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速览     
《今日科苑》2011,(24):5-8
中科院新增51名院士60岁以下海归成主力中国科学院2011年新当选院士证书颁发仪式暨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中科院新增院士名单同期出炉。这次新当选的院士中60岁(含)以下的43名,占总人数的84.3%,院士年轻化已成趋势。  相似文献   

2.
<正>谭铁牛模式识别与计算机视觉专家,中科院院士,研究员。1964年出生于湖南省茶陵县。1984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并于1986年、1989年分别获得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硕士与博士学位。2013年当选中科院院士、2014年当选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2014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曾任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科院自动化所所长、中科院副秘书长、中科院副秘书长兼任国际合作局局长,中共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代表。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  相似文献   

3.
中科院院士增选结果揭晓58人当选200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日前结束。58名科技工作者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相似文献   

4.
《云南科技管理》2018,(2):47-49
<正>2017年11月,"两院"院士增选揭晓,昆明理工大学教授彭金辉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昆明理工大学研究员季维智、中科院云南天文台研究员韩占文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一年新增3院士,为云南科技人才工作添上了精彩的一笔。2017年启动实施了云岭高层次人才、云岭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等专项,全面实现了对高层次科技人才的"精准培养引进"。捷报接踵而来。"作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关键技术及应用""中药大品种三七综合开发的关键技术创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11月,有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主办的2016年世界生命科学大会"生命科学中的女性"论坛(Women in Life Science)在京举行。论坛由共同主席加州理工学院生物与生物工程系教授Alice Huang和组委会副主席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曹晓风主持,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会长、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王志珍在大会致辞,协会常务副会长、中  相似文献   

6.
正在中国,脖子以下高位瘫痪的中科院院士、中南大学教授金展鹏,被誉为"中国霍金"。1998年,金展鹏突发疾病致瘫,但他以病躯坚守岗位,培养了一大批学术精英,创造了中国科技界的奇迹。金展鹏,出生于1938年,广西荔浦县人,粉末冶金专家。金展鹏1963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1979年赴瑞典皇家学院做访问研究,2003年11月当选为中科院院士。金展鹏发明了"金氏相图测定法",奠定了其在国际相图界的权威  相似文献   

7.
陈竺: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4月29日,美国国家科学院给中科院副院长陈竺院士发函,通知陈竺院士在第140届美国国家科学院会议上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函中提到,美国同事对陈竺院士在科学上的杰出贡献表示高度认可。美国国家科学院邀请陈竺院士参加将在华盛顿举办的一届年会。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07,(Z2)
从一名自学成才的赤脚医生,到血液病治疗研究领域的专家,再到中科院院士,2007年6月29日,拥有传奇经历的陈竺在他不凡的人生履历中又画出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第一个无党派人士——中科院院士,当选为卫生部部长。而陈竺的前任高强,是2003年SARS时期由国务院副秘书长"空降"而来的,此前并无实际医务工作经验。而陈竺的上任,恢复了卫生部长从医学工作者中产生的惯例。  相似文献   

9.
范桂兰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4,19(5):373-377,398
2004年6月4日,我国著名材料科学家师昌绪院士荣获第五届光华科技奖成就奖,颁奖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务委员陈至立,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共同为他颁奖。这一奖项是对师昌绪先生几十年来在材料工程科技及管理领域做出重要贡献的肯定和赞誉。师昌绪,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并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1995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曾任金属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第三、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10.
《今日科苑》2015,(2):27
<正>2015年2月2日,Elsevier在其中文网站上公布"2014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榜单对38个亚学科进行分析,其中与生命科学相关的亚学科包括生化,遗传和分子生物学、神经科学、生物医学工程、免疫与微生物学、医学、农业与生物科学、药理学,毒理学和药剂学以及牙医学。其中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为"生化,遗传和分子生物学"领域第一人;中科院院  相似文献   

