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提起中国历史文化四大发现,稍有一些文史知识的人都能够说出是殷墟甲骨、秦汉简帛、敦煌文书、明清内阁大库档案。可谈起第五大发现,知道的人就不多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众多的学者开始把30多万件徽州文书的发现,称为中国历史文化的第五大发现。提起徽州文书的发现,就要提到余庭光;提起余庭光,就要提到屯溪古籍书店;提到屯溪古籍书店,就要提到郑振铎。那我们还是从郑振铎开始说起——公元1956年4月的某一天,对郑振铎来说,可能是一个平常的日子。可对徽州文书的发现来说,却是一个不平常的日子。这时候的郑振铎,刚担任文化部副部长不久。新…  相似文献   

2.
20世纪是考古发现极为繁盛的时代,被誉为“四大考古发现”的殷墟甲骨文、敦煌写经和古文书、汉晋简牍文书以及明清内阁大库档案,源源不断地为古代文史的研究提供着新资料。以考古发现所得的新材料为基础从事古代文史的研究已成为最前沿的学术领域,毫不夸张地说,整个20世纪,学术史上的重大突破,几乎无一不是以此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3.
清谈之风在魏晋后期确有流弊,但对六朝的公文发展贡献却极大.推荐人才运用"清谈"模式,尽显"清谈"风雅正是出现在六朝荐举文书中特有的现象.清谈之风开辟了一个思辨的时代,并大大增加了魏晋公文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4.
殷墟甲骨文、敦煌遗书、秦汉简牍和明清档案,被誉为二十世纪档案史料的四大发现,为东方文明史增添了绚丽多彩的新篇章.四大发现呈现给世人四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原始材料,清晰地再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足迹,使中华民族的文明历程更加光彩夺目.殷墟甲骨文一举凿破了历史的鸿蒙,使疑云笼罩的商史被……  相似文献   

5.
正民间文书是在民间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资料。地契、租约、借约、诉状等都是民间文书涵盖的范围。目前所见最早的契约文书是在出土汉简中发现的西汉契约及东汉的买墓券。隋唐至宋元时期的民间文书也相继有所发现,如吐鲁番出土文书中有200余件契约原件,敦煌唐、北宋契约有127件。宋元时期的文书,数量不多,以泉州和徽州为主。存留至今数量最多的当属明清文书。  相似文献   

6.
清谈之风在魏晋后期确有流弊,但对六朝的公文发展贡献却极大。推荐人才运用“清谈”模式,尽显“清谈”风雅正是出现在六朝荐举文书中特有的现象。清谈之风开辟了一个思辨的时代,并大大增加了魏晋公文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7.
韩传来  张华莹 《兰台世界》2016,(23):154-156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从秦汉到明清,各个朝代的官方公休制度虽一脉相承,但也随着不同时期经济、人口、文化的发展程度而不尽相同。与之相对应,历代官僚体系之内的庞大群体,其对于休闲体育活动的态度及内容的选择亦随着执政者执行的公休制度的差异而相应地进行调整,并对于整个社会休闲体育活动的开展造成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对比正史等传世文献中的户口统计材料与出土文书、简牍中的户籍档案材料,可得知魏晋北朝时期的家庭规模比秦汉时期有扩大的趋势,户均人口在2-7人之间变动,那种认为魏晋北朝时期的家庭规模始终是五口之家而无太大变化的观点是与史实不符的。  相似文献   

9.
侯飞 《兰台世界》2014,(2):24-25
保辜制度从西周时期就开始出现,经过秦汉发展到了唐宋时期逐渐成熟,明清又进一步发展,内涵进一步丰富.这种制度由于能够起到良好的社会效果,对今天的刑事司法制度建设有着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题本是明清特有的,也是最重要的公务文书之一,自产生到取消,其规制格式、适用范围、办理流程都在逐渐完善,并从一个侧面显示出明清办文制度及思想,对现今文书及档案工作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考古事业的不断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出土简牍中涌现出大量的秦汉至三国时期的律令条款及司法文书,其内容包括律、令、科、品、约,以及有关律令的问答解释文书、供办案人员参考的“式”等.这些法律条款涉及古代的刑法、诉讼法、民事关系、行政关系以及物权关系等,通过对这些律令条款及司法文书的研究,不仅能开阔学者的研究视角,而且也可以对传世文献的记载进行反省,尤其对法学史研究者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南宋武义徐谓礼文书分为录白告身、录白敕黄与录白印纸三部分,完整记录了南宋中下级官员徐谓礼30年间的从官、转官经历,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详细的官员人事档案,为研究南宋的政务运行、文书制度等方面提供了新材料。  相似文献   

13.
题本是明清特有的,也是最重要的公务文书之一,自产生到取消,其规制格式、适用范围、办理流程都在逐渐完善,并从一个侧面显示出明清办文制度及思想,对现今文书及档案工作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邮传制度是秦汉国家信息和交通管理的重要制度,传食制度是汉代驿置传舍系统对公务人员招待的一种制度,学界多有研究,文章梳理了睡虎地秦简、张家山汉简、悬泉汉简中涉及传食的内容并加以比较,对传食接待等级、传食钱款来源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姜珊 《兰台世界》2020,(3):12-16
经过检索统计,2018-2019年,两年间有43篇明清档案史的文章发表,14本相关的专业书籍问世。本文主要对这些明清档案史的研究成果进行统计分析,并对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探讨明清档案史的研究现状和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赫兹伯格染色法分析邯郸学院收藏的太行山文书的材质。分析结果表明,此批文书档案的材质组成包括韧皮纤维、稻草纤维、竹纤维和木材纤维等,部分文书档案的材质由两种及以上纤维组成。通过统计分析,发现民间文书倾向于选择中国传统的麻纸和皮纸等韧皮纤维纸,官方文书在选纸上受造纸行业发展趋势影响较大。上述发现有助于扩展明清时期造纸史研究,同时为民间文书档案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魏晋时期,文书档案工作得到迅猛发展,许多原来作为秘书机构和档案管理机构的机构和职官经过演化成为了重要的行政机构,其中隋唐时确立的封建职官制度的重要角色三省就是在这一阶段完成的蜕变。  相似文献   

18.
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刑罚制度尤其是死刑制度演变发展的重要阶段。数量繁多、种类多样,程序相对完善,成为此时期死刑制度的鲜明特征,且封建统治者为体现皇恩浩荡,德主刑辅的治国理念,亦有数次减免死刑的改革举措。这一切都显得死刑制度在秦汉时期仍处于一个初步的成长阶段,但为魏晋时期死刑制度的快速发展与完善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远古商周的福建音乐、秦汉两晋的福建音乐、隋唐五代的福建音乐、宋元的福建音乐、明清的福建音乐的各种不同表现形式,分析了其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明清对日外交文书的写作植根于当时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明清对日外交文书的写作,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对实际内容的合理叙述,在行文中一定程度上表达了自身的情感诉求,这一点值得当今外交文书的写作模仿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