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张凯 《考试研究》2014,(5):91-94
《二语习得书面纠错反馈与写作》一书从认知心理和社会文化视角,较全面地分析了书面纠错反馈对二语写作和二语习得的促进作用。该书以平行互补结构综括分析了二语习得纠错反馈研究(包括口头和书面)以及二语课堂写作纠错研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本文介绍了该书的主要内容,指出了其优点与不足。  相似文献   

2.
本文为张萍教授对蒋楠(N.Jiang)博士围绕第二语言加工而进行的一次专题访谈,缘起于2016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当代外语研究第二语言加工专业委员会"的成立。这是世界首个专门研究第二语言加工的专业委员会,蒋楠博士因其多年致力于第二语言习得与加工研究,被一致推举为首任会长。本次访谈在厘清二语加工基本概念之基础上,侧重解读二语加工所涉及的相关课题,以及二语加工与二语习得的关系问题,为有意了解和深入探讨二语加工的学者提供了明确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该文对Vandergrift与Goh于2012年合著的《第二语言听力教与学:元认知在行动》一书进行了述评。该文首先对该书内容与结构进行简要介绍,然后从二语听力教学背景对其进行评论。该书对二语听力教学理论与实践具有革新性的意义,对二语听力教师与相关研究学者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John Bitchener 与Neomy Storch的新作进行了介绍,并做了简要评价。该书较为全面系统地梳理了二语写作反馈领域的最新研究以及理论依据,为国内二语写作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借鉴以及为二语写作反馈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随着语言科学的发展,二语习得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理论也被广泛接受并应用到外语教学领域当中。最近三十年以来,研究二语习得领域的专家和学者也日益增多,因此出现了大量有关书籍,而《第二语言学习理论(第三版)》正是其中一朵奇葩。该书由Routledge公司出版,它的第一版和第二版分别在1998年和2004年出版,第三版是2013的最新版本,在旧版本的基础上,第三版增加了二语习得这一领域至2013年为止的最新研究成果。该书由英国的南浦安顿大学的应用语言学教授Rosamond Mitchell,埃塞克斯大学的二语习得教授Florence Myles和约克大学的第二语言教育高级讲师Emma Marsden合著。本书收集了二语习得领域目前最活跃的主要理论研究,而且在书中以章为单位分别讨论了几大方面的理论,包括语言学、认知和社会语言学等方面的理论。本文拟对该书进行介绍和评价。  相似文献   

6.
根据相关的二语ERP研究,本文综述并分析了影响二语句法加工的因素。在简要地介绍了事件相关电位(ERPs)以及母语ERP研究后,文章分析了影响二语句法加工的五个因素:第一,习得年龄对二语加工有影响,但其中存在着巨大的争议;第二,二语加工中的ERP效应会随着二语水平和熟练度的发展而发生质的变化;第三,母语和二语之间的相似性也会影响二语者能否达到和一语者类似的加工模式;第四,学习环境也是影响二语句法加工的重要因素,显性学习环境和隐性学习环境会导致不同的加工结果;第五,句法结构难度也会影响二语句法加工,二语者无法像一语者一样加工高复杂度的句法结构。最后,文章总结了上述影响二语句法加工的五个因素,并对以后相关的ERP研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简介新版《第二语言习得:概论》的主要内容,然后在与前两版对比的基础上,从两个方面对之进行评介。在内容方面,该书呈现二语习得(SLA)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这些成果体现在影响二语习得的相关学科研究、普遍语法理论(UG)、二语音位学研究、中介语研究、二语习得与外语教学等方面。在研究视角上,该书呈现的二语习得理论突破语言学的束缚,把语用问题摆到重要的位置,强调二语学习的动态过程。此外,全书内容编排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大量实证语料和思考题可为读者提供一个良好的科研平台。  相似文献   