11.
正我和高山教授之间算是忘年之交,因为我比他年长16岁。在高山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名单正式公布时,我第一时间通过电子邮件向他表示祝贺:"刚看到正式公布的中科院院士增选名单,祝贺你成功当选。20多年的付出终于有了一个好回报,同时也感谢你多年来对我科学研究的支持。我在‘Magnetic structure of the continental lower crust'研  相似文献   

12.
正[人物小传]戎嘉余,地层古生物学家。1941年12月生,浙江鄞县人。1962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古生物学专业,1966年从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生毕业,199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任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科技部"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开放实验室主任、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国际地层委员会志留系分会主席。长期从事早-中古生代海洋无脊椎动物腕足动物的系统分类、  相似文献   

13.
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近期先后当选为美国人文与科学学院外籍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但他此前落选中科院院士,这引发公众广泛关注。施一公是我国"千人计划"首批回国学者。应该说,"一落一当"之间,反映出我国院士评选确有需反思之处,如论资排辈的传统仍然存在,评选时注重科学家对国家现有的贡献,而缺乏对其科研能力的客观考量等。然而,舆论在此事上也没必要进行过度解读,对我国的  相似文献   

14.
正世界著名学术机构英国皇家学会最近公布新当选会员名单,中科院院长、纳米科技研究专家白春礼当选为其外籍会员。英国皇家学会发表公报说,"白春礼是纳米科学领域的先驱之一",在相关领域做出突出贡献。2012年,白春礼成功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长,这是30多年来中国籍科学家首次担任这一重要国际科技组织的领导人。白春礼目前还是美国国家科学院、丹麦皇家文理学院、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化学会荣誉会士,日本化学会荣誉会士,澳大利亚科学院、德国工程院院士,印度科学院荣誉院士等10个国家科学院或工程院院士,同时担任若干化学和纳米科技领域重要国际学术刊物的共同主编或国际顾问编委职务。  相似文献   

15.
刘新垣分子生物学家。1927年11月生于湖南省衡东县,1952年南开大学化学系,1957年至今一直在中科院上海生化所(现改为生化与细胞所)工作,2004年担任浙江理工大学生科院新元医学与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和浙江省基因治疗研究中心主任,1983-1984年曾作为访问科学家在美国工作1年半。共发表论文320多篇,编有刘新垣论文集九卷(正在编第十卷),近年来多数论文发表于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共获各种奖励39项,除1991年获国家突出贡献奖,2001年获香港何梁何利奖以外,其它大多数为科技成就奖。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2年当选乌克兰科学院外籍院士,2001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是国际干扰素和细胞因子研究会2005年上海年会(有37个国家参加)的大会主席。  相似文献   

16.
<正>周向宇,1965年3月生于湖南郴州,1985年本科毕业于湘潭大学数学系,1990年在中科院数学所获博士学位,1998年在俄罗斯科学院Steklov数学所获俄国科学博士学位,2002年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作45分钟邀请报告,2003年至2012年任中科院数学研究所所长,2008年至2011年任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201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4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现任中科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湘潭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  相似文献   

17.
正吴文俊,1919年出生于上海,194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49年获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博士学位,1951年回国,先后在北京大学、中科院数学所等机构任职,1957年当选为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2017年5月7日逝世。吴文俊对数学的主要领域——拓扑学做出了重大贡献。他是我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数学家之一,其工作对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研究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8.
点击徐冠华     
科学技术部部长。1941年12月出生于上海。1984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1959年毕业于北京第二十五中学,后进入北京林业学院学习。1963年毕业,进入中国林业科学院工作,任研究实习员、教师、助理研究员、研究员。1979年至1981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从事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研究。历任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所所长,研究员。1992年1月当选为中科院地学部学部委员。1993年2月任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所长。1994年8月至1995年任中科院副院长。  相似文献   

19.
日前,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会议在京召开。工程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院士,专家委员会成员,中科院遗传研究所研究员李振声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原主任陈佳洱院士,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胡启恒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王礼恒院士,采集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张勤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20.
谢少波 《金秋科苑》2013,(21):15-16
对于陈小明当选中科院院士,虽然早有思想准备,但当消息传来时,那种兴奋的程度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我眼含激动的泪水享受着幸福和快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