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杂文浅谈     
杂文是“五四”后新创的文学样式,还是“古已有之”的文学体裁?对这个问题,有人说:“杂文……是适应‘五四’新文化运动而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有人说:杂文是“古已有之”的,因为鲁迅早就在《且介亭杂文集·序言》中指出过。我们认为,作为一种文体的杂文,不是“五四”后才产生的新文体,而是古已有之的,问题只是古代没有杂文这个名称而已。不过,我们说的古已有之的杂文,与鲁迅当年解释过的“古已有之”的“杂文”的含义是不一致的。  相似文献   

2.
关于杂文这个概念,学术界有不同的说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一种认为杂文是“文艺性的社会论文”,一种认为杂文是“议论性散文”。前者主要把杂文看成是一种议论文体,但又带有文艺性这一特点。后者主要是把杂文看成是一种散文体,但又带有议论性这一特点。我个人更多地倾向于第二个定义。它不同于议论文,因为它是用文学形象来议论。它又不同于一般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因为它主要是议论说理。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散文发展史上,“五四”以后以鲁迅为代表的现代杂文的高度发达是一个相当动人的文学景观。造成这一景观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有一点似乎还不为人们所注意,即杂文这一古已有之的文体,经过在近代的发展,至“五四”之前已逼近了向现代杂文的“飞跃”。详尽论述近代杂文的发展,自非易易。但是,把龚自珍和梁启超的杂文作为近代杂文不同阶段的抽样进行分析,把以梁启超为代表的“近代化”杂文和“五四”杂文作一些必要的纵向比较,或可为我们提供一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刘征先生的《庄周买水》是人教社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该单元为杂文单元,单元首页的“文体知识”对杂文的介绍是这样的:“杂文是短小的文艺性社会评论。”与人教社高中《语文》第二册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第二单元的“单元说明”是这样解说“杂文”的:“杂文是文艺性的论文。”20世纪30年代,瞿秋白称鲁迅杂文是一种“社会论文——战斗的‘阜利通’(feuilleton)”、“文艺性的论文”。由此可见,对杂文的文体认识,大家基本趋于一致,即杂文是一种兼具论说性和文学性的一种边缘文体。人教社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二单元首…  相似文献   

5.
杂文在我国源远流长,具有悠久的历史。鲁迅最为纯熟地应用杂文这种形式,在现代文学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并把杂文推向了炉火纯青的成熟阶段。至此杂文成了家喻户晓,倍受青睐的一种文体。当今的报纸,几乎都辟有杂文专栏,而且往往是争相传阅,最受欢迎的栏目。习作者要掌握“十八般武艺”,这种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的文体自然应在学习之列。  相似文献   

6.
很多人认为杂文是一种文体,说:“杂文这种文体,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上被广泛采用,特别是用它作为对敌斗争的武器,首先是由鲁迅开始的。”但是从鲁迅自己的解释和实践来看,本意并不是这样,鲁迅认为杂文并不是一种文体,他说得很清楚:  相似文献   

7.
杂文是文艺性的社会评论,这是瞿秋白在《(鲁迅杂感集)序言》中给杂文下过的定义。杂文不拘一格,没有一定的程式,但是古已有之,中国历史上除了诗词歌赋之类韵文外,似乎所有的文体都可以归结在杂文一类。到了20世纪20—30年代,经过鲁迅先生的倡导和垂范,便成为一种带有“杂”的综合性质的独立的文体。  相似文献   

8.
杂文是怎样一种文体?是否属于文学的范畴?对于这些问题的争论已经涉及到对现代文体的认识与理解。杂文首先是一种借助报刊的知识分子写作,现代作家选择杂文作为。说自己想说的话”的艺术方式,既是对现代报刊文体的深刻理解,也是对知识分子话语方式的准确把握。杂文的言说方式是一种隐喻修辞,与符号世界相关,理趣、对话性以及多重反讽构成为现代杂文的文体特征。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杂文”之名、最早见于南朝宋人范晔《后汉书文苑传》.范氏在罗列诸家著述时列有“杂文”一项,例如杜笃“所著赋、诔、吊、书、赞、七言、女诫及杂文凡十八篇”,赵壹“著赋、颂、箴、诔、哀辞、杂文凡十六篇”等.但范晔对“杂文”的义界,并未作解释.很显然,范氏意下,“杂文”在汉代及汉以前的存在,是确定无疑的.而文体尚未明确界定的时代,其文体因素的相互影响及渗透是显而易见的,何况各文体在形成其文体特征的同时,各种因素必然会互相影响,互相渗透,这已被文学史所证明.  相似文献   

10.
当代杂文创作在文体形式上的开放与创新,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对其它体裁形式的大胆借鉴,打破了文体的界限;二是体裁种类的繁多与新奇,前所未有;三是对体裁形式的运用与超越,反映了创作主体艺术上的自觉;四是网络杂文的兴盛,已成为杂文体裁发展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11.
杂文,鲁迅早就指出,是“古已有之”: “杂文”也不是现在的新货色,是“古已有之”的,凡有文章,倘若分类,都有类可归,如果编年,那就只按作成的年月,不管文体,各种都加在一处,于是成了“杂”。(《且介亭杂文·序言》)古代的“文集”,有的分类编辑,以类相从,有的不管文体,依年月编次。如果是后者,集中诸文就显得“杂”了。古人文集还有韵文散文兼收,便更见其“杂”。南北朝时刘勰《文心雕龙》辟有《杂文》专篇,说:“汉来杂文,名号多品。或典诰誓  相似文献   

