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5 毫秒
1.
1.1目标解读 有理数加法是算术数集扩充为有理数集之后学生学习的第一种运算,它是算术数加减法的拓展与延伸.借助有理数的性质、符号及绝对值概念,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可以转化成算术数的加减运算.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探索过程不但考查了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如正负数、绝对值、算术数的运算、数轴等)解决未知问题的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1 解读教材 1.1 目标解读有理数加法是算术数集扩充为有理数集之后学生学习的第一种运算,它是算术数加减法的拓展与延伸.借助有理数的性质、符号及绝对值概念,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可以转化成算术数的加减运算.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探索过程不但考查了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如正负数、绝对值、算术数的运算、数轴等)解决未知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充分体现了分类、转化、数形结  相似文献   

3.
小学六年数学主要学的是非负有理数的运算.到了七年级,又学了负有理数,把数扩展到有理数的范围.从平时同学的练习和测验的情况来看,大家都感到现在有理数的运算比小学算术运算的错误率要高,这是什么原因?  相似文献   

4.
1问题的提出 《有理数乘法》属于《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数与代数"领域,是学生在学会有理数加法后学习的又一运算类型,它与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一样,也是以小学算术为基础,即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在确定"积"的符号后,其实质就是小学数学中的乘法运算.  相似文献   

5.
徐明乔 《铜仁学院学报》2003,5(3):51-51,M002
算术数对于学生理解绝对值概念、掌握有理数运算均极为有利。  相似文献   

6.
第一章有理数,在学生已有的算术数(正数和零)知识的基础上,引进负数,把数的概念进行了扩充。在有理数集内学习了运算法则及运算律。这些运算律是代数学的基础。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进行充分的练习,使他们获得迅速、准确的计算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数学运算在小学阶段,主要是整数、分数、小数的四则运算;到了初中,不仅运算的对象有了拓宽——从算术数逐步扩大到有理数、实数,而且运算的级次也逐步提高——从四则运算逐步发展到了指数等运算,在数和式的运算基础上,运算  相似文献   

8.
由于现实世界中存在有相反的量,才在算术里的数的基础上引进了负数。这不仅使数的概念得以扩充,而且也丰富了数的加减法的内容。有了负数,不论怎样的两个有理数相减,它们的差总是唯一确定的有理数,这就使算术里出现的在a相似文献   

9.
由于实际上有很多的量具有相反的意义,而算术里的自然数和分数只能表示量的大小,不能把相反的意义表达出来;同时为了使较小的数减去较大的数成为可能,在初二代数中,必须将数的概念进一步扩展,因而引入了有理数。有理数这一章,是从算术过渡到代数的一个重要关鍵,是以后学习全部代数的必备的基础知识,要学好代数,必须先学好有理数的运算。常看到学生在代数演  相似文献   

10.
我们认为,初中数学的教学,主要要加强基础,越是讲“知识爆炸”和提出培养创造型人才,越是要注意抓基本,打好基础。初一代数第一章有理数,是紧接着小学算术学习的,因此要注意与小学阶段教学的衔接,有理数运算实际上就是算术里的数的运算加上  相似文献   

11.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于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初一学生注意的稳定性及注意的分配和转移能力尚不能完全适应初中代数教学的要求。在有理数的运算中,学生的错误率比较高,就是由于学生在小学里进行非负有理数(算术数)的运算时,只要将注意集中在一件事情(即绝对值的运算)上,而进行有理数的运算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分析有理数这一章是学生在小学掌握正整数、0、正分数等的基础上展开的.引进负数、扩展数集并理解有理数的概念以及掌握有理数的计算法则是这章的三个重点,而在有理数运算中,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是有理数运算法则中的重点与难点.初中数学起始阶段有两个主要教学任务:一是扩展数域,引进负数,建立有理数集;二是通过用字母表示数,建立代数式,为数的运算过渡到代数式的运算奠定基础.然而,代数式的  相似文献   

13.
从算术数到有理数是从小学进入初中后数的第一次扩充。正确理解有理数的相关概念,熟练掌握其运算法则是学习后续知识的基础.因此,这部分内容是各种考试的热点.在各种考试中.常见考点主要有以下九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在有理数的加减运算中,形式复杂种类多变,要想提高计算速度,增加准确度,在加减运算之前先根据数的特征进行“整队集合”是十分必要的.一、正、负数分组集合  相似文献   

15.
《算术基础理论》的第一章中,通过定义并集、交集、差集,提出了集合的并、交、差三种运算,现就其中值得注意的两个问题简说如下。一、怎样认识集合运算与数的运算的区别? 集合运算与数的运算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下面我们以加法运算和求两个集合的并为例,说明二者的区别。  相似文献   

16.
初中数学中已经出现和运用了不少数学思想和方法。如转化的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既包括无理数转化为有理数运算、有理数运算转化为算术数运算,又包括解无理方程转化有方程等等。应通过不同的形式给以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致于分析、综合、归纳等的重要数学思想方法,也应让学生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17.
有理数运算法则,是初等数学的基本运算法则,它是初中代数教学中的难点之一。法则的应用并不困难,主要难在使学生对法则的正确理解上,也就是说难在“难教”处。下面以加减法法则为例,谈谈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明确法则间的逻辑关系,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有理数集是在算术数集的基础上扩充起来的,按中小学数学中数系扩充的原则和方法,在原有数集的基础上增添新元素后,都必须规定元素间的一些基本运算关系与法则(使原有的运算性质仍然成立),  相似文献   

18.
在起始年级打好基础是十分重要的。从我校毕业班教学情况看,初一数学学得不好的学生到高年级数理化一般比较差。我在教学中深深体会到,搞好初一数学教学必须特别注意解决好初一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首先是教学内容的衔接初一数学共八章,可分为三部分:①数——有理数,②式——整(分)式,因式分解,③方程——元一次方程(不等式)、一次方程组。建立了有理数的概念后,性质符号进入数学,从算术数扩展到有理数集,这是一次飞跃。整、小、分数的四则运算是有理数运算的基础,能否“准确、迅速、简便”地进行整、小、  相似文献   

19.
一、从算术数到有理数的衔接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经历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从单一到综合这一过程。初一学生对非负有理数的认识经历了六年多的时间,到了中学五、六个星期就要把数扩充到有理数域,且要完成有理数域内的运算,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要做大量的工  相似文献   

20.
《有理数》一章是代数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如何牢固而坚实地打好这一基础,对于今后的数学学习非常重要.然而;由于引进了负数、绝对值、相反数等一些概念,给有理数带来了许多异于算术数集的性质,增加了乘方运算,建立了有理数运算法则,也可以灵活运用运算律,使有理数运算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