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永斌 《天中学刊》2010,25(5):118-120
香港回归后,遵循"一国两制"的方针,普通话得到逐步推广.文章通过对香港普通话教学的历史、政策演变和语言现状分析,探讨香港普通话教学的规范性问题,提出提高香港普通话教学规范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汉语拼音教学都存在着内容繁琐、教学负担过重的问题。语文课程标准降低了汉语拼音教学的难度,突出了汉语拼音的辅助工具作用,突显了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的教学重点,把汉语拼音学习的评价定位于"考查学生认读和拼读的能力,以及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讲普通话、纠正地方音的情况",要求"尽可能有趣味性,宜多采用活动和游戏的形式,应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注意汉语拼音在现实语言生活中的运用"。汉语拼音教材的编排也充分体现了课标的这一教学导向。这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汉语拼音教学中,要准确把握"以认读为本"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还要根据教材特点和  相似文献   

3.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明确提出:"到本世纪末,要使普通话成为城市幼儿园和乡中心小学以上以汉语授课为主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用语。"小学生在入学前已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小学阶段应在此基础上,加强学生的普通话培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下面仅以我校为例,谈谈我在小学普通话培训方面所做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本从我院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情况入手,分析测试中出现的典型问题,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以使我院普通话教学更具针对性。  相似文献   

5.
张艳梅 《考试周刊》2012,(59):36-37
语文教育的基本性质是语言的教育,口语训练、有声语言的交际训练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侧重普通话语音规范性考察的方针指引下,口语教学着重语音系统辨正,不少普通话教材也是语音占很大比重,词汇语法篇幅极少,还有一些"普通话教程"只谈语音,词汇语法只字不提。就汉语教学的这些问题,作者从三个方面谈了自己的思考:(1)通语教育重书面语,对外汉语重口语;(2)普通话水平测试重语音,词汇和语法往往处于"受冷落"状态;(3)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不单重视语音,而且重视词汇和语法的做法值得肯定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已得到初步普及,成为人们语言交流的共通途径。《幼儿园管理条例》第十五条明确规定:"幼儿园应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它不仅是幼儿教师的职业语言,更是幼儿师范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主要针对普通话语音教学现状和困境,结合幼师职业教育特点,从普通话语音教学的内容、方法及手段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7.
谭娟 《文教资料》2010,(17):45-46
普通话口语课属于人文课程。在教学中是否真正贯彻落实"人文教育"这一根本宗旨,在教育过程中是否让学生得到很好的"人文精神"的熏陶,是衡量高校普通话口语课得失的根本标准。  相似文献   

8.
声调在纠正方言语音的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因为声调属于音高变化的范畴,其量化标准并不如声母、韵母舌位和口型的变化来得直观,因此声调教学一直是普通话教学中的难点。本文主要从纠正音高、发好去声和"一、不"音变等问题入手,阐述了声调教学的重要性,分析了重庆方言区普通话声调教学的重点,同时提出了声调教学中的一些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杨毅 《辽宁高职学报》2011,13(4):38-39,96
普通话口语表达是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口才训练课作为高职院校旅游、师范等专业学生的基础专业课程,它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创造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普通话的口语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为教学目的。通过多年的不断创新和积累,总结出了"五步教学法",通过解析"五步教学法",对普通话口才训练课进行了全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韩佳蔚 《文教资料》2014,(23):53-54
新时期"推普"和普通话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能进一步实现普通话作为民族共同语、全国通用语言,在不同方言区之间、各少数民族之间、对外汉语教学及国际交流中的社会交际功能,而且在推动文化教育、社会发展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语言及其承载的文化乃是"国脉所系",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组成部分,应该从历史发展、文化传承和民族振兴层面认识"推普"的意义;普通话教育应肩负起保持、传播、发展民族文化,推动国家文化建设、母语文化传播、民族素质教育的神圣职责。  相似文献   

11.
"不"的变调是汉语普通话掌握水平的一个较为明显的标志。对以普通话语音等级为重要教学目标的韩国汉语教学来说,"不"的变调的掌握是涉及语流音变的一系列变化的一种,从"不"的教法设计,可以进一步指导第二外语学习的学生培养语感。本文根据韩国雉岳高中汉语课中"不"的变调教法实际,提出应当引入语音学理论,结合汉语实际,引入平仄相对的对称性概念,就会使变调这一语音变化现象形成语音上成熟的语感实际,便于掌握。  相似文献   

12.
一个完整的普通话教育体系应包括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而传统普通话教育以显性教育为主,知识教育和技能训练被人为割裂,使语言直感可望而不可及。隐性教育在打破"语言自我"和方言定势、培养普通话语感等方面,体现出更大的优势效应。充分发挥隐性教育在普通话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是普通话教育改革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对应试人普通话的规范程度、熟练程度的测试。"上声"是应试人在学习普通话和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时产生问题较多的一种语音现象。本文重点论述准确应用上声的具体情况,上声变调的具体规范以及在朗读和命题说话中的规范,以加强应试人在普通话水平测试时声调的规范程度,提高测试成绩。  相似文献   

14.
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帮助学生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怎样科学有效地开展试讲教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汉语拼音教学试讲策略,试讲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两方面,探索提高汉语拼音试讲时效性的一般途径。  相似文献   

15.
黄金霞 《文教资料》2011,(2):208-209
目前高职院校的包装设计课程存在着教学与包装市场脱节的现象,本文以无锡惠山泥人包装设计展开项目化教学研究,按照项目"选取、实施、验收和评价、总结"四个阶段实行项目化教学,使教学充分接触市场,与市场接轨,使设计在美观的同时更具经济性、实用性,真正达到"学以致用,学有所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上海高校"推普"工作目前普遍面临着学生兴趣不高,基础差异过大,专任教师过少以及教材的普遍适用性不强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推普"工作的发展。而普通话立体化教学模式则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普通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且摆脱时空限制,有针对性地满足来自不同方言区的学生们的学习要求,完善教材建设,同时解决专任教师授课任务繁重的问题。目前,上海市各高校已经具备了进行普通话立体化教学的客观条件,实施立体化教学将对"推普"工作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标准应以国家的测试大纲为基础 ,根据省内方言状况和特点 ,制定一个具体的实施要求。这样不仅可增强测试工作的可操作性 ,而且对方音辩正的教学更具指导意义 ,使测试结果趋公正客观 ,进而促使我省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健康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8.
教育系统进行普通话测试 ,是我国推广和使用普通话 ,促进汉语规范化的基础工程 ,这对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特别是对我国加入 WTO后推广和使用普通话更具现实意义。多年来 ,我一直从事普通话教学研究工作 ,并作为一名省级普通话测试员 ,参加了忻州市教育系统的普通话测试工作。通过测试 ,我觉得在推广普通话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  一、思想上不够重视 ,认识上存在误区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本身不是目的 ,而是一种手段 ,我们运用这种手段主要是为了达到以下两个目的 :(一 )评定应试人普通话水平所达到…  相似文献   

19.
传统普通话教育以显性教育为主,教学内容偏重于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语言技巧的训练,高耗低效。母语习得与"语感中心论"给普通话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参照与启示,普通话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普通话语感,相对于显性教育而言,隐性教育体现出更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祝宇  李朝霞 《现代语文》2010,(10):157-159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京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这是在1955年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上确定的。这个定义,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提出了普通话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