12.
本世纪三十年代初,瞿秋白同志离开中央,直接参加左联的领导工作,重新耕耘自己已经近于荒芜的文学园地,为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文化“围剿”写出了大量的闪耀着时代光芒的不朽杂文。 这些杂文“清新”、“俊逸”、“通俗”、“深刻”、“有力”,具有独特的战斗的风格。在艺术创造上完成了时代的特征,勾勒出了三十年代初中国社会色彩鲜艳的面貌,记录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思想发展的历史;批判和打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国民党反  相似文献   

13.
鲁迅先生一九三五年在《且介亭杂文》的《序言》中写道:“其实‘杂文’也不是现在的新货色,是‘古已有之’的,凡有文章,倘若分类,都有类可归,如果编年,那就只按作成的年月,不管文体,各种都夹在一处,于是成了‘杂’”。对于这一段文字,一般都理解为鲁迅先生为杂文这种文体下了一个很广泛的定义;对其中“不管文体”四个字,则理解为杂文的写作形式灵活多样,不受文体限制,既可写抒情杂文、叙事杂文,又可以写政论、短评、书信、随笔、序跋、讲演、寓言、传记、日记、悼文、问答、速写等体式的杂文。我认为,这种理解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4.
文体简说   杂文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始于鲁迅先生。而对杂文的定义,一般来说,人们都接受这样的描述:杂文是有浓厚的议论色彩、又有叙述内容、以形象说理为主、以文学手法来表述的短小、活泼的文体。杂文的基本特征有:   一、关注现实,感应敏锐   鲁迅说,杂文是“感应的神经,是攻守的手足”。杂文作者总是密切关注现时的社会生活,对生活中现存的事物、现象和观念做出分析和评价。鲁迅先生所代表的 20世纪前半叶的杂文创作,更多地表现出战斗的姿态。我们今天所处的环境虽然有所不同,但“维护正义,追求真理”仍应是我们写作…  相似文献   

15.
在中学和高校讲鲁迅杂文,走过一段弯路,碰过不少钉子。时间长了,也多少有些心得体会,写出来向同志们请教。历史·现实鲁迅杂文,大都是二十年代三十年代阶级斗争、路线斗争的产物,是历史。我们今天讲鲁迅杂文,要为当前现实斗争服务。一是历史,一是现实,这两者关系如何处理。应该尊重历史。“四人帮”利用鲁迅、歪曲鲁迅,把鲁迅当作打人的大棒,把  相似文献   

16.
《灯下漫笔》是收在鲁迅的杂文集《坟》中的一篇,自然是杂文了。什么是杂文? 我们今天的看法,杂文是从散文分离出来的一种独立的文体。可是鲁迅在《 且介亭杂文·序言》中却另有解释,他说:“其实‘杂文’也不是现在的新货色,是‘古已 有之’的,凡有文章,倘若分类,都有类可归,如果编年,那就只按作成的年月,不管文体 ,各种都夹在一处,于是成了‘杂’。”以《坟》为例,鲁迅称之为“杂文”,却并不认为 是一种文体,他在《题记》和《写在〈坟〉后面》中一再说明所收系“体式上截然不同的东 西”,是“古文和白话合成的杂集”。不…  相似文献   

17.
杂文是文艺性的社会评论 ,这是瞿秋白在《(鲁迅杂感集 )序言》中给杂文下过的定义。杂文不拘一格 ,没有一定的程式 ,但是古已有之 ,中国历史上除了诗词歌赋之类韵文外 ,似乎所有的文体都可以归结在杂文一类。到了 2 0世纪2 0——— 30年代 ,经过鲁迅先生的倡导和垂范 ,便成为一种带有“杂”的综合性质的独立的文体。今年春季使用的人教版 (必修 )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 ,单独将杂文归列为一个单元进行教学 ,这尚属首次 ,也是一件大好事。曾有老师感叹 ,杂文好看不好教 ,但若在教学时跳出跟一般议论文一样找论点、论据、论证等三要素的圈子 ,思…  相似文献   

18.
鲁迅杂文是从五四时期开始创造的一种新文体,也是鲁迅在文学创作上的独特贡献。它的根本特征是什么,究竟算不算文学作品,这是多年来一直存在着尖锐分歧的问题。早在二、三十年代,有不少人就攻击鲁迅创作杂文是“投机取巧”,“容易下笔”,是“创作上的末路”等等。近年来,港台及国外的一些研究者也不承认鲁迅杂文是文学作品,要澄清这种偏见确实不容易。其实早在三十年代,鲁迅就在《徐懋庸作<打杂集>序》中明确回答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报告文学这一名称在中国的出现虽然在 30年代 ,但这一文体在此之前就已产生。从文体传承的关系和历史的发展来看 ,这种文体因素最后成为一种具有真实性、新闻性、文学政论性特性的新的独立的文体形式 ,有一个很长的过程。我国古代纪实文学可以说是今日报告文学的历史渊源。古代的许多作品虽不能冠以报告文学的名称 ,但已具备了报告文学的某种形态 ,我们称之为报告形态。从报告形态到报告文学 ,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发展、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20.
1、杂文的广与狭。广义的杂文,几乎是各种文体的综合。鲁迅曾说,杂文这种文体,“是‘古已有之’的,凡有文章,倘若分类,都有类可归,如果编年,那就只按作成的年月,不管文体,各种文体都夹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