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立志做一个性格坚强的人。3.认识11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教学重、难点:理解表现刘伯承为"军神"的重点语句,体会刘伯承坚强的意志。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直奔中心,突破全文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  相似文献   

2.
【教学流程】一、揭题激趣1.分步板书课题: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教师板书"狼"字)看到这个字你又想到了哪些词语?(教师板书"鹿"字)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狼和鹿"的故事,齐读课题。  相似文献   

3.
一、深入文本,切身感受军神毅力 1.通过初读课文,我们了解到沃克医生已经知道刘伯承是一位军人,但他和一般的军人又有不同,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2~5自然段,找一找哪些地方是一般的军人做不到的,而他做到了? 2.刘伯承为什么不用麻药?他是怎么想的呢?(出示:刘伯承想:"为了,为了____,我不能用麻醉药.") 3.沃克医生愣住了,问道:"你,你能忍受得了吗?"刘伯承的回答只有一个字——"能",从这平静、简短的回答中,你们体会到了怎样的不简单? 4.(映示:年轻人一声不吭,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色床单,汗如雨下.手术结束,崭新的床单竟被抓破了.)读这段话你第一感觉是什么?用一个词概括就是——疼,这是怎样的疼呢?(锥心疼、撕心裂肺、肝肠寸断等)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1.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沃克医生把刘伯承称为“军神”的原因。3.了解课文通过对沃克医生和刘伯承的神态、动作和语言的描写来突出刘伯承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并且通过读表现出来。4.能运用所学的方法进行仿写迁移练习。教学重、难点1.理解把刘伯承称为“军神”的原因。2.朗读人物的对话,感受“军神”的精神。教学过程一、引入问题情境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阅读对课文的内容有了初步了解,课上同学们提出了一些问题,有些我们运用课前搜集的资料,通过读书、讨论已经当堂解决了。还有些我们感到当堂还不能很好地解决,…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3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能够正确读写部分词语。2.练习用较快的速度朗读、默读课文,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深入体会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和坚强的毅力。教学重点和难点:抓住重点词句,品词析句,体会刘伯承坚强如铁、意志如钢的品质。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整体把握1.从课题《军神》入手,引入课文的学习。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师生交流有关刘伯承的资料,以形成对刘伯承的初步印象。3.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文章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画出沃克医生称赞刘伯承是“军神”的句子。(1…  相似文献   

6.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活动引入,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少年雏鹰争章”活动有哪些章吗?你得过什么章?生:活动有礼貌章、安全章……我得过文明章、阅读章……师:你真棒!你真了不起!……大家看,这是什么章?(出示课件:“信用章”图片)怎样才能得到“信用章”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八课《讲信用》。(板书课题)2.看课题质疑,探究学习方法师: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生1:什么是讲信用?生2:为什么要讲信用?生3:怎样做到讲信用?生4:讲信用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那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生1:读课…  相似文献   

7.
正一、复习导入1.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9课《海伦·凯勒》。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海伦的哪些事?2.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让我们一起走近海伦,了解海伦。二、精读品味1.轻声读第1自然段,从中你了解到海伦是个什么样的人?(板书:双目失明、双耳失聪)2.那么她盲到什么程度,聋到什么程度呢?(出示句子:(1)她面对着的是黑暗和沉寂。(2)她面对着的是无  相似文献   

8.
第一板块:感受黄河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黄河给大家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板书:黄河) 2.学生交流,教师小结:我们可以用文中这样几个词语进行概括——(出示词语)黄河滚滚激流汹涌万马奔腾波浪滔滔惊涛骇浪浊浪排空3.大声地读读这些词语,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又仿佛听到了什么?  相似文献   

9.
<正>一、谈话导入,提示课题同学们,我们第二单元课文学的都是有关规则的文章,"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今天,我们继续围绕规则这一个话题,学习一个与规则有关的故事。板书课题:《美丽的规则》1.读题2.问:什么是规则?3.引导质疑:读了这个题目,你想提什么问题呢?(1)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文中的"规则"指的是什么规则?(3)为什么说这规则是美丽的?……二、自主探究,读懂课文(一)初读课文,了解"美丽的规则"  相似文献   

10.
一、导入新课 ,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 :同学们 ,我们的大自然可神奇啦。你们看 ,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贴图 :桃花、荷花、菊花、梅花 )你认识它们吗 ?知道它们是在什么季节开放的吗 ?(板书 :春、夏、秋、冬 )2 .揭示课题 :春、夏、秋、冬就构成了一年的四季。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四季的优美的诗歌。 (板书 :四季的脚步 )齐读课题。3.大自然除了给我们带来了美丽的花朵 ,还带来了哪些奇妙的景象呢 ?我们一块儿伴随着四季的脚步去看看吧。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1.你们听…… (教师配乐朗读 )。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2 .大自然…  相似文献   

