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年来,小学作文教学始终冲不出“耗时低效”的怪圈。为此,无数专业人员和一线教师都在积极探索作文教学改革的途径,着眼于提高作文效率。在实践的基础上,我尝试让学生写“即时作文”,收到较好效果。一、“即时作文”的心理学依据作文和记忆之间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必然联系。但是,我们对作文教学的安排和要求几乎忽视了这一点。首先,尽管作文课被列入课程表,但一周仅有两节;其次,作文次数一般是每学年16次左右,平均每两周才1次;另外,语文学科每个单元结束后都安排学生进行1次写作训练,每次写作要求不同,但早已设定的作文训练要…  相似文献   

2.
“四导四有”作文教学模式,力求把作文的自主权交还给学生,使每一个教学环节都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体,让每个学生参与到作文教学的全过程中来,使他们在观察、取材、构思、成文、评价、修改诸方面得到全面的培养与发展。一、教师导“源”使学生作文言之有物要写好作文,使文章言之有物,必须有一个寻“源”取“材”的过程,这是对作文材料的搜集、感知、体验、积累、梳理的过程,是一个情感的引发、酝酿的过程。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操作,动眼观察、辨析,动脑思考、分析,甚至鼻嗅耳闻,真正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从而获得“…  相似文献   

3.
一、作文指导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思想及生活实际不同的学生 ,其思想认识、性格特点、生活阅历、观察方法、思维方式、语言习惯不尽相同 ,老师要尊重他们的实际。低年级可写一两句通顺完整的话 ,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不能要求过高 ,让连一句话还写不通顺的孩子写看图作文、观察日记 ,岂不是拔苗助长 ;中高年级也不能因为学生有了初步的说话、习作的基础 ,就详细指导。从审题到选材 ,从确立中心到列提纲 ,从材料安排到字、词、句、段的使用 ,无不面面俱到 ,一一板书 ,学生只要依葫芦画瓢 ,就能写出“像样”的作文。但这样的作文…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是由教师先命题,有些题目是反反复复写,如《一件小事》《最难忘的一件事》《我的老师》《我的家庭》等,小学就开始写,上初中又写,到了高中阶段还在写;学生都厌倦了,只有随便应付。运用“非指示性”教学模式,我们就可以改变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5.
所谓作文教学“三模式”,是指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三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即突破传统作文,倡导说写结合;设计作文环境,指导观察生活;开拓学生视野,强化课外练笔。这三种“模式”是我多年作文教学的心得与感受,其实践性很强,对学生作文的指导,确有显著功效。  相似文献   

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试用稿)在课程阶段目标中指出 :小学高段学生要“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 ,分段表述。”这一表述是对学生习作内容的具体性、表达的条理性提出的要求。而要做到“内容具体”、“分段表述” ,作文之前编写提纲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因此 ,小修版语文教材把“练习编写作文提纲”这一教学内容纳入了第10册第3单元 ,且作为此单元的一个训练重点 ,它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编写作文提纲的方法 ,达到进一步提高作文能力的目的。依据教材特点、训练要求 ,针对学…  相似文献   

7.
小学生写记叙文,一般说来比较简单,无非是这么两种:一种是记事,另一种是写人。其实,这只是一种大致的说法,表达得不够精确。因为“叙事”作文中必然要写到人,而“写人”的作文也必然要叙到事,所以准确的说法应该是:记叙文有以叙事为主的和以写人为主的两种类型。如何写以叙事为  相似文献   

8.
话题作文以其崭新的形式,独有的魅力,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学生的欢迎。它有极强的开放性,学生可以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这“三自”使学生有充分的写作自由,为学生提供了展示个性和才华的舞台。虽然如此,但从学生的写作来看,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写好话题作文不容易,尤其是文章题目不好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9.
作文教学的现状是:面对作文题目,教师从审题、选材、构思等一步步地引领着学生走——出示作文片段,师生共同斟字酌句;传授作文技巧,什么地方用比喻,什么地方用夸张,什么地方要总结一下,什么地方要发表感慨,说得明明白白……事来我写,句来我填,结果,学生不用观察,不用阅读,一样能写出“像样”的文章。这种教学方法,虽然让教师学生都感到省事省心,但营养怎样呢?要想学好作文,首先要学会勤奋,除此以外没有捷径可走。  相似文献   

10.
余梅 《教育艺术》2003,(6):40-41
中小学作文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指导、习作、批改、讲评四环节。其中最容易被忽视的是批语。我们被办公桌上一叠叠作业搞得头昏眼花,在下作文批语时,往往不经意地批几句无关痛痒的话或挥毫打个等级敷衍了事。我在长期的作文教学中,深切地感到:作文批语马虎抽象,空话大话,学生就会更马虎,甚至不屑一顾。所以批语要切中要害,点拨迷津,语言要鲜活,这样学生就会  相似文献   

