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可染先生一生中用过六个斋号,分别是有君堂、十师斋、师牛堂、识缺斋、天海楼、墨天阁。其中有君堂、师牛堂、识缺斋、天海楼见有钤印,十师斋与墨天阁不见钤印。有君堂、师牛堂、识缺斋、天海楼有堂匾。有君堂有君堂斋号起用最早,延续时间最长。从现存作品中最早见1943年所作《执扇仕女》钤"有君堂"朱文印,1945年《放鹤亭》钤"有君堂"白文印(图2),1947年《醉翁图》钤"有君堂"朱文印,1948年《午困图》钤"有君堂"白文印,1954年《无锡惠山天下第二泉》钤"有君堂"朱文印,1959年春《漓江洲尾峰》钤阳文  相似文献   

2.
程慧宁  彭舟 《收藏》2009,(12):48-53
堂名是我国独有的文化现象,亦称室名、斋名、庐名、楼名、轩名等,一般多为帝王显贵、文人雅士及良工名匠为其住所所取的雅名。隋唐以来,文人名士取别号、堂名已很风行,至明清之时,不仅文人雅士好用堂名,就连一般人家也有堂名。  相似文献   

3.
陈祖坤 《收藏》2009,(12):101-101
金甡(shen)行书楹联一对,木质。每幅纵174厘米,横28厘米,厚3厘米。上下联分别为“文章珠璧联霄汉”和“事业夔龙重庙堂”。另上联题“书为杨老先生清鉴”,钤印“维庆光堂”;下联落款“弟金甡”钤印“金甡雨叔”“海住图书章”。三方印之印文均为阴刻篆书,余系行书阴文。书刻流畅,字体苍劲有力,内容对仗工整,排布井然。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古代,书房是文人和士大夫读书、藏书的场所,多称为斋、堂、轩、居、室、庐、馆等,范围大一点的称阁或楼,朴素一点的称草堂、精舍,可谓五花八门,使书斋充满书香气息和高雅风韵。而书斋的确立,更是各具风采,大致可分为两类:  相似文献   

5.
《收藏界》2006,(2)
..............困................................硬娜犷,,.月.....口...灿.目.......店名地址一言堂仁爱路四段316号大都会文物广场信义路五段16一18号九龙阁御坊文林路182号九华堂长安东路一段22一17号九雅堂仁爱路四段310~3号三普古t商场新生南路一段14号三富古t商行仁爱路四段425号工艺世家金山北路5号大雅斋百龄五路88号大杂院和平东路一段37号IF大卫古t店中山北路5段711号川东冉氏书庐建国路一段286巷52号千山画苑青田街6号之3文渊阁南京东路一段3之1号2楼中华文物艺术研究室新生南路一段157巷48号天人堂永康街42号之1号天恩堂八…  相似文献   

6.
嘉泰 《收藏》2012,(10):151-151
上海嘉泰2012八周年拍卖会定于10月23-26日在上海希尔顿酒店举行,将推出中国书画、古董珍玩和文房雅具3个专场。中国书画专场精品纷呈,明·徐枋《壑幽居图》将最聚眼球。此幅水墨绢本,立轴,高148厘米,宽49厘米。钤有“徐枋之印…俟斋…笠山笠水间…居易堂印”“徐伯子俟斋画记”。画面开阔,景物深远。又有草庐几椽,苍翠环...  相似文献   

7.
《武当》2010,(3):I0003-I0003
道教的宫观建筑是从古代中国传统的宫殿、神庙、祭坛建筑发展而来的,是道教徒祭神礼拜的场所,也是道教徒隐居、修炼之处所。它是社会经济和文化的综合反映,又是宗教哲学思想和信仰的体现。其建筑的门类很多,有宫、观、殿、堂、府、庙、楼、馆、舍、轩、斋、廊、阁、阙、门、坛、台、亭、塔、树、坊、桥等。这些建筑按其性质和用途,  相似文献   

8.
何翔  李有骨 《收藏》2009,(3):112-113
张岳崧《南安书院碑记》碑刻原稿册页,字芯纵23.2厘米、横15.3厘米。楠木封皮,纸本24开。每开方格内书24字,全册共568字。木封陈旧,包浆厚重,面左行书“南安书院碑记”6字,虽磨损较重,但依稀可辨,唯钤印已不可识。册页内麻纸为芯。册页后缀“赐进士及第翰林院编修、提督陕甘学政、琼州张岳崧撰并书丹篆额”。  相似文献   

9.
《收藏》2006,(12):193-193
袁家保 又名袁峰,号鲁石,斋名云水堂。1948年出生于鲁西南,自幼酷爱书画,毕亚于天津美院,师从孙其峰、溥佐、王颂余等名家。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画院一级美术师,教授。  相似文献   

10.
陆三强 《收藏》2014,(9):97-99
皕宋楼,清末四大藏书楼之一,为陆心源的藏书楼。静嘉堂,日本三菱财团岩崎家族创建的藏书库。一个在浙江湖州,一个在日本东京,其间却有着一段令中国文化界永远铭记于心的沉痛记忆。 皕宋楼主人陆心源,字刚父,号存斋、潜园老人。浙江归安(旧县名,在今浙江湖州境内)人。生于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卒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  相似文献   

