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胡敏 《教师》2019,(13):91-92
有着百年历史的越剧是中国第二大剧种,是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如今,中国传统的戏曲艺术已经受到流行文化的极大冲击,正一步步走向衰落,为扎实开展“越剧进课堂”并有效传承越剧艺术,音乐教师在音乐课堂中可通过“望”“闻”“问”“切”等教学策略让学生更直接、更具体地去接受越剧文化,感受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进而继承和振兴戏曲事业,培养新一代的越剧爱好者和欣赏者。  相似文献   

2.
文化传统是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对现实社会仍产生巨大影响的文化特质或文化模式,它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历史相似或历史延续性质。一般说来,民族文化传统与“文化传统”和“民族传统”在某种程度上是等概念。因为文化具有民族性,所以,说“民族传统”,就是指该民族的文化传统;说“文化传统”,也往往是就一个具体的民族而言犤1犦。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是两个互相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传统文化是外在的一些客观东西,如器物、典章、制度等,而文化传统却是一种内在于心的东西,如人的精神、心态,或者说是传统文化作用于人们心理并影响其文化行为…  相似文献   

3.
通过音乐教育培育民族精神,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可以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其音乐鉴赏力以及艺术审美能力;通过领悟音乐作品中对祖国山河、人民、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赞美和歌颂,可以培育学生民族精神;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4.
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优秀的、各具特色的民族体育文化.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人类的一种文化创造,它包括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民族传统体育和我国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紧密相关,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精神,对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应结合本地、本民族和本校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营造良好的校内外音乐环境,丰富具有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特色的教学内容”。我校是一所城区学校,大多数的孩子讲的是普通话,对于方言演唱的海门山歌了解不多,对于“断层”的音乐文化,他们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为了唤醒他们心底的情感基础,  相似文献   

6.
佤族节日文化保护与开发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节日文化,是人类历史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伦理道德和文化的传承以及民族精神的凝聚与旅游开发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独特功能。佤族是我国云南省内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古朴、丰富、特色浓郁的节日文化,至今仍部分保留着“人类历史活化石”的特色风采。对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深入研究,给予科学地保护、传承和开发,对继承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是必要和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7.
音乐教学是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一个主要途径。在音乐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同时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而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有效地传承和弘扬。文章从教师水平提升、教材挖掘、实践落实、民族音乐运用等方面分析了如何才能够更好地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有效地渗透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8.
民族文化不仅是该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形成的经验和民族智慧,也是一个民族精神的根。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决议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要求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藏族传统文化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前言:文化是民族发展的核心力量,国民的文化程度越高,国家的综合实力越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在一代代的传承下进行发展延续,其包含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文化习俗、历史传统、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等,能够展现出中国的特征,是我国在国际发展的重要标志。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国民、社会、国家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其是我国民族精神的灵魂,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担负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因此,大学生  相似文献   

10.
民族声乐教学是高校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内容,民族声乐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素养,并且能够促使我国优秀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我国经济呈现全球化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国与国间的文化交流也逐渐频繁外来音乐文化冲击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学生崇洋媚外喜欢流行音乐,导致民族音乐处于被忽视状态。所以本文在此背景下,简要分析当前我国民族声乐教学现状,并针对声乐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予以有效改进,提出具体的创新教学策略,希冀有效传承并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切实提高民族声乐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靳埭强先生为靳与刘形象设计顾问公司设计的公司标志采用传统吉祥图案"方胜"和"盘长"为原形,完美诠释了传统美学观点中"形"与"神"的观点,创作出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标志设计作品。传统美学观点中"形"与"神"的观点所表达是一种外在与内涵的关系,对现代标志设计有着相当大的指导作用,这不仅仅是一种设计上的需要,更是一种对民族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一个非常注重音乐养生的国度,经典著作《吕氏春秋》、《黄帝内经》等对此都有过很多深入的探讨。中国古代音乐养生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调"情"养生、调"气"养生及调"神"养生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六月六”是黔南布依族的传统节日,具有祭祀文化、歌文化、酒文化、糯食文化、工艺文化、敬老文化等鲜明的文化特征.对布依族节日文化进行研究、保护和传承,是一项有利于布依族文化传承、布依族民族精神弘扬的极具社会意义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为了使鲁迅研究更加直面现实,有必要倡导“为人生”的鲁迅研究,即充分认识鲁迅的文化资源价值,面向中国当下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提出的问题,展开鲁迅研究。从思想文化层面来说,我们还处在“五四”时代,还处在鲁迅时代,“民主和科学”依然是我们时代的旗帜,我们更需要鲁迅。具体地说,鲁迅与大学文化精神,鲁迅的“民魂”思想,鲁迅的知识分子观,鲁迅基于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和谐文化资源,鲁迅反对文化保守主义的斗争经验等,都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方向。  相似文献   

