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无论大人还是孩子,只要你认真品读女作家葛翠琳的《绿叶的梦》,都会有所发现,有所感动,甚至萌生某种冲动:或沉醉于作者编织的绿叶的梦中;或沉浸在自己以往的淡淡回忆之中,或心中涌动着蠢蠢欲动的向往……  相似文献   

2.
无论大人还是孩子,只要你认真品读女作家葛翠琳的《绿叶的梦》,都会有所发现,有所感动,甚至萌生某种冲动:或沉醉于作者编织的绿叶的梦中;或沉浸在自己以往的淡淡回忆之中,或心中涌动着蠢蠢欲动的向往…………  相似文献   

3.
曾几何时,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忽如夜春风采,干树万树梨花开”,当时的评课观是一课堂没有了多媒体课件,就是一堂非常落伍的课,自然就不能称其为好课。后来,一堂课的课件做得相当精美、用得又较多时又要挨批,理由自然是教师不在。实”处做文章,尽搞些“花花草草”。风向忽左忽右,教师也只好向左走走,又向右走走。然而在笔者看来,好课就好比是好花,信息技术就好比是绿叶。没有绿叶相衬的好花,总感觉有些欠缺,谈不上完美。当然绿叶遍地,只衬着些花骨朵,也无美感可言。因此,笔者认为。“好花还需绿叶扶”,信息技术在课堂中适时、适地、恰当的“扶持“,可获得画龙点睛、好花绿叶相扶相衬的效果。下面就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相扶作用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彭静 《中学生物学》2001,17(6):27-27
高中生物新教材的实验中仍然建议用菠菜叶作为绿叶材料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由于菠菜叶中含水量比较大,充分研磨的难度也就比较大.菠菜叶还要到校外去购买或采集.笔者在准备这个实验时,对绿叶材料进行了比较和研究,发现迎春花的叶片是提取叶绿体中色素的好材料.  相似文献   

5.
一片年轻顽皮的绿叶从一株千年老树的枝上挣脱,想要体验外面的生活。  相似文献   

6.
当代一些所谓的“文学青年”不知为什么那么喜欢为绿叶“平反”。一谈及“绿叶”就喜欢用排比:“当人们称赞……时,可曾想到过绿叶?当人们称赞……时,可曾想到过绿叶?当人们称赞……时,可曾想到过绿叶?……”然后就开始这样的排比:“绿叶……绿叶……绿叶……绿叶……绿叶……绿叶……”最后再来个总结:“总之,绿叶……我们应该学习它……的精神?”真是千篇一律!像公式一样整齐,也像公式一样无趣。难道我们只能按这个公式写绿叶?可笑!千姿百态的文学样式,岂能一个公式一概而之?关于“绿叶”,恕我斗胆放言,我实在看不出有…  相似文献   

7.
“绿叶在光下产生氧气”的实验一直是教师在课前做好,上课时进行演示。由于该装置是开放的,水较满容易泼洒,携带不方便;另外,如果一个年级有多个教学班,一个装置显然不够用。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尝试着对“绿叶在光下产生氧气”的实验装置进行改进,经过多次的改进和实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学完“光合作用”,我这样结课:绿叶有一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冬天,特别是北方的冬天,寂寞而苦闷,当有一天枝头上出现了一点嫩绿,它改变了这一切,绿叶作为春的使者而诞生为我们带来欣喜和希望;夏日,绿叶的蒸腾作用有利于植物运输水分和无机盐,而光合作用又源源不断地制造有机物,为植物提供养分;秋天,绿叶怀着眷恋与不舍离开了母亲,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绿叶的一生都在奉献,所以我建议同学们写一篇《绿叶赋》赞美绿叶,讴歌无私的绿叶精神!  相似文献   

9.
孙丽霞 《考试周刊》2013,(81):159-159
不知不觉间任教已经十年了。在这十年的教学工作中.我发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因为每个学生的基础、能力有所不同.一个稍有难度的问题就会使某些学生回答不上来.从而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长此以往,班级变成几个人的班级。不少学生只是做“壁上观”,充当陪衬的“绿叶”,这样缺少多数学生配合、参与的课堂,会让师生都感到索然无味。那么,教师上这堂课也只是完成一个任务而已。  相似文献   

10.
如果把学生的语文素养比作正在生长着的一棵树。那么,我觉得阅读是绿叶,品析是花朵.背诵是树根。  相似文献   

11.
“生本教育”理念的倡导者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曾著文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实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公开课病”:“许多所谓的公开课都是预演过的课。这样的课必然是没有学生的实际参与的,学生这时候成了演戏者,成了学校或教师的绿叶。”  相似文献   

12.
“会,却不举手,是什么原因?”就这个问题,我在班里做了一次调查。一个小姑娘这样写道:“如果那些积极举手的同学是明月,就让我做一颗星星吧,星星也会发光的。如果他们是红花,就让我做一片绿叶吧,绿叶也能传递春天的消息。”多么优美的字,多么坦诚的表白,多么明澈的童心,我有什么理由责怪他们上课不举手呢?我不得不问自己:我们要求甚至强迫学生举手发言,究竟是为了什么?  相似文献   

13.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语文课程标准》)这次习作练习——写一篇新闻报道,写作素材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学生有所观察,有所经历,有所体验,从取材方面来看是“易于动笔”的。这次习作的目的也十分明确——为学校广播站或黑板报写一篇报道。  相似文献   

14.
⒈春天,草地上长出一棵有绿叶的小苗。⒉晴天,蟋蟀在绿叶上拉琴,蚂蚁在绿叶上做操。⒊雨天,绿叶为他们挡风雨。⒋不久,小苗上开出一朵粉红色的花儿。⒌一条小虫把绿叶咬坏了。⒍绿叶很快枯萎了。⒎丁丁兔看见小苗被糟蹋成这个样子,很着急。启蒙3故事列车编辑缪启明可爱的丁丁兔——给花儿当保姆@汤素兰 @郑凯军 @罗小红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数理化》2004,(12):19-19
植物的叶、花、果实都有一定的几何形状.取来一片绿叶,你可以明显地看出上面分布着纵横交错的叶脉,它们是叶子的“运输线”——维管束.难道这些维管束是杂乱无章、任意分布的吗?不是的,它们的分布有一个规则,  相似文献   

16.
绿叶发电厂 美国、日本的农业科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用一个特殊的仪器测出,绿叶在早上八九点钟的阳光照射下,叶面有电流。电流虽然很小,但当绿叶的面积扩大时,电流可相应增强。这个实验给科学家们提供了一个思路:绿叶可以发电。  相似文献   

17.
老榕树上长长的胡须,傍晚时分,萦绕在密枝绿叶之间的蝉鸣鸟啼都幻化成了一缕记忆,日久弥香。  相似文献   

18.
红花与绿叶──再论当好副职董力如果说在一个单位里第一把手是中心、是红花的话,那么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就是绿叶。红花要以身作则,善于让绿叶发挥作用,同时绿叶也必须扶持红花、维护红花,当好副手。首先,副手要树立全局观点。副手是第一把手的助手,分管某一方面的局...  相似文献   

19.
所谓“感悟”,是指人们接触外部事物后有所发现,有所感触而领悟—些道理或思想感情。感悟”是由感而知、而觉、而悟,这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由低级到高级的认识过程。  相似文献   

20.
绿叶的联想     
绿叶,多么富有诗意而又多么平凡,看到绿叶,你一定会想到生机勃勃的春天,不是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