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1924年10月的广州商团叛乱,是帝国主义勾结中国封建买办势力,妄图推翻以孙中山为首的广东革命政府,破坏中国革命的严重反革命事件。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左派和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持下,平定商团叛乱,是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的一项重大决策。 1924年国民党改组后,由于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工农革命群众运动的发展,使广东成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根据地和全国反帝反封建的中心。帝国主义和中国的封建买办势力为了破  相似文献   

2.
一自从一九二三年中国共产党帮助孙中山改组中国国民党,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群众革命运动开始高涨起来,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革命的无耻干涉就更加露骨了。一九二四年八月的“广州商团事件”,就是帝国主义阴谋干涉中国革命的事件,孙中山曾经揭露说:“前几个月某国人(指英国人)在香港的言论……要商团打政府,说商团如果不打政府,政府便马上实行共产。最近更助陈廉伯在香港发行两百万元的债票,由他们的银行担保。”“这两年来有几个英国人不喜欢国民党,不喜欢国民党的政府发展,更煽动陈廉伯运动商团全体,在广州内部反对国民党政府。……因为他(陈廉伯)做汇丰银行的买办,所以那几位反对国民党的英国人便认识他,便日日运动他反对政府说:如果你能够运动商团,反对政府,我们英国人便帮助你组织商人政府,你陈廉伯便是中国的华盛顿。……  相似文献   

3.
从平定商团叛乱事件看孙中山民族革命思想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九二四年十月十四日,广州商团军连夜发动武装叛乱,开枪进攻广州革命政府,形势十分紧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群众的支持下,孙中山当机立断,命令国民革命军坚决镇压.翌晨,这场由英帝国主义的走狗陈廉伯策动的反革命叛乱被平定了,削平了广东革命根据地的一大隐患,解除了北伐的后顾之忧,这是孙中山革命经历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场胜利的斗争.  相似文献   

4.
1924年5月蒋介石接任黄埔军校校长。为建立革命军队培养骨干力量,在平定商团叛乱,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在此期间,蒋介石具有致力于国民革命进步的一面,但对联俄联共持中间立场,他是由一个以"左派"面目出现的"中派"。随着矛盾的加剧,蒋介石由中派向右派转化,导致了"中山舰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一孙中山北上前后的广东形势 1925年的广东战争主要包括第一次东征陈炯明的战争、平定杨刘的战争、第二次东征和南征的战争。经过这几次战争,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促进了广东革命政权的军政、民政、财政的统一,为未来的北伐战争奠定了基础。因此,这几次战争表现了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事件。如所周知,1924年十月,镇压商团的叛乱,初步稳定了广州革命政权。是年冬季,中国共产党为了展  相似文献   

6.
鲍罗廷于1923年来到中国,1927年回国。他作为苏联在中国的首席政治顾问,曾为中国革命作出巨大的贡献。他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促成了国共合作;帮助孙中山建立了强有力的北伐军,先后取得镇压“商团叛乱”、东征、南征的胜利;促进了民众运动的发展。但他在大革命危机之时再三妥协退让,牺牲共产党的利益来维护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的进行,给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7.
一九二四年八月——十月发生的广东商团叛乱,是大革命时期的重大事件之一,是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反帝反封建统一战线形成后,帝国主义、买办分子、封建军阀和国民党右派勾结一起向革命力量发动的第一次进攻.从而引起了“广东革命派与反革命派的大激战”.本文拟就广东商团叛乱发生的过程、性质和作为当时国民革命的领袖——孙中山在平定商团叛乱中的斗争做一些探讨,以就教于同志们.  相似文献   

8.
康熙十二年(1673年),平西王吴三桂举兵反清,随后靖南王耿精忠、平南王尚可喜之子尚之信等起兵响应,史称“三藩之乱”。不言而喻,历史早已将这次事件定性为“叛乱”,后世治史者亦多沿袭陈说,遂使吴三桂被长期钉在耻辱柱上。笔者以为,这场对清朝统治者来说是一次叛乱的斗争,具有反抗民族压迫、维护民族平等的性质,具有恢复明朝社稷、实建汉家天下的企图。此非故作危言,但书一得之见。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工业化成为中国经济史研究的新课题,同时,也为中国经济史研究引入了新的视角。大陆学界对此给予高度关注,发表了大量论著,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当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文拟从整体性研究、区域研究、中西比较研究、思想研究及行业研究等方面,对近20年来大陆学界有关中国近代工业化的研究成果作一评述。  相似文献   

