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红军四渡赤水胜利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军长征时期,蒋介石为了达到在川、黔、滇边境围歼红军的战略目的,纠合了川、黔、滇、桂、湘等省的军阀部队连同“中央军”薛岳所部,以绝对优势的兵力),对红军进行围追堵截。但是,毛泽东等领导人,率领红军取得四渡赤水的胜刊,冲破了敌人的重围,并迅速扭转了长征初期的被动局面,夺取了战略转移的主动权,取得了渡江北上的决定性的胜利。然而,在敌强我弱、敌我力量十分悬殊的情况下红军为什么能取得四渡赤水的胜利呢?本文对这一问题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2.
张学良曾经产生过一个疑问:长征那么艰苦,红军为什么没有被拖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当时在西安的张学良曾产生了一个疑问:长征这么艰苦,爬雪山,过草地,饥无食,寒无衣,任什么军队都会拖垮了,为什么红军没有垮。战斗力仍那么强,东北军几次进攻都吃了败仗?后来他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开始了接触,对红军逐步有所了解。这支队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打不烂,拖不垮,坚韧不拔,英勇无敌,是它的性质决定的。人民军队爱人民,人民拥戴自己的军队。有关长征的历史档案材料,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在给养、补给十分困难,极易发生侵犯群众利益的情况下,红军采…  相似文献   

3.
红军南下行动是长征过程之中的一次重大曲折,它同红四方面等主要领导人张国焘的分裂主义错误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南下行动在根本性质上属于党内矛盾范畴,南下红军仍然是党领导下的一支人民军队;南下行动对于党中央选择落脚陕北和长征的胜利完成,对于党中央创建西北革命大本营的开拓性工作,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长征之所以进行,是因为以王明为代表的极"左"路线导致中央苏区出现了重大损失,它本身是一种被迫的行动,它标志着在中国革命道路上极"左"模式的失败.长征中让毛泽东重新回到领导岗位,实际上是选择了毛泽东正确的军事路线和领导方式.长征初期的被动局面和遵义会议后红军在毛泽东指挥下始终掌握长征主动权相对照,直接验证了红军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标志着红军找到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并取得了成功.这条正确道路本身体现了求真务实精神,表明红军终于克服了单纯学习和机械运用的阶段,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成熟阶段,从而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全面抗战爆发前后,为打破国民党长期对中共施行的新闻封锁政策,改变红军长征真相难以展现于国内外新闻媒体的状况,同时为宣传全民族抗日救亡运动,适应民众对中共领导的军队成为民族抗战重要力量的心理需求,中共在法国出版发行的<救国时报>积极报道、宣传红军长征,较为全面、真实地反映了红军长征的英勇事迹和中共领导的革命斗争的情形.这种报道和宣传打破了国民党对中共的新闻封锁,扩大了红军及其领导人的影响,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以民族救亡为己任,有能力成为"抗日的先锋、救国的主力"的积极形象,进一步扩大了中共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为全民族抗战起了凝聚力量、鼓舞人心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关志超  仲彬 《文教资料》2007,(35):93-94,162
随着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步伐的加快,中国共产党及其军队为抵抗侵略,在长征途中积极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战线的形成中,中国共产党和红军重要领导人毛泽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近十年来红军长征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十年来,红军长征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发表出版了大量的论文、专著、研究资料。在长征的原因、准备及落脚点的选择、长征中的重要战役、长征中的重要会议、长征中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党和红军主要人物对红军长征胜利的贡献等方面,研究获得了较大的进展。今后仍需要进一步深化、加强、拓展红军长征研究。  相似文献   

8.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扭转了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创造了人类军事史上的伟大奇迹。三位美国记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分别以自己的作品,真实、客观地报道了这一伟大事件。继斯诺的《西行漫记》首次报道红军长征,刻画了中共革命领导人之后;史沫特莱通过朱德传的写作,再现了长征的艰难、险阻与胜利。1983年,索尔兹伯里的《长征———闻所未闻的故事》,以恢宏的场面,悲壮的诗情,描写了长征的雄伟与瑰丽。这几部报告文学,树立了长征的历史丰碑,成为中国青年一代学习长征精神的珍贵教材。  相似文献   

