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年十七年革命历史题材长篇小说中,在革命叙事主导话语之外,存在着非主19491966流的、边缘性话语,本文分析这种话语,并指出它在文学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1949-1966年十七年革命历史题材长篇小说中,在革命叙事主导话语之外,存在着非主流的、边缘性话事,本分析这种话语,并指出它在学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是通过特定的历史史实、人物为故事题材,以革命活动为主要载体,以革命话语为主要形式,反映中国新旧民主主义时期的优秀传统文化,以达到教育和引导新时期社会群体,形成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思想观念、政治觉悟、道德素质为目的的特有文化。它具有题材的革命性、内容的真实性等特征以及价值导向、思想教育、文明构建等德育价值。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而成为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4.
我们已经置身于后革命的时代。后革命的"后",一方面是革命之后,表明革命及其话语已成为历史;另一方面是对革命的反思,表明革命及其叙事的解构化或笑谑化态度已成时尚。其之所以能被当作调侃对象,是因为它不再占据意识形态的主导而成为了充分历史化或者说资源化的事件。它已经不再处于国家舆论严格规约的核心地带,但同时还没有退出民间的集体记忆。在这样一个后革命时代里,革命及其故事是如何被讲述的呢?这里对从革命到后革命转变的描述,着眼于在革命叙事中不断地进行革命与反革命的区分直至过度而导致的解构性反叛,就包含了这么一种解释的动机。  相似文献   

5.
奥斯丁小说的崛起,本质上是一次叙事革命,改变了传统的历史叙事建构。奥斯丁小说有自己鲜明的特色,题材开口小,偏爱凡人小事,既是对现实问题的关怀,又能于平凡处见真知;题材的特殊处理,使故事的发展绕过所有人的意料,又恰在情理之中;题材的选择与处理,取决于创作者对生活的态度。这三点构成了小说叙事革命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后革命年代的革命叙事包括革命化叙事与非革命叙事两类,革命化叙事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色彩,以宏大叙事的经典模式讲述革命故事,致力于确证革命的正义性以及党的领导的英明性;非革命叙事吸收了民间叙事的诸多元素,善于讲述革命者在革命道路上披荆斩棘成就伟业的传奇故事,但这些成长故事背后传达的仍是对党领导下的革命的捍卫。可见不论是革命化叙事对革命的执著坚守,还是非革命叙事借助于传奇故事的巧妙转身,后革命年代对革命的告别不是决然的。  相似文献   

7.
革命历史小说和新历史小说都是关于民国历史的虚构叙事,由于创作年代不同、叙事目的各异,两者所虚构的民国历史大相径庭.革命历史小说将民国历史革命化,其虚构因受革命历史的制约而着眼于党史中某些重大革命历史事件和重要革命历史人物的演绎;而新历史小说则摒弃了这种从革命角度虚构民国历史的唯一性,虚构游离于革命历史之外的"新历史".虽然其能指被冠以民国历史之名,但其所指只是个人化的叙述话语.虚构的民国历史从革命历史到"新历史",折射出当代历史小说处理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关系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8.
"文革"结束后,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与政治转型的逐步展开,中国社会处在"后革命氛围"当中.在这一政治文化背景下,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革命历史叙事更加鲜明地呈现出多样的景观,在不同精神层面上展开了对经典革命历史叙事的重写,即革命历史再叙事.革命历史再叙事纠结在政治、市场、大众、知识分子等多重关系中.本文归纳、阐述了它们所表现出来的几种文化取向和书写方式--续写:文化怀旧中的英雄归来与神话再造;补写:历史疑惑中的思想偏转与话语突围;改写:批判视域中的理想解构与神圣祛魅;戏写:娱乐消费中的狂欢谐谑与传奇重构.当然这几种书写也常常相互纠结.  相似文献   

9.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新历史小说中,有关革命历史的叙事走向与五六十年代的革命历史小说形成鲜明的对照,它们的出现,不仅进一步消解着革命历史小说原有的话语内涵和逻辑系统,同时也展示了历史叙事的多种可能性,从而更为具像地将历史还原为叙事。  相似文献   

10.
革命历史叙事作为当代文学中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一直以来都为研究者所关注。近年来学界在革命历史叙事研究上取得了重大的理论突破和方法创新,但相比于十七年革命历史小说研究的日趋成熟,学界对1980年代以来有关革命历史题材作品的研究还比较薄弱。一些学者试图在“后革命”的视角下整合反映革命历史的作品,将其纳入同一理论框架进行阐释,但这一尝试还有待继续深入。  相似文献   

11.
从语言表层来看,李洱的小说《花腔》模仿了历史话语的叙事方式,但其真正意图恰恰在于颠覆历史话语;作者通过惟妙惟肖地编造一个政治寓言,用个人的方式对个人与历史、知识分子与革命力量、人性与理性等重大命题进行形而上的思考,揭示了知识分子在独特的革命历史中的独特命运。  相似文献   

