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2 毫秒
1.
从两对原子的纠缠态出发 ,通过对单原子的局域测量 ,实现了纠缠的纯化 该方案不同于一般的通过联合的Bell基测量而实现纠缠纯化的过程 在此方案里 ,纯化包含两方面的含义 ,即四原子的纠缠态纯化为两原子纠缠态以及部分两原子纠缠态纯化为最大纠缠态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制备三原子W态和一个处于最大纠缠的两原子态的方案 ,这些均基于三个原子同时与单模腔场相互作用实现的 与郑郭方案不同 ,本方案的腔场初始处于n光子的热态 ,因而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 最后分析了该方案在实验上实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在一个外场驱动的腔QED系统中,利用三原子纠缠态作为量子信道,提出了任意单原子态和两原子纠缠态的隐形传态方案。该方案不受腔损和热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基于原子-腔场相互作用,提出一个制备六原子纠缠态的方案,首先原子通过双光子跃迁,将腔制备成数态的迭加态,其次制备在基态的六个全同二能级原子依次送入腔场,原子与腔场发生单光子共振要互作用,于是就制备了六原子纠缠态而腔场仍处于真空态。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了一个实验上可行的单原子未知态的概率量子隐形传送。在这个方案中,原子1开始处于一个任意的量子态,原子2和3处于一个部分纠缠纯态。发送者Alice对原子1和2进行Bell基测量后并通过经典通道把测量结果告诉接收者Bob,Bob再把原子3和一个辅助原子A同时注入一个单模真空腔场。只要控制原子与腔场的相互作用时间,就能够使原子3最大概率地重现原子1最初的未知态,即量子隐形传态的成功几率等于作为量子通道的部分纠缠态的较小叠加系数的模的平方的两倍。另外,由于原子是与大失谐的真空腔场相互作用,所以此方案不受腔衰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利用∧-型三能级原子与相干态腔场的Raman相互作用制备多种形式的原子纠缠态的普遍方案,研究表明在普遍条件下,可获得多种形式的原子纠缠态,而在简单条件下,即(g^2/△)τ=π时,原子处于消纠缠态。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一种利用纠缠交换实现两个粒子三态纠缠态的量子隐形传输的方案,在此方案中发送者Alice只要进行两次广义Bell态测量,并将测量结果通过经典通道告诉Bob,Bob根据接收到的信息即可通过相应的幺正变换来重建Alice要传输的量子态.  相似文献   

8.
量子纠缠态是一种重要而有用的物理"资源",在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量子通信中,信息的处理离不开量子态及其演化。量子纠缠态是各种量子态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它用于检验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也是实现量子通信的重要信道,所以纠缠态的制备和操作就显得特别重要。探讨了腔量子电动力学(腔QED)的理论方案,在给出量子纠缠态的定义和度量的基础上、理论上实现了在共振相互作用腔QED中两原子纠缠态和多原子纠缠态的制备,并简要介绍量子纠缠态在量子信息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如何利用腔QED通过拉曼跃迁制备多原子的W纠缠态.本制备方案在操作期间不涉及腔-光子布居,且对腔衰减不敏感.另外,还指出了在现有的条件下,该方案易于操作.  相似文献   

10.
利用共生纠缠度研究了初始处于Bell态的两个全同二能级原子分别与单模真空场相互作用系统中原子的纠缠演化,讨论了原子的纠缠演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两原子间纠缠呈现出周期性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设计了一个基于腔-量子点系统直接测量两电子自旋纠缠并发度的方案.该方案的优点在于仅需测量辅助光子所处的状态便可直接得到电子自旋态的纠缠并发度,而无需实现复杂的电子自旋态测量,大大降低方案实现的复杂度.另外,该方案只涉及到局域操作和经典通信,故可用于远程电子自旋纠缠并发度的直接测量.  相似文献   

12.
基于原子 -腔模拉曼相互作用 ,提出了制备纠缠原子态的方案 .用这种方法 ,能够制备原子Bell态和多原子GHZ态 .此外 ,还能够制备纠缠相干态 .值得注意的是利用这种技术 ,我们能够完成量子态的隐形传送 .比如Bell类型的、纠缠原子态的和纠缠相干态的隐形传送 .最后 ,我们讨论了实验的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13.
考虑耦合腔内两原子的量子纠缠和量子关联随时间的演化。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对于最大纠缠态,随着腔与腔耦合强度的增加,两原子的量子关联和纠缠都得到维持。此外,当两原子初始都处于激发态时,则原子之间产生非纠缠的量子关联。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基于腔QED技术实现纠缠相干态隐形传态的方案 ;方案中仅用到对单原子态和场态的局域测量 .  相似文献   

15.
李玉良 《闽江学院学报》2009,30(5):18-20,25
首先对由Akhtarshenas推广的、适用于描写多体纠缠的共生纠缠向量及其子向量进行了简述;通过计算T-C模型中的由二原子和腔场组成的三体系统纠缠态的共生纠缠向量,考察系统内纠缠的形成与变迁.结果显示:当系统初始状态为直积态时,系统的共生纠缠向量(C)及其分向量(C^{ij})随时间呈现周期性变化且左右对称;随着腔场中光子数的增加,全部共生纠缠向量对腔场中的两原子初态越来越不敏感;Akhtarshenas方案可清晰描绘多体系统中整体的、内部之间的纠缠的结构与变迁.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两粒子纠缠态作为量子信道,实现了四粒子GHZ态隐形传送的方案.首先提出该量子信道处在最大纠缠态时的传送,其次对两粒子纠缠为非最大纠缠态时的传送情形进行研究.通过相关的测量与操作,并且引入相应的辅助粒子,可以成功地实现隐形传送.相比于以往的传送方案,本方案不仅节约了量子信道的纠缠资源,而且操作也相对简单.  相似文献   

17.
提出一种利用原子与腔场谐振相互作用制备原子GHZ态的方案。在此方案中,初始时腔场处于真空态,将制备在高能级的三个两能级原子依次注入腔场中发生单光子谐振作用,最后一个制备在低能级的两能级原子注入腔场发生三光子谐振作用。通过对腔场的测量可得到四原子GHZ态。利用该方法原则上可推广得到n个原子GHZ态。  相似文献   

18.
利用全量子理论研究了高斯型耦合Tavis-Cummings模型的量子纠缠特性,运用数值计算方法讨论了原子垂直于腔轴的运动速度和系统的初态对场-两原子纠缠的影响.结果表明,原子的运动速度对纠缠具有明显的调制作用;光场的初始光子数越大,熵的Rabi振荡频率越大,振幅越小;而改变原子的初态时,熵的时间演化规律是相似的.  相似文献   

19.
栗军 《德州学院学报》2007,23(4):32-34,42
基于腔QED系统,提出一种纠缠交换的方案,不仅能实现没有直接相互作用的原子不同程度的纠缠,还能实现未知纠缠状态转移到没有直接相互作用的原子上去.在此方案中只对原子做独立测量,没有使用联合测量,原子跃迁频率与场模频率大失谐,场只是虚激发,腔场品质因子的要求比共振条件下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20.
利用LC电路和处于纠缠态的自旋离子的相互作用,设计了微波场纠缠态的制备方案。通过测量两离子的状态,可以得知微波场处于哪种纠缠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