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因为“9·11”事件,恐怖主义和随之而来的“炭疽热”正成为各国人民关注的话题。译林出版社近期推出的《夺命病毒》,对时下发生在美国的生物恐怖主义几乎作了准确预言;而生活中的“9·11”事件又与该书故事何其相似乃尔,真是一书成谶。 本书作者罗宾·科克是美国著名  相似文献   

2.
后9·11时代,恐怖主义的模仿与传感染效应不容低估,而美国鹰派不择手段地进行反恐,以国家恐怖主义来对付集体恐怖主义,将会加剧恐怖主义的蔓延  相似文献   

3.
1997年,美国加州情报与安全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柏林·科林首先提出“网络恐怖主义”一词,认为它是《网络与恐怖主义相结合的产物》。2000年2月,英国在《反恐怖主义法案2000》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网络恐怖主义”的概念,将黑客作为打击对象,但只有影响到政府或者社会利益的黑客行动才能被划为“恐怖行动”。而美国则将普通的黑客活动也作为恐怖活动加以惩处,在“9·11”事件后美国司法部通过的反恐怖主义法案中,首次将危及美经济稳定和政府正常运作的黑客活动列为“恐怖主义罪行”之一。这里所说的网络恐怖主义是指非国家组织或个人有预谋地利…  相似文献   

4.
世人很可能需要做好一种长期与恐怖主义共同生活的精神准备.作为一种邪恶的政治现象.本轮恐怖主义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5.
恐怖主义古已有之,就目前的研究而言,学者以及各国政府均未在"恐怖主义"的定义上达成一致,甚至有学者因为"恐怖主义"的使用具有高度选择性的特点,而建议取消这个术语。因此,各国媒体在建构恐怖主义新闻报道时必然会存在某些方面的矛盾与冲突。本文选取中国、美国、俄罗斯三国主流媒体对2014年5月22日发生在中国新疆乌鲁木齐的暴力恐怖事件的报道  相似文献   

6.
自 2 0世纪 60年代末以来 ,恐怖主义逐渐成为一大国际公害。从本质上说 ,恐怖主义作为一种有政治或社会目的 ,以劫机、绑架、爆炸等为攻击方式的特殊暴力或暴力威胁活动 ,其产生与泛滥是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的 ,是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矛盾尖锐化的产物。① 但是 ,西方新闻传媒对于恐怖主义的泛滥也起着比较严重的消极作用。即使是在西方社会内部 ,人们对于西方新闻传媒在“新闻自由”旗帜下对恐怖主义活动的宣传报道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指责与批评意见。例如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经尖锐地指出西方新闻传媒的宣传报道是恐怖主义活动赖以存在…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媒科技》2005,(3):58-58
以色列安全机构需要一种新的“数据挖掘”算法来从无边的数据中查找到恐怖主义分子的蛛丝马迹,他们要从无边的海量数据中寻找出与潜伏的恐怖主义分子的联系。例如,从与每一次自杀式爆炸相关的电话、电视画面、报纸报道、电子邮件、网页中搜索出与之相关的线索。然而,面对各种各样形式的海量数据,如何才能找到与恐怖主义相关的有用数据?  相似文献   

8.
杨军帅 《大观周刊》2012,(23):63-63
冷战结束后,宗教型恐怖主义在俄罗斯与中亚地区活动活跃,甚至向我国新疆等边境地区扩散,危害越发严重,其影响不容忽视。其特征主要表现:1、宗教型恐怖主义大有增加之势;2、宗教型恐怖主义造成的杀伤力更大;3、宗教型恐怖主义的迷惑性。以“东突”为代表的50多个境内外分裂组织再度活跃起来。他们千方百计给自己的分裂活动披上伊斯兰教的合法外衣,竭力煽动宗教狂热,危害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9.
恐怖主义是当代的“政治瘟疫”,恐怖分子常常制造令人发指的暴力犯罪.美国学者施密德和德格拉夫认为,现代恐怖主义变得更加频繁与血腥,既跟其“暴力传播战略”有关,也跟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电视,尤其是卫星电视的发展密切相关.①考察这种血腥的恐怖主义犯罪与电视媒体的关系,需要从身体政治的角度出发,才能更深入地把握它.  相似文献   

10.
恐怖袭击在世界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发生。中国虽然政治稳定、社会安定,但同样深受恐怖主义之害。面对现实和潜在的恐怖主义威胁,中国开始布下应对恐怖主义的阵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