12.
2007年由李连杰主演的电影《霍元甲》明显地具有新历史主义的各种理论特征:不仅在叙述形式上完全突破了以往那种宏大叙事的历史话语模式,在叙述内容上也解构并改写了民族英雄的传统刻板形象,并且在叙述效果上也比较符合当代文化语境的审美视城和观影经验。  相似文献   

13.
新历史主义者质疑传统历史主义者所信奉的客观实在公正的历史观,认为历史事件和人物是阐释的对象,历史本质上是语言的阐释,是借助叙述这种特殊的写作方式制造出来的文本,而这种叙述话语又不可避免地具有主观、想象和虚构的成分。所以他们的历史文本观也受到不少专家学者的诟病,称其放逐了历史文本的最终所指。  相似文献   

14.
历史叙述作为国家、民族意识形态建构的坚固手段,一直以来是以男权话语为中心展开叙述的。女性叙述历史的话语权,长久以来处于被遮蔽、被隐匿的状态。严歌苓《第九个寡妇》、《小姨多鹤》两部小说,通过改写与设置个人视野来解构宏大叙事,从个体体验消解革命政治,突出对个体生命意识的尊重,以"逃离—隐藏"的叙述叙事模式,向读者展现了女性眼中独特的"历史"图景。  相似文献   

15.
作为左翼文学运动史上著名的文艺理论家,胡风较早地对左翼文学运动中的现实主义理论及其左倾化理解进行了深度的反思工作,检讨胡风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想有助于深化对左翼文学思潮特别是现实主义文艺的认识。胡风的文艺思想一个鲜明的特征在于要求作家具有强烈的个体独立意识。胡风把“五四”的个性意识和战斗精神渗透到了现实主义理论内容的阐释当中。另一方面,胡风文艺思想非常强调现实主义文学的革命性、政治性以及阶级倾向性的意识形态诉求。胡风把“五四”这个复杂的文化政治事件整合进了革命主流话语的叙述当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后,处于文学革命与革命文学问的胡风文艺思想所导致的悲剧具备了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6.
作为“十七年”集体实验范本之一的《红旗谱》,在革命意识形态的指挥棒下,呈现的是一种革命历史化的叙事模式:革命的浪漫激情在历史成长的记忆中被激活;历史成为叙述的“主体”,直接从后台走向前台;英雄这种人格化形象在历史革命化进程中尽情表演和演绎。这种叙事方式是对民族国家社会秩序合法性的一种确证和体认。  相似文献   

17.
海登·怀特的新主义历史诗学探讨了历史话语的转义性、叙事性、审美性以及意识形态性,拆除了传统的文史界限,瓦解了历史话语的客观性,引起了历史哲学之真理性与审美性的融合,在历史的叙事性与叙事的历史性之间建立了新的平衡.  相似文献   

18.
从叙述视角、叙述声音厦叙述人文化身份的角度对电影《祝福》与原著进行文本细读比较,在叙事学层面上论述电影对原著的改编是一个话语置换和意义重构的过程。以此为个案的分析表明:建国后文学名著的电影改编是合乎革命文化规范下的重斯叙事,其作为准历史教材建构了受众的意识形态,是国家文化领导权掌控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9.
Egyptian history textbooks are examined through the prism of historical thinking dimensions and skills, utilizing a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he analysis focuses on how the textbooks portray two historically significant events: the advent of Christianity (ca. 33 CE) and Islam (ca. 641 CE) to Egypt. It reveals that the historical narrative presented in the textbooks does two things: first, it essentializes a dominant identity—mainly an Arab Muslim one—eclipsing the multilayered identity informed by the country’s long history. Secondly, the textbooks miss several opportunities to promote historical thinking skills such as ‘cause and consequence’ and ‘change and continuity’. As an entry point to revising the textbooks to include currently missing indigenous minority narratives, a narrative approach that focuses on cultural continuity and change is proposed. The article also calls for further investigation of how these textbooks influence students’ sense of citizenship and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especially that they are increasingly exposed to alternative and competing historical narratives outside the history classroom.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paper we aim to describe how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explain multicausal historical events. To that end, we recorded and analyzed seven classes on “The discovery and colonization of America”. The results show that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do not simply deal with history as a catalog of actions, characters and dates. On the contrary, historical contents are presented as a mesh of events and factors, explicitly or implicitly interwoven. In the discourse analysed, causal-conditional relationships are predominant, although some intentional and narrative elements are also integrated. The teachers asked some questions specifically aimed at involving students in causal reasoning. In spite of the fact that some students recalled a great deal of information, they were likely to describe the historical accounts without explaining why they were generated. Recall protocols contained many more narrative elements than causal ones. Most of the students only remembered and understood those causal relationships which had been signaled and supported verbally by teachers during the explanation.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