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剑戈同志的《黄河恋红河情》日前由当代世界出版社出版发行了。陈剑戈同志在86岁高龄之际完成了记录她与两国将军洪水战斗生活的纪实传记文学作品,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我向她表示祝贺。 对洪水同志,我早就熟悉。在抗日战争中,我们都在敌后晋察冀根据地这块难忘的热土上  相似文献   

2.
黄河是一条河,是中华民族的母可;黄河是一首诗,它讴歌了我们民族光荣的历史和反抗侵略的民族精神;黄河是一首歌,是对祖国母亲的热情颂歌,是战斗的号角,是胜利的警号;《黄河》是中国近代合唱创作史上一座光辉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3.
1995年9月底,正值我国人民举国欢庆国庆知周年之际,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文化通讯部在越南联合举办了“中国文化周”。9月底的越南,秋高气爽,由文化部外联局副局长丁伟率领的中国中央歌舞团一行60人,抵达越南进行友好访问。国庆之夜,中央歌舞团在越南首都举行首场正式演出。副总理阮庆、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范世阅、文化通讯部部长陈环及三位副部长和各国驻越使节出席观看演出。贵宾对演出表现了极大兴趣。阮副总理高兴地对张青大使说:“我很喜欢看中国的文艺演出,中国的文化艺术是世界上出类拔草的。”范世阅…  相似文献   

4.
《寻根》2017,(2)
正类书的流传类书不仅在中国大量流传,在日本、韩国、越南等东亚汉字文化圈也曾广泛流传,日本、韩国、越南现存的古籍中有不少是从中国流传过去的古类书,甚至不少在中国已经失传的古类书在域外重新被发现,古代日本、韩国、越南学者依据中国类书又编纂出了不少  相似文献   

5.
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结合──选修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讲座有感陈继良我是一名西北大学化工系化学工程专业学生。一个学期以来,我报名参加了由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开设的传统文化系列讲座,聆听了各位老师对祖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讲解和剖析,深感受益匪浅。近年来改革开放、发...  相似文献   

6.
好!我赞美祖国的现在,但三倍地赞美——祖国的将来。我爱我们伟大的计划,一跨一沙绳的大步。我喜欢我们高唱着走向工作走向战斗的进行曲。我看见——在今天垃圾还腐烂的地方,在只有一片荒漠的地方,——我一眼入地一沙绳,我看见,公社的  相似文献   

7.
安德烈·马尔罗(1901—1976)是法国现代杰出作家兼国务活动家,他一生传奇式地活跃在文坛和政坛。马尔罗与中国有三大重要关系:一是使他成名的两部早年作品都以中国革命为题材;二是他晚年是外国有地位的高级知识分子中见到毛泽东主席的第一人;三是在欧美方面,他对中国的看法有一定影响力。马尔罗不是坐在书斋中一心著书的职业作家,他一生充满了冒险精神。青年时期,他在大学里研究考古学,并对东方艺术,特别是高棉艺术产生了浓厚兴趣。20年代末,马尔罗出走印度支那,参与了“青年安南”的革命活动。在远东,他曾和当时一些越南、中国、苏联的革命者有过频繁的接触。1925年至1927年,马尔罗在中国广州居留,亲眼看到了蓬勃  相似文献   

8.
由刘少奇纪念馆、陈云故居暨青浦革命历史纪念馆联合举办的“伟大的实践者,卓越的领导人——纪念刘少奇诞辰110周年生平业绩展”于10月28日在陈云故居暨青浦革命历史纪念馆开幕。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中共长沙市委领导、刘少奇纪念馆领导和刘少奇家属代表等150余人出席了开幕式。展览分“为了缔造一个新中国”、“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了建设一个好的党”、“共和国主席的风采”、“与大海同在”、“奋斗在共同的事业中”等6个部分。展出刘少奇的史料、手迹、影视资料,通过200多个珍贵的历史镜头,全面地展示了刘少奇光辉而伟大的一生。  相似文献   

9.
李家荣,男,汉族,1925年8月生,云南省巍山县南诏镇文笔村委会大树村人。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山东运城战斗、淮海战役、抗美援朝等10余场战役。退伍后因自己文化程度低,放弃了当区长,主动要求回家务农。英雄语录:“当时日本鬼子太可恶了.简直不是人。烧光、杀光、抢光,在我们的地盘上无恶不作,中国人大多恨死他们了。当然也有例外.给点好处就当汉奸。”  相似文献   

10.
过桥逛越南     
爱戴“绿帽子”的越南男人过了国界线东兴桥,走出越南芒市海关,第一眼看到的是海关外面骑在摩托车上,等着入境人接客送货的越南男人头上那一顶顶的绿帽子。越南男人爱戴“绿帽子”,着实让我们开心了一阵子。中国人皆知“绿帽子”的寓意:只有老婆与人偷情的男人,才被人耻笑为戴“绿帽子”。然而,国情不同,“绿帽子”的含意自然不同了。越南男人爱戴“绿帽子”,是有其历史原因的:一是约定俗成的习俗,据说,越南人习惯戴绿帽子,祖先也是这样;二是因为地域原因,越南位于东南亚地区印度支那半岛东部,地处热带。其国家地貌如同拉长…  相似文献   