15.
钢琴独奏曲《二泉映月》是我国众多钢琴改编曲中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它浸透着原二胡曲作者阿炳与改编者储望华的心血与智慧。该曲风格含蓄凄美,意境深远,柔美宛转,具备较强的民族艺术特征。钢琴曲《二泉映月》的民族音乐创作原则在于弱化西洋和声功能性,和弦更加丰富,采用民族旋法结构,布局更加合理,模仿民族乐器音色,情感更加奔放。《二泉映月》充分借鉴了中外音乐理念,展现出浓郁的民族特色,其民族特色表现在中西合璧,多声交响,线性旋律,五声调式,变奏曲式,意境优美。相信通过本研究能为钢琴独奏曲的研究提供一些理论依据,不断推动我国钢琴独奏曲的理论研究的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6.
《十部乐》植根于中原传统乐舞,广采博纳中外乐舞精华而成,是唐代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丰富多彩,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汲取新养分以丰富其乐舞,使各部乐舞内涵得以扩大,这对唐代音乐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不仅丰富了唐代乐曲内容,而且还促进了唐代乐器间的交融,成为唐代音乐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7.
教师专业精神是教师在信念上、追求上充分表现出来的风范与活力,具有服务性、专门性、长期性、创新性、自律性等多方面特征,对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和意义。“80后”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新生力量,在“80后”教师专业精神和行为现状遭到社会质疑时,如何加强“80后”青年教师专业精神建设,就成为一个全新而重要的课题。必须采取弘扬传统、恪守底线、榜样导向、因势利导、人文关怀等策略,方能强化“80后”教师的专业责任精神、专业道德精神、专业进取精神、专业创新精神,以及优化专业精神环境,从而加快“80后”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8.
刘天华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立志改进我国民族音乐。主张“一方面采用东国固有的精粹,一方面容纳外来的潮流,从东西的调和与合作之中,打出一条新路来”。开创了二胡、琵琶乐曲的新路,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气派,一扫某些外国人说中国民族音乐皆萎靡不振之陈见。在民族音乐领域,“复古”和“崇洋”都是极端的、片面的思想,但这两种思想都很容易产生,并成为民族音乐发展道路上的障碍。刘天华先生的努力,开辟了民族音乐崭新的天地,为我们指出了民族音乐研究和发展的方向。在世界经济文化蓬勃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弘扬刘天华先生的精神,开拓进取,积极创新,使民族音乐这颗明珠更加璀灿夺目,光芒永放。  相似文献   

19.
民间叙事是以民间立场为主导的,能体现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或自由自在的民间精神,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叙事方式。民间叙事是与庙堂叙事、知识分子叙事相对的一种叙事,既包括日常叙事,也包括艺术叙事,但一般主要考察艺术叙事。《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的诗意叙事主要体现在寄情于景及对鄂温克族民间文化的描述。这种诗意叙事从本质上是一种民间叙事。作者通过朴素的文字来表达传神的生活以及生活中的诗意,达到了朴素而幽远的文学境界,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体现了民间叙事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初的中国大陆和港台流行音乐发展不约而同地呈现出一种“传统化”的趋势.即关注中国和被中国广泛接受的西方传统文化,并将其注入流行音乐的创作中。文章选取中国台湾地区有代表性的周杰伦、林俊杰、S.H.E组合和中国大陆的张靓颖,以他们的代表作品为切入点分析他们的音乐风格.进而分析产生这一“传统化”趋势的原因,同时得出结论:流行音乐将不断挖掘中外传统文化,多种曲风将不断融合并最终形成具有中国传统化特色的流行音乐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