10.
1924年广东商团与广东革命政府关系之嬗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2 4年 ,广东商团与广东革命政府关系由恶化走向武装对抗。二者关系恶化的原因主要来自于广东社会内部 ,即广东革命政府加重税收。商团拒绝纳入革命政府体系 ,是导致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政府决定消灭这支异己势力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1.
以往中国大陆学界普遍将第三次反共摩擦描述为国民党的反共舆论准备——反共军事行动——共产党的舆论反击——第三次反共摩擦被制止的线性过程。而笔者的研究表明,《中国之命运》的出版与第三次反共摩擦并没有必然联系,第三次反共摩擦是由共产国际解散这一突发性事件诱发的。并且在该事件中国民党由于错误地估计了形势,导致其对共政策严重脱离实际,最终陷入政治解决不成,武力解决不能的尴尬境地。  相似文献   

12.
以往中国大陆学界普遍将第三次反共摩擦描述为国民党的反共舆论准备--反共军事行动--共产党的舆论反击--第三次反共摩擦被制止的线性过程.而笔者的研究表明,<中国之命运>的出版与第三次反共摩擦并没有必然联系,第三次反共摩擦是由共产国际解散这一突发性事件诱发的.并且在该事件中国民党由于错误地估计了形势,导致其对共政策严重脱离实际,最终陷入政治解决不成,武力解决不能的尴尬境地.  相似文献   

13.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革命,它结束了延续数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翻开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这场伟大的变革为什么会发生?导致这场革命爆发的推动力有那些?数十年来很多学者和历史爱好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找到了诸多导致辛亥革命爆发的因素。本文在学界前辈研究的基础上,从晚清回国留学生对辛亥革命的贡献角度来探讨一下导致这场革命爆发的另一原因。  相似文献   

14.
1896年的伦敦蒙难事件是孙中山人生历程和中国革命发展的关键节点,1897年出版的Kidnapped in London一书是孙氏对事件经过的自述。1912年,甘作霖将该书译作"伦敦被难记",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百年之后,庾燕卿、戴桢二人重新校译英文原版,以"伦敦蒙难记——我被伦敦中国公使馆拘押和释放的经历"为名出版。笔者从Kidnapped in London新旧版本对比入手,浅析伦敦蒙难事件的影响以及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15.
赵铁锌  李小 《河西学院学报》2010,26(4):90-92,105
"革命"活跃在中国大陆80多年,红极一时。到了上世纪80年代以后,"革命"一词却逐渐消失,而被"改革"之类的词语取而代之。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回顾"革命"的历史,重点考察分析其变化的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16.
1936年12月12日,国民党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并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协助下和平解决的西安事变,几乎搅动了整个中国,被公认为中国现代史上左右中国命运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学界的前人专家学者对此事件进行了精辟、深入的研究,本人在本文结合史料对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地位浅谈一二。  相似文献   

17.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问题的研究,愈来愈受到国际共运史学界和中共党史学界的重视,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推出。由中央党史研究室、全国中共党史研究会主持的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的全国性学术讨论会迄今已举行了五次,最近一次是今年六月底至七月初在长春市与东北师范大学联合组织的。现在,对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的分期研究已进展到抗日战争时期。现将学术界对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研究中的若干问题简介如下。 一、关于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国际、苏联与中国革命的关系的总体评价。 权威人士认为:对共产国际和苏联同中国抗日战争的关系,可以分为全国抗日战争的准备时期(从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  相似文献   

18.
商团是近代中国商号的社会团体组织之一。近代中国东北商号遍及各省市乡镇,规模宏大,然而,中国东北地区战事频仍、匪徒横行、盗贼猖獗,严重影响中国东北商人对商号的经营,因而各地商会纷纷建立商团,并对商团进行了完善的管理,使商团完成了其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9.
定性研究方法评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定义英文中“qualitativeresearch”在中国大陆被译为“定性研究”,在台湾、香港、新加坡等地被译为“质的研究”。如果望文生义的话,此类研究似乎是对社会现象“性”“质”的研究,而与此不同的另一种方法“定量研究”或  相似文献   

20.
近百年来学术界对“小说界革命”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从“小说界革命”是否是一场革命、梁启超对中国古典小说的态度、梁启超倡导的政治小说、“小说界革命”理论及其特点和影响等方面看,学界在纵向研究上取得显成果的同时存在成果差异,横向研究上则既有不足也有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