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同胞翰林     
清代康熙年间,歙县唐模村(今属黄山市徽州区)许承宜、许承家兄弟二人俱考中进士,一授庶吉士,一授编修,均属翰林院,故有“同胞翰林”之说。  相似文献   

2.
同胞翰林     
《黄山学院学报》2007,9(3):102-102
清代康熙年间,歙县唐模村(今属徽州区)许承宣、许承家兄弟二人俱考中进士,一授庶吉士,一授编修,均属翰林院,故有“同胞翰林”之说。  相似文献   

3.
授好一堂课     
授好一堂课翟平编者按:我们向基层干部推荐一篇文章:《指导员授好一堂课的几点设计》,文字不多、篇幅不长,却发人思考。翟平同志这五个“设计”,均属教育艺术的研究内容,规转载如下,希望大家阅读、也希望有更多的同志撰写此类言简意赅的文章!授课是基层指导员使用...  相似文献   

4.
贾岛举进士与遭贬考辨 苏绛《贾公墓志铭》云:“穿杨未中,遽罹飞谤,解褐责授遂州长江县主簿。”这段话颇费解,盖作者或有所讳,未便把话说透,有意布了一层迷雾,令人有扑朔迷离之感。今之学者,一般都认为贾岛因遭飞谤,未能考取进士,并被贬为遂州长江县主簿。这种解释,考之唐代仕官制度,于理未安。按唐制进士第后,解褐授官,一般都为九品。作京官即为秘书省校书郎;地方官即为主簿,县尉。走科举道路的人,极难解褐授官。即已举进士,还要经过铨选,方能授官。贾岛既未举进士,又遭飞谤,何以反解褐授官?未举进士而授官,则已属例外,对贾岛来说,可谓侥幸之至,何以言责?  相似文献   

5.
一、直授式直授式是教师通过讲解、示范,直接授于学生某种学法。直授式的具体方式有两种:一是开设学法指导课分专题直授,二是结合学科教学分散直授。比较而言,后一种效果较好。指导学生完成课业,如预习、  相似文献   

6.
吐鲁番出土张行伦墓志考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行伦墓志,1972年出土于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共二方,按原志的题名分别是“开元七年八月五日八十乡君版授延州司马张府君墓志”(这里简称甲志)和“开元七年八月廿八日八十乡君版授延州司马张府君墓志”(简称乙志)。出土以后,二志编号分别是“72TAM194:1”和“72TAM194:2”,二志现存新疆考古所。一人二志,特属罕见,且志中  相似文献   

7.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一古人的教学思想传承至今。它在揭示教学真谛方面有积极的意义,但也存在偏激和欠缺之处。授人以鱼,并非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还需悟其渔识。授人以鱼是教学的第一境界。教师教学首先教给学生基础的知识。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基础。授人以渔之前与之中必然授人以鱼。授人以鱼是一  相似文献   

8.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为教育界耳熟能详的教育古训,延传至今,嗣响不绝,源自其所内蕴的深刻意涵和价值选择。授鱼,意味着教会学生知识,授渔,意指教给学生方法。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可受益终身。在"鱼"与"渔"的选择之间,显然后者更为根本、重要。这也是这句教育隐喻留给人的最重要的价值启发和理性选择。但仅有这  相似文献   

9.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第二》(中华书局标点本)载:“……授君玺绶策书、金虎符第一至第五、左竹使符第一至第十,……。”这里标点有误,文字亦有脱漏。我国古代以虎符、竹使符作为君主调兵遣将或传递命令的符信,在战国、秦汉时已经盛行。按当时制度,虎符,竹使符均剖而为二,右半由君主所掌,左半授于臣属,使用时两半相合为信。然史书所载君主授与臣属虎符、竹使符之事,有时不书“左”字,因为该制为时人  相似文献   

10.
“授之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古人这句话,很通俗地说明了授予方法的重要性。在课程改革中,教学策略侧重于“授之以鱼”还是“授之以渔”,成为区别语文教师是否运用新课程理念来进行教学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11.
戴桂珍 《培训与研究》2006,23(12):127-129
授之以渔与授之以鱼密不可分。只有丰厚扎实的授之以鱼,才有授之以渔的可能。然而,翻译课的教学主旨在于“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因此,在授之以鱼过程中必须注重适时地提升为授之以渔,营造“鱼”“渔”之间的旨趣。翻译课中的译例分析与译文比读的教学是授之以渔与授之以鱼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本文引入智能授导理论,设计了一种基于智能授导的网络学习模型,探索实时教学的模拟系统,实现学习者个性化学习。  相似文献   

