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可以融赏识教育于其中,赏识孩子的行为结果,以强化孩子的行为;赏识孩子的行为过程,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动机;创造环境,以指明孩子发展方向;适当提醒,增强孩子的心理体验,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  相似文献   

2.
赏识是认识到人的才能或价值而予以重视或表扬的一种行为.而赏识教育则是在教育活动中欣赏、赞许、肯定孩子的能力、兴趣、意愿、动机、行为,让孩子看到自己的价值的一种方式.学会赏识,才是真正学会教育.不是好孩子被赏识,而是赏识使孩子变得越来越好.在教育活动中,如何赏识我们的孩子呢?  相似文献   

3.
杨美连 《中小学电教》2008,(12):116-116
<正>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教育孩子重要的就是要调动孩子的情绪,因为他们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会受情绪的影响,而赏识是调动孩子情绪的最佳方法。""生  相似文献   

4.
赏识教育不仅仅是表扬加鼓励,而更注重赏识孩子的行为结果。合理地赏识会使孩子健康向上发展。赏识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激励。赏识教育最适合幼儿教育。  相似文献   

5.
赏识是认识到人的才能或价值而予以重视或赞扬;赏识教育是在教育活动中,欣赏、赞许、肯定孩子的能力、兴趣、意愿、动机、行为,让孩子看到自己的价值。在教育活动中,如何赏识我们的孩子呢?一、正面表扬孩子正面表扬就是用积极的语言、动作、表情向孩子表  相似文献   

6.
微观点     
杜二菊:惩戒教育也是爱的教育教育过程中,赏识教育不可少,惩戒教育也要有。赏识教育和惩戒教育不是对立的,二者互相支撑。赏识是针对孩子的良好行为进行赞赏、激励,促其继续发扬;惩戒则是针对孩子的错误行为给予批评、惩罚,促其戒除。惩戒是让学生明白犯错误就要付出代价并敢于承担,是以"惩"的手段达到"戒"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以表扬为切入点,帮助孩子树立自信;与随机教育相结合,注意赏识的艺术性;因人施教,给每个孩子创造展示的平台;适可而止,避免过度赏识。  相似文献   

8.
<正>陶行知先生曾指出:"教育孩子的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救孩子。相信孩子首先要赏识孩子,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意味着成功,报怨就会导致失败。"那么,作为教师应如何赏识自己的学生呢?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德育》2012,(12):68-72
赏识期望法:让孩子对未来充满憧憬赏识,就是给孩子以欣赏、赞扬;期望,指给孩子提出希望与目标。赏识期望法,指通过对孩子的赏识与期望,使孩子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自觉或不自觉地为达成目标而努力。故事分享:空间和时间都是圆2007年"五一"期间,孩子俩说,发现了宇宙的秘密。杲杲说:"宇宙由无限空间和无限时间组成,我们原来想不通...  相似文献   

10.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因而,赏识从本质上说就是—种激励。赏识孩子,给孩子快乐成长的阳光、空气和雨露;赏识孩子,  相似文献   

11.
用爱心去赏识学生;引导学生赏识自己,赏识别人;让家长赏识自己的孩子。引导学生赏识自己,赏识别人。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教育界普遍倡导赏识教育。它强调教师、家长要学会赏识孩子,给孩子机会,以平等的姿态和孩子对话,尊重孩子,给孩子创造一种宽松自由的气氛。实际上“赏识教育”并非简单的表扬加鼓励,而是教你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孩子,赏识孩子的生命,赏识孩子的成长,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把外在的激励化为孩子自身的动力,诱发已存在于孩子身上的潜能,从而使每一个孩子都成为最好的“自己”。下面是几位老师在怎样赏识孩子这个问题上的具体做法,虽略显稚嫩,但相信能给班主任老师以启发。  相似文献   

13.
赏识本身是一把双刃剑:赏识得体到位,会激发孩子的热情;过度的赏识就会培植孩子的脆弱,他们会挡不住风雨,经不起挫折。赏识孩子一定要把握好一个“度”。  相似文献   

14.
赏识孩子,要坚信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孩子,要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赏识孩子要专找学生的优点、进行耐心的鼓励赞扬。赏识孩子要承认差异、允许失败。赏识孩子要帮助孩子预约失败,让孩子在克服困难中体现愉悦。  相似文献   

15.
赏识是认识到人的才能或价值而予以重视或赞扬;赏识教育是在教育活动中,欣赏、赞许、肯定孩子的能力、兴趣、意愿、动机、行为,让孩子看到自己的价值。在教育活动中,如何赏识我们的孩子呢? 一、正面表扬孩子 正面表扬就是用积极的语言、动作、表情向孩子表达对他的充分肯定和赞许。 1.直接的语言。当孩子取得成功时,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语言;当孩子屡战屡败时,教师更要用鼓励的语言帮助他树立自信心。教师的直接表扬“你真棒”、“你真能干”、“你很了不起”,会让孩子看到自己的长  相似文献   

16.
<正>赏识教育就是善于发现孩子在学习或生活中出现的闪光点,对孩子以赞许的目光、语言或行为进行鼓励,使他们在学习中保持心情愉悦,从而使孩子们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都处于良好的活动状态,以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习或所要完成的事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哲人詹姆斯曾经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而赏识正是肯定一人(特别是孩子)的具体体现,是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所必需的。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  相似文献   

17.
"赏识"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赞扬"或"奖励",如果说后两者更多地针对孩子已完成的良好行为、已取得的优秀成绩,目的是给予孩子肯定的评价,那么,赏识的更大的作用应该是针对孩子做事的过程、努力的过程,目的是让孩子有信心坚持下去。  相似文献   

18.
教师的评价对于孩子,应该是一种赏识,一种启发,一种帮助,一种激励,一种人文关怀,既关注和赏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又关注和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与运用方法的优良行为,更关注和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本文对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语言的艺术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目前少儿时期出现的各种教育问题入手,对家长教育少年儿童传统方法提出质疑。在质疑的同时,指出家长应该在了解孩子不同需求的前提下,注重自己的言传身教,做孩子的行为楷模,陪伴和投入孩子的活动,尊重赏识孩子的点滴进步和成绩,由此强调赏识和陪伴是对少年儿童最佳的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20.
赏识是沟通,是平等,是生命之间交往的桥梁,让孩子找到好孩子的感觉,还孩子金色的童年。"赏识教育"是每位教师都使用过,无意中又遗忘的教育;"赏识教育"是让教师捡回宝藏,回归到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心态的教育;"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是让教师成为教育家的教育;更是使孩子舒展心灵,尽展潜能的教育。"赏识教育"是让教师走进孩子心灵、走出教育误区的教育;是让教师和孩子生命和谐、两代人成为朋友共同成长的教育;是教师在享受中教、孩子在欢乐中学的教育;是让孩子天天快乐、教师日日赞叹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