11.
一、激趣导入 ,拟订目标师 :同学们 ,通过昨天的阅读 ,你知道了什么?生1:我知道了刘伯承是一个很勇敢的人。生2:我知道了刘伯承是川东支队的将领。师 :今天的学习会让你对刘伯承有更深的了解。让我们来关注一段他年轻时代的经历。(教师播放课件 ,学生观看。课件内容 :主要介绍刘伯承青年时代的经历 ,特别是他被称为“军神”的一段往事。)师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具体了解这个曾发生在刘伯承身上的震憾人心的故事。如果你愿意 ,请举起你的手 ,让我们怀着敬佩之情 ,一起写下课题。师 :在上节课的阅读中 ,很多同学已经被课文中的人物深深打动了 …  相似文献   

12.
王惠英 《新教师》2022,(4):91-92
[教学目标] 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的关键句段. 2.理解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通过课文中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过程. 3.学习刘伯承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立志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相似文献   

13.
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初见"奇才"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王勃是个什么样的人?2.课文中都督是如何评价王勃的呢?(相机板书:真是奇才)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奇才"?这样的人多吗?过渡:都督是在什么情况下发出这种赞叹的呢?请快速  相似文献   

14.
第二课时一、激趣,整体感知1.设问导入(1)同学们,你们看,他是谁?(课件1)马良还有个名字叫什么?(引出“神笔”)马良的笔神在哪儿?马良用他的神笔都为谁画呢?(2)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假如》这首诗中有一个小姐姐(课件2),她非常想拥有一支像马良那样的神笔。那么,她有了神笔了吗?她会用神笔给谁画?画什么呢?(板书)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假如》。2.通读全文(1)自由轻声地读这首诗,边读边想:小姐姐想用神笔给谁画?画什么?(2)教师引读: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给谁画?画什么?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还要给谁画?画什么?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  相似文献   

15.
一、读题质疑1.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个"小动物过冬"的故事,好吗?(板书课题)2.谁来把这个故事的题目读一读?3.读了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质疑,如有哪些小动物,它们什么时候开始过冬的,用什么方式过冬,到什么时候结束的……)  相似文献   

16.
正一、整体回顾,质疑了解内容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7课——(生读课题)2.这句话是谁说的?汤姆爸爸在说这句话之前课文写了什么?在说这句话之后,课文又写了什么?(板书:钓鱼、放鱼)3.昨天我们已经学了钓鱼这一部分,重点研究了两个句子。(出示句子)一起读一读,从朗读中你感受到汤姆怎样的心情?(板书:惊喜)汤姆惊喜地钓到了一条从未见过的大鲈鱼,可又把它给放了,这一"钓"一"放"真有意思,把这两个词放到一起,你们有什么问题吗?(钓  相似文献   

17.
苏教版小语第五册《军神》一课,写了年轻军人刘伯承负伤后,坚持不用麻醉药,忍受巨大疼痛接受手术治疗的故事,表现了“军神”刘伯承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教学时,我紧扣课题《军神》,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从而深入地感受课文内容。一、圈圈画画,发现其“神”教学本课时,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沃克医生称赞刘伯承的一句话。学生读完之后,马上找到了这句话:沃克医生不禁失声喊道:“了不起!你是一  相似文献   

18.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2页例1及随后的"练一练"第2题,第36页练习第1题及"你搭我找"的游戏。一、谈话导入,引发思考师:今天我们来学习"观察物体",看到这个课题,你想了解什么?生1:观察什么?(板书:什么?)生2:怎样观察?(板书:怎样?)生3:为什么要学习观察物体?(板书:为什么?)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2~3页。【教学过程】一、数学味导入师:(在黑板上板书"2")它可以表示什么意思?生:2个苹果,2本书。师:(接着板书"3")看到2、3这两个数除了表示数量还可以表示什么意思?生:第2小组第3个人。师:对,还可以表示位置(板书"确定位置"),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确定位置"。二、引导式探究1.规范。师:我们班的第2小组第3个同学是谁?生1:李君生2:王铭。师:为什么是两个人?生:因为有的同学是从教室左边开始数的,而有些同学是从教室右边开始数的。师:那我们这样从左往右  相似文献   

20.
1.激发兴趣,创设良好的探究氛围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可以是教师动情的描述,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也可以利用其他的方式。例如,执教《军神》一课时,教师先让学生课前查阅有关神的资料,然后在课上进行交流,学生对“神”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这时再板书“军神”,学生在大脑中立即形成强烈的反差,有的学生马上问道:“军神是指刘伯承,他是人,可为什么叫他‘军神’?”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探究的兴趣立即被激发起来了。此时,学生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探究兴趣,在这样的心态和环境下学习,学生怎能不兴趣盎然呢?2.抓住时机,诱发学生提出问题学习一篇课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