11.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语文学科在各门学科中的重要地位。据近年的中考、高考试题的出题动向来看,语文试卷中的作文分值从过去的30——40分,提高到60——70分,且还有增加的可能。为此,  相似文献   

12.
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六年制从第六册到第十册共安排“练笔”16次,其中第六册四次,七至十册每册均为三次。从形式看,以记叙文为主,兼有实验记录(报告)、读后感想;从内容看,写人、记事、描景、状物,样样俱全;从序列看,有一两段话,有片断,有成篇的文章;从编排位置看,均处在一篇课文之后,需要运用课文的有关习作方法。要使“练笔”在训练学生思维和表达方面真正起到促进作用,教学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做到“短、平、快”。“练笔”前的课文为学生练笔提供了结构模式和语言范例,教师在指导学生练笔时要注意做到“短、平、快”。所谓“短…  相似文献   

13.
针对小学生的特点,我们要树立小学作文教学的新理念,借用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隋教授的观点:那就是在“小”字上做文章.在“真”字上做研究。在“趣”字上下工夫。概括起来就是要了解童心、激发童趣、培育童情、宽容童言、呵护童真。千万不要用成人的思想去代替他们的思想.用成人的语言去代替他们的语言,“把天真烂漫的儿童教成老态龙钟的学究。”  相似文献   

14.
“作文难,难作文”,这可以说是中小学生的普遍感受,也是语文教师面对的一大难题。分析其难点所在,主要有四难:一难,下笔无物,一片茫然,没什么可写;二难,语言贫乏,腹中空空,难以写生动;三难,材料取舍,难分主次,不会详略写;四难,层次结构,无法安排,不知怎么写。为了改变不乐观的“作文难,难作文”的教学现状,近年来我与广大教师朋友一样,致力于新课标新理念的学习与切磋,一直致力于新型作文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回顾教改历程,我以《小学作文训练》为本,探究并尝试着“开放式作文教学”,效果很好。现简述一二,与同行商榷。一、“开放式作文教…  相似文献   

15.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针对目前初中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偏向,作文教学十要诀从培养学生作文兴趣、激发作文动机入手,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变“被动写”为“主动写”,变“害怕写”为“喜欢写”,可以使作文真正成为学生的一种乐趣。  相似文献   

16.
作文教学方法应当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艺术。许多教师对作文教学的重要性认识很深刻,但作文教学中费心劳神却收获甚微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究其原因,仍是教学中的“沟通”与“合作”做得很不够。从教学方式上看,“我叫你怎么写你就怎么写”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习作的自主能力,很容易陷入形式主义的误区。在活动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是学习中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习作的起始“重在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和自信心”。提起作文,学生普遍的内心感受——难。如何消除孩子们习作时的畏难情绪?如何让孩子们的习作观念由“要我写”转变成“我要写”?以前,我一直很茫然。后来。在作文教学实践中采用开放式教学模式,重在激发兴趣和创设情趣,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8.
多年来 ,有关作文教学的改革一直在进行着 ,各种作文教学模式、作文评价手段应运而生。但时至今日 ,作文教学依然是语文教学改革中的“老大难”问题。要写作文 ,首先应当确定让孩子们写什么样的作文。本文作者从中美两国学生作文题目的比较中引出关于作文审美观和价值观的话题 ,读后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19.
提起作文 ,教师厌教 ,学生怕写。作文教学成了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一大障碍。为开辟以人为本的作文教学新天地 ,我县于 1998年初承担了山西省教育科研“九五”重点课题实验——“大面积提高中小学作文教学质量实验与研究”。经过几年的探索和总结 ,我们在对实验教师自创的各种教学模式综合分析、去粗取精的基础上 ,构建出一个“一、二、三、四”全程作文实验训练体系 ,即作文教学中坚持一个原则 ,做到两个并重 ,抓好三个环节 ,创新四种模式。一、坚持一个原则叶老曾说 :“实际上写作基于阅读。教师教得好 ,学生读得好 ,才写得好”。因此 ,我…  相似文献   

20.
“仿”写是中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最常见的方法之一。在作文教学中,“仿”写是一柄“双刃剑”,引导得当,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使用失策,则会禁锢学生思维,束缚学生手脚,妨碍他们写作能力的提高。因此,不少中学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将“仿”写教学束之高阁,唯恐学生“东施效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