13.
国际范围内,学位互授联授已列入高校的战略规划,在类型上倾向于学位互授,在层次上因国家或地区而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我国学位互授联授现状表现为合作类型以双学位为主、合作性质以学分互认为主、合作模式以双校园为主、合作方向以单向输入为主等特点,面临着“输出”、体制与政策等方面的困境,应通过打造具有中国风格的学术话语体系、建立与学位互授联授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在“新工科”及我国优势学科专业等领域开展学位互授联授、与更多国家和地区签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建立“一带一路”学位互授联授质量保障体系等路径推进学位互授联授。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教研员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教研员 全国民办中小学外语研究中心特级教师 山西省教育厅教研室教研员 英语辅导报社副总编 钢锋 于何 张永彪 张正东 马俊明 于永年 程慕胜(女) 胡壮麟 桂诗春 杨治中 刘道义(女) 顾问 东北师范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教育部 西南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南京大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许时升 平克虹 丁俊华 授授学授授授授授授授授 教教督教教教教教教教教 忠琳 杨陈 杜培棒 主任 四川省教科所 教授 授授授授授 教教教教教 唐岩 俞徐 包天仁 张绍杰 …  相似文献   

15.
古语有云:“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以渔”,从“授之以渔”的成语中探析我国当下初中语文教学的教学方式方法与策略,试以我国传统文化来阐释教育的策略,以期贡献于我国教育事业,实现现代化的教育发展新方法,为祖国培养出一批批栋梁之才.处在教育一线的教师们应注重“授之以渔”的教育方式,实现对下一代的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6.
陈艳 《中国培训》2008,(6):60-61
古人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而今天我们却更加推崇“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从现代社会发展看企业培训,也越来越离不开“授人以欲”了。培训作为企业的一种管理手段,应该做到真正的以人为本。如何将“以人为本”贯穿于培训始末,即如何激发学员的学习动机,提升他们的自我价值,笔者认为,那就需要意识到培训绝不仅仅是“授人以鱼”,  相似文献   

17.
甘民 《教学研究》2004,(4):283-286
纵观<论语>,孔子施教,从来“不轻授“.“不轻授“体现在:适时施教、有限施教和“无言“之教等方面.“不轻授“与启发式相生相伴、相辅相成,为学生自求自得提供条件,目的在于形成学生的认识、实践和创造能力等,“不轻授“是孔子实现其培养完美人格教育宗旨的重要方式.历史上,大凡儒学教育等名家无不继承孔予“不轻授“的施教传统,“不轻授“对古代许多优秀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的形成均产生过直接的影响作用.现代教学思想与方法的改革,就其本质意义而言也是沿着学生的学习、思考、实践和创造多于教师活动这一方向演进的.因此,“不轻授“的传统在现代亦得到了空前的弘扬.  相似文献   

18.
纵观《论语》,孔子施教,从来“不轻授”。“不轻授”体现在:适时施教、有限施教和“无言”之教等方面。“不轻授”与启发式相生相伴、相辅相成,为学生自求自得提供条件,目的在于形成学生的认识、实践和创造能力等,“不轻授”是孔子实现其培养完美人格教育宗旨的重要方式。历史上,大凡儒学教育等名家无不继承孔子“不轻授”的施教传统,“不轻授”对古代许多优秀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的形成均产生过直接的影响作用。现代教学思想与方法的改革,就其本质意义而言也是沿着学生的学习、思考、实践和创造多于教师活动这一方向演进的。因此,“不轻授”的传统在现代亦得到了空前的弘扬。  相似文献   

19.
冯运斌 《教育文汇》2013,(17):30-31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是说教学不能满足于教给学生一些现成的知识,而应帮助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这没错。但我觉得,授之以“渔”之外,更应为学生建设出一片探索和检验知识的“鱼塘”。  相似文献   

20.
“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六导”尝试,力图“授之以渔”,以求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