9.
红军长征是中国现代史上惊天动地的重大事件和“人类历史上的奇迹”。该文以长征红军在四川藏区的事迹为例,论述了共产党和红军在民族地区的民族团结工作,以及少数民族在人力、物力等多方面对长征红军的积极援助,说明红军长征的胜利,不但是共产党民族统战政策的成功,也是包括四川藏区各族民众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热情支援、共同奋斗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今年10月是红军长征三大主力胜利会师60周年.毛泽东曾经说过:“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长征虽然已过去了60年,但长征这部壮丽的史诗,依然闪耀着夺目的光辉,红军战士们的百折不回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仍然是激励我们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强大的动力.红四方面军长征的第一站就是绵阳市境内,至今在江油、梓潼、平武、北川等县,仍然留下了许多红军石刻标语,流传着许多红军的动人故事.那么,红军长征在绵阳市内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战斗呢?  相似文献   

11.
云南是红军长征经过的重要省区之一,红军长征过云南在长征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本文认真分析和总结了红军通过云南的主要原因,这对于我们今天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红军长征是党史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通过爬梳红军长征期间特别是在贵州的文献资料及现存的革命遗迹,并借鉴吸收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对红军长征中的宣传工作的有关方面进行了探讨和考证。分析了红军长征中对宣传工作的重视、结合各种形式的标语、歌谣、布告以及大量实际行动的证明指出了红军宣传工作内容和形式的丰富多彩,同时分析指出,红军的宣传工作客观上宣传和扩大了红军,振奋了军心,鼓舞了士气。  相似文献   

13.
长征中长汀籍军医——共和国将军傅连暲、涂通今、叶青山为红军长征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因陋就简、救死扶伤,保存红军有生力量;发挥中医药优势,探索中西医结合,培养红军医疗队伍;积极宣传党和红军的政策方针,艰苦奋斗、百折不挠,体现了可贵的长征精神、红医精神。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福建妇女在红军主力转移的准备阶段、长征途中、主力长征后的游击战阶段所作的伟大贡献,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我们用各种方式纪念红军长征的胜利,既是为了缅怀红军的光辉业绩,也是为了记取长征的历史经验,把长征精神一代一代地传下去,奋发图强,开拓前进,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长征道路上不断夺取新的胜利。  相似文献   

16.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7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将士完成了震惊世界的长征,开辟了中国革命继往开来的光明道路,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前进的重要基础。这一伟大历史事件,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骄傲,是人民军队的光荣,是中华民族的自豪。我们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就是要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奋勇前进。在这里,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所有参加过红军长征和为红军长征胜利作出贡献的老战士、老同志,向当年支援红军长征的各族人民特别是各革命根据地人民,致以诚挚…  相似文献   

17.
红军长征,是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宣言书。”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的一次重要转折,对中国革命的胜利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一名青少年学生,你了解长征在我们美丽的家乡贵州的情形吗?  相似文献   

18.
回顾红军长征苦难辉煌的历史,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生动写照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人在长征路上,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带领广大红军将士战胜了一切穷凶极恶的敌人,战胜了一切艰难险阻,最终取得了红军长征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19.
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7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将士完成了震惊世界的长征,开辟了中国革命继往开来的光明道路,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前进的重要基础。这一伟大历史事件,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骄傲,是人民军队的光荣,是中华民族的自豪。我们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就是要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奋勇前进。在这里,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所有参加过红军长征和为红军长征胜利做出贡献的老战士、老同志,向当年支援红军长征的各族人民特别是各革命根据地人民,致以诚挚…  相似文献   

20.
《红领巾》2006,(9)
感人肺腑的长征小故事读长征故事一袋麦粉在红军部队的医院里,有个小红军叫小兰。小兰才13岁。她的爸爸、妈妈都被地主逼死了,她也被地主拉去干活,受尽了地主的剥削和打骂。后来,红军来了,小兰跑到部队,说什么也不离开红军啦。红军长征的时候,小兰跟着部队走进了草地。那里荒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