11.
一个春雨淅沥的上午,我采访了刚从美国参加国际友人埃文斯·卡尔逊百年诞辰纪念活动归来的戏剧艺术家、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常务理事欧阳山尊。年已82岁的欧阳老精神矍铄,思路清晰,他兴致勃勃地向我介绍了他从事文化艺术工作的过程,介绍了当年毛主席、周总理的教导和关怀给他的鼓舞,介绍了他和他的战友们与美国友人的战斗友谊,以及这些年采他所参写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欧阳老学生时代就热衷于戏剧艺术,“九·一八”事变后参加了左翼戏剧活动,后来到延安,导演过许多反映敌后斗争生活的剧作。新中国成立后,他参加了创建北京人民艺…  相似文献   

12.
2006年2月15-22日,“中国化周”在越南举办。笔随团目睹了“中国化周”盛况,深切感受到中国化在越南的影响和中越两国人民之间的深厚友谊。[编按]  相似文献   

13.
冯立 《华夏文化》2002,(2):55-57
我国民主革命的先驱,爱国诗人,烁今震古的书法艺术大师于右任先生,一生经历了中国历史上最为复杂的社会大变革时期,从封建帝制的被推翻,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他都勇敢地站在民族斗争、阶级斗争的大风浪之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祖国的社会进步,付出了毕生精力。特别是自从同盟会完成辛亥革命后,在国共合作期间,他呼吁:“在此革命期间,应断然合为一家”,“合则两益,离则两损”。这种思想直到抗战后,国共两党再次合作,他都明确予以支持.实在令人钦佩。在书法的革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越南驻华使馆在中越文化交流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举办的各类文化活动日益受到中国广大的越南文化爱好者们的欢迎和喜爱。本刊为此专访越南驻华使馆文化处的文化随员欧越兴先生,请他介绍使馆近年来开展的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以及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15.
文山州民族歌舞团成立于1959年,由壮、苗、彝、瑶。傣、白、纳西、布依、满、蒙、汉等民族艺术家组成。创作演出了《铜鼓舞》。中型乐舞(鼓魂》、民族民间系列歌舞(七乡风彩》等一批优秀的民族歌舞作品,培养了一批艺术人才。曾多次参加全国、省及文艺比赛和调演,多次获得奖励。1992年参加第三届中国艺术节演出,1993年、1995年两度应邀赴越南访演,部分艺术家曾应邀到日本、美国演出。向您介绍: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歌舞团  相似文献   

16.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中国对外化交流协会于1999年9月7日在北京举办了《海外华人歌唱家颂祖国音乐会》,邀请了曾在国际音乐比赛中获奖,为祖国赢得荣誉,至今仍然活跃在国际音乐舞台上的名华人歌唱家胡小平、梁宁、汪燕燕、杜吉刚、莫华伦、蔡大生等回国演出,  相似文献   

17.
1999年12月1日,在摩洛哥的马拉喀举行的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3次会议上,越南中部广南省的会安和美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至此,越南已经有顺化、下龙湾、会安、美山等4处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会安位于越南中部,属广南省,距越南中部最大的城市岘港市30公里。会安城建于秋盆河北岸,临近大门河口,商船进出很方便。越南的许多产品通过秋盆河、永奠河、巴冉河、长江(越南中部的一条运河)运到大门河口,再转运到会安。古时候,会安被称为“大占海口”。中国、日本、南洋的商船经常进出会安港。到了15世纪,荷兰人、葡萄牙人、英国人也来到会安经商。在17世纪,会安已经是一个繁华的商港,一个国际馆里分别供奉着妈祖、关公、伏波将军等,终年香火缭绕。在会安,中国式的建筑到处可见,而且保存得很完整,既没有受到战争的破坏,也没有因修建高楼大厦而拆迁。现今完好保存下来的会安许多古建筑、古街道,体现了中国、日本、越南文化与建筑风格的有机结合。街道的布局、建筑的式样,既展现了中华建筑的古朴和优雅,又融入了当地人的自然审美观和生活情趣。游客在这里既能欣赏到古老的文化传统,又能感受到浓郁的地域气息。古老的会安不仅经历...  相似文献   

18.
当代已故著名书画家邵宇先生,曾任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总编辑、中国美术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等职。他于“九·一八”事变后离开故乡辽宁,于1936年参加了革命工作,辗转于大江南北,在长达半个世纪的革命生涯中,  相似文献   

19.
近访凌青     
近访凌青□虹霓“鸦片一日不禁,本大臣一日不离开虎门。”此话虽说是出自民族英雄林则徐之口,然而就在香港回归祖国指日可待的今天,当他的五世孙凌青重提此话时,声音仍是那样铿锵有力。投身革命,改名凌青1923年4月的一天,北京,中国末代翰林林步随的家中,喜添...  相似文献   

20.
文昌帝君是道教中掌管功名利禄的神祇,自宋代以来就受到中国民众的普遍奉祀。托名文昌帝君降笔和讲述文昌帝君身世的文昌经籍,也随着文昌帝君信仰的流行而逐渐流传开来。其影响不仅在中国,而且远播海外,越南便是文昌经籍流传的重要地区。本文通过对越南现存文昌经籍的分类研究,发现古代越南不仅重新刊印了大量中国文昌经籍,而且还将一些经籍翻译成喃文在普通民众中传播。同时,越南士人还通过扶乩的方式,制作了一批托名文帝降笔的劝诫文。文昌经籍在越南流传的原因则很大程度上在于古代越南士人多受儒家文化熏陶,他们认为文昌帝君的教谕与儒家"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规范一致,有助于辅助儒学的教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