11.
《收藏》2016,(17)
正马国权(1931~2002年)是我熟悉的学者、书法篆刻家。他字达堂,斋号晚华楼,广东南海人,历主中山大学、暨南大学教席,20世纪70年代移居香港,任《大公报》撰述员兼香港中文大学考古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于金石书法篆刻及印学、书学多有造诣,著有《马国权印学论集》《近代印人传》《广东印人传》《金文编》《书法源流绝句》等。1996年,我赴港参与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举办的"居巢居廉画艺"展览开幕及座谈会,其时  相似文献   

12.
李欣宇 《收藏》2008,(9):116-119
喜获前贤跋赠本 几年前在北京中国书店小拍上购得一部《吹万楼诗》,是著者高吹万签赠叶恭绰先生的,书衣上题有:“誉虎老兄诗人教正,甲午中秋卷叟。”钤印“吹万持赠”。民国36年(1947年)初版,书版高25.5厘米,版宽15厘米,全书18卷,白绵纸铅字排印本,线装4册。封面为钱崇威署名,内页书口下有“袖海堂藏版”,书品完好,印刷精美。  相似文献   

13.
-1松下观瀑图,-4放鹤亭 1943年和1945年,先后创作于重庆国立艺专宿舍内的画室“有君堂”。重庆国立艺专位于重庆盘溪,原地邮局为重庆盘溪邮政所,邮编400021。  相似文献   

14.
《收藏》2008,(7):180-180
从盘古开天地以来,人类便生活于天海之间,你方唱罢我登场,随着历史车轮的辗转、往复,中华文化也在这天海之间繁衍,壮大、沉淀、流长,继承文化,发扬传统,便成为中华民族的首要任务,各拍卖行便在这历史长河中应运而生、起起伏伏。广东天海拍卖行跟随历史进程,也开始了大浪淘沙。  相似文献   

15.
嘉泰 《收藏》2012,(19):151
上海嘉泰2012八周年拍卖会定于10月23~26日在上海希尔顿酒店举行,将推出中国书画、古董珍玩和文房雅具3个专场。中国书画专场精品纷呈,明·徐枋《壑幽居图》将最聚眼球。此幅水墨绢本,立轴,高148厘米,宽49厘米。钤有"徐枋之印""俟斋""笠山笠水间""居易堂印""徐伯子俟斋画记"。画面开阔,景物深远。又有草庐几椽,苍翠环抱,草庐主人静坐其中。  相似文献   

16.
周祥骏,睢宁县人,辛亥革命时期名烈士,南社早期重要成员,近代作家,诗人。平生述颇丰,多散失,焚毁。本就其《更生斋类稿乙编》,《更生斋全集》,《更生斋诗》,《周仲穆先生选定经义》,《算学科讲义》,《周祥骏课艺》,《南社第十集》,《睢宁县公署训令第X号》等作了考证与评述。  相似文献   

17.
彭令 《集邮博览》2013,(9):94-95
明代汲古阁初印本《乐府诗集》一百卷,原装10册。此书为明末清初"海内第一藏书家"毛晋汲古阁刻本,全书缮写精良,精刻精印。半叶11行,每行21字,版心黑口、单鱼尾,左右双边。此书开本阔大,宽十七点五厘米,高二十八厘米。取民国著名藏书家张元济涵芬楼影印本:四部丛刊集部《乐府诗集》一百卷,与此部书比较,可以看出,涵芬楼所用同种汲古阁底本,书内页面栏线断裂处比此部多,即不及此书清晰。由此,可以推断,此书印刷在涵芬楼底本之前。此书很可能是毛子晋(毛晋字子晋)最初印成赠亲朋挚友之"礼品书",故该书首任收藏者颇有可能与子晋熟稔。该书流传有绪,钤印累累,计有"上海图书馆退还图书  相似文献   

18.
夫拳法贵炼,炼气炼意为上,炼形炼力居其次。盖气能帅力、意能君形也。浅识拳者,得其形,不解其意,深识拳者,得其意而忘形,故欲通上乘拳法究竟,须炼有定规,至诚之道充于中;打无常法,法备则用周;变遵自然,感动兴起于不容已;庶不致走入歧途也。  相似文献   

19.
清风徐来     
同人 《收藏》2009,(6):49-49
此幅扇面由民国时期著名画家吴徵与当时五大书法流派代表人物之一的郑孝胥联袂创作,书画合璧。款识:“东府仁兄大雅属正,十九年三月,抱绢居士吴徵”,钤印“待秋”;“东府仁兄大雅属,孝胥”,钤印“太夷”(“东府”及先祖父号)。  相似文献   

20.
王英辉 《收藏》2008,(9):80-80
清末关中名士王步瀛(1852~1927年),字仙洲、仙舟,号白鹿(麓),晚署息壤余生、遁叟、遁斋、遁斋老人,书香世家,然自幼命运多舛,6岁丧母,11岁父亲去世,一直得糊堂兄松亭公夫妇教养,得以在光绪元年(1875年)乙亥科暨二年丙子恩科联捷进士,官户部河南司主事(正六品)。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因作为扈从随驾西行而为后世所知晓,其依据当时亲身经历撰写之《庚子随扈程记》《庚子随扈杂识》《庚子随扈在官名录》等作品,填补、丰富了这一时期的历史记录,为今天晚清史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