8.
杨何 《海外英语》2016,(15):22-23
该文旨在评介美国学者Naoko Taguchi和Julie M.Sykes 2013年编辑出版的论文集《语际语用学研究与教学中的数字技术》。该部论文集主要探讨语际语用学与计算机技术的关系,通过实证研究论述数字介导技术可以促进二语学习者语际语用能力的发展。该文将简述该书的主要内容,重点介绍其研究实践,并做简要评介。  相似文献   

9.
付超群 《考试周刊》2015,(45):103-104
动态系统理论融合了以往对二语习得研究的认知观和社会观,将二语习得作为一个动态发展的系统进行研究,从而为二语习得的研究提供新的理论和方法指导。本文主要介绍了动态系统理论的四大特点及其对二语习得研究的适用性和对二语习得研究方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吴金华 《海外英语》2011,(14):331+349
《语篇隐喻》一书介绍了隐喻在不同语篇类型中的体现形式及语篇功能。其中所涉及的语篇类型包括文学语篇、政治语篇、科学语篇、教育语篇、广告语篇和心理咨询语篇。同时该书也独辟一章专门论述语料库语言学对隐喻研究的扩展和应用。该书涉及语篇隐喻的多个领域,采用跨学科的研究视角对隐喻在语篇中的作用进行了充分地论述。  相似文献   

11.
频率是二语习得领域的一个重要且有争议的问题。通过回顾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频率与第二语言习得关系的理论讨论和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频率对二语习得有积极的影响,频率只是促进成功的二语习得的诸多要素之一,频率并非是越高越好。  相似文献   

12.
孙景  丁伟  杨晓艳 《海外英语》2012,(4):115-116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internet technology has provided the possibility to study and research new writing concepts and teaching modes in the classroom of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ESL).In this trend,using email to assist English writing class has gained much attention in this field.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valuation of email effectiveness with the implication of th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SLA) theory.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email assisted English writing class is a very salient method though it had its limitation somehow.  相似文献   

13.
语言离不开环境,中国是研究、学习汉语环境最好的地方,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一语言环境。旨在阐释第二语言习得环境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并分析当前在第二语言习得环境下,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并提出充分利用第二语言习得环境的途径,从而切实提高对外汉语教与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4.
自从乔姆斯基于八十年代提出了原则和参数理论,普遍语法理论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并迅速成为解答二语习得中逻辑问题的主流学说。但是二语习得与母语习得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使诸多学者对普遍语法在二语习得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质疑,而普遍语法可及性便成为争论的焦点。文章对其中影响较大的根本差异假说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其在理据上的不足,指出了目前普遍语法理论框架的优势和局限,探讨了走出研究困境的出路。  相似文献   

15.
语际语用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是第二语言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其近30年的发展中出现了大量理论性、实证性研究,获得了许多有价值的发现。在回顾语际语用学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其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分析了我国语际语用学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语际语用学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正>Introduction The author of this essay does not intend to clarify the controversy about motiv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SLA)as a critical social-psychological element in the field,because the research of motivation is such a complex process which requires some degree of expertise in three scholarly  相似文献   

17.
后现代主义诞生于对现代主义梦想的幻灭,主要观点是质疑理性,倡导多元视角方法论.文章探讨了其相对主义倾向在二语习得学科的影响,提出在二语习得理论建构中不应走后现代主义带来的相对主义路线,但在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中应该积极运用后现代主义带来的开放心态.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二语习得认知派和社会派一直交锋不断。《现代语言》(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分别在1997年和2007年召集双方代表人物撰写文章,阐述各自观点。2014年《二语习得研究》(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再次发表专题文章,介绍最新研究成果,重新认识两派分歧。为了厘清这场论争本质,本文以三次专刊为线索,将两派互动大致划分为三个时期(论战、关注和对话时期),重点讨论后现代思想起源、核心思想以及对二语习得研究对象、研究主客体关系、研究方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自20世纪60年代末起,国内外先后出现了各种第二语言习得的理论,其研究是一个多面的复杂现象,文章旨在通过探讨第二语言习得的相关理论,并联系我国的外语教学实际,简述二语习得与外语学习的区别,将二语习得的相关理论因地制宜地应用于我国中学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