龄组(13例)和对照组(21例)。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长、术前住院日、术后住院日、常见并发症发生情况(发热、血尿、肾绞痛和石街)、再次手术比例及单次手术清石率。结果高龄组术前住院日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长、术后住院日、并发症发生情况、再次手术比例及单次手术清石率比较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应用斑马镜钬激光碎石术处理高龄患者肾输尿管上段结石操作方便、无需再次消毒、安全性好,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郭敏楠  李效静 《科技风》2015,(1):168-169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0例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分别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方案(新理念组27例)和传统治疗方案(对照组23例),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开始进行CPM锻炼时间和关节疼痛、活动范围等指标。结果:新理念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下降,关节疼痛及活动范围有明显改善,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减少。结论: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在围手术期采用快速康复理念方案,有助于减轻患者焦虑,缓解术后疼痛,加速了患者康复,扩大了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血液透析患者在长期导管中应用预防性溶栓的价值。方法:选取血液透析患者100例,其均使用长期导管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时间为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简单随机化法分组,其中对照组未实施预防性溶栓,实验组则实施预防性溶栓,对比2组血透患者干预结果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血液透析患者的导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不良反应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透析后,实验组的凝血指标水平均明显升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在应用长期导管中,为其实施预防性溶栓干预,可以对其血管通畅进行维持,对凝血时间进行改善,且应用的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重度营养不良结直肠癌患者的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护理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8月至2019年10月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收治的重度营养不良结直肠癌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n=58)进行常规护理,并于术后行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患者(n=58)则接受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相关指标,营养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胃管留置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术后住院时间等术后恢复情况相关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0 d的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护理能够明显改善重度营养不良结直肠癌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黄厚铭 《大众科技》2023,(3):143-146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切除术联合钬激光碎石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都安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于2018年1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82例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患者,将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切除术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治疗的40例患者归为参照组,42例应用经尿道等离子切除术联合钬激光碎石治疗的患者为研究组。对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手术指标均优于参照组,术后两组平均尿流率、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均明显改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6 h、12 h、24 h视觉模拟评分(VAS)均比参照组低,研究组结石排净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参照组低,研究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较参照组高(P<0.05)。结论:经尿道等离子切除术联合钬激光碎石可有效改善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患者临床症状,且有助于减轻术后疼痛,手术指标较优,治疗效果值得肯定,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较低,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52例胃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分为观察组(人性化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26例,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效果将其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92.3%84.7%),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预后,促进其尽快恢复,为患者的生命健康提供有力的保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术前不同Pa O2水平的肺癌患者围麻醉手术期低氧血症的发生率。方法:204例行单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根据术前Pa O2水平分成3组,A组Pa O260 mm Hg~,B组Pa O265 mm Hg~,C组Pa O270 mm Hg~:C组包括C1组和C2组,C1组患者入院时Pa O2≥70 mm Hg,C2组患者入院时Pa O270mm Hg,经过准备术前Pa O2≥70 mm Hg。记录入院,术前,仰卧位双肺通气15 min,单肺通气30 min、60min,双肺通气前1 min,手术结束前1 min及ICU拔管前1 min的血气分析及术后住ICU时间,比较3组患者术中低氧血症的发生率。结果:Pa O2值在单肺通气30 min、60 min及双肺通气前1 min和拔管前1min水平,A、B、C组组间有明显差别(P0.05)。其中A、B组明显低于C组(P0.05)。A、B组术中低氧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C组(P0.05)。A、B组住ICU时间明显长于C组(P0.05)。结论:术前Pa O2水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术中低氧血症的发生趋势。肺癌患者术前Pa O2≥70mm Hg能较好的耐受开胸手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我科大面积脑梗塞外科治疗体会。方法对我科收治5例经头部CT或MRI检查确诊的大面积脑梗塞患者,全麻下行颅骨骨瓣减压,颞肌贴敷并硬脑膜成形术。结果 1例患者术后第5天,突发枕骨大孔疝死亡,考虑脑梗塞后继发出血;1例患者目前处于持续植物状态;2例当地患者术后6~8月来我院行颅骨修补术,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偏瘫;1例汉族患者术后20天,神志清,病情稳定后转至内地继续康复治疗。结论去大骨瓣减压并颞肌贴敷外科手术治疗是大面积脑梗塞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方法简单,效果明星,基层医院应该常规开展此列手术。  相似文献   

16.
甘间芳 《大众科技》2014,(7):128-129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应用无创呼吸机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月~2014年2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使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的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研究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治疗,分析两组的最终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治疗积极配合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不良情绪发生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PaO2、PH与对照组对比,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应用无创呼吸机患者给予舒适护理治疗,可有效改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准Z源逆变器展开相关研究,在详细地分析准Z源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后,提出了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和提出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胃癌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6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特定护理干预方案。观察实验前后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有必要对胃癌术后患者进行更多的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肋骨骨折切开内固定疗效。方法:2012年5月~2014年12月收治:28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用记忆合金肋骨接骨器固定。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28例患者术后疼痛明显减轻,呼吸状况明显改善,胸廓恢复正常形态,住院时间平均8天,痊愈出院。结论:肋骨骨折内固定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有效方法,前肋骨折全部固定能够明显减轻疼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高海拔地区鼻内镜下吸切术治疗肥厚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在鼻内镜电视监视系统下利用电动吸切器对肥厚增生的鼻甲进行吸切。结果术后患者全部有效,鼻塞明显减轻或消失。其中伴有头痛,鼻腔分泌物较多、鼻痒等症状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或消失。结论鼻内窥镜下利用电动吸切技术治疗肥厚性鼻炎,方法简便易行,效果好、出血少,尤其对下鼻甲后端肥大者切除较完整。能较好的保留鼻甲的原始形态,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