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校工作的总目标,无疑是培养德、智、体诸方面部得到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完成教育教学任务,除了学校的主要领导者(校长、书记)外,大量的工作要靠中层干部、广大教师和后勤人员去做。因此,能否恰当地选人、用人,即做到“善任”,对于学校管理者来说,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毛泽东曾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现在也常听到“用好一个厂长,救活一个企业”的说法。而要做到“善任”,必须先“知人”。  相似文献   

2.
一、厚德一是要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在学校中,学校全体成员交往、相互影响,形成了种种人际关系。协调这种人际关系是校长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校长管理好学校的基础。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体,如何协调校长与教师的关系,从而调动和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校长协调人际关系的重点。在具体的工作中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了解教师,不要带任何先入为主的观念去认识教师,以免形成错觉,特别要注意避免“晕轮”效应的消极作用,也不能分门别类地对教师的品行进行判断,而要客观全面地了解下级,正确评价。要“慎始”,处理好与教师…  相似文献   

3.
教职工是学校的主体,是办好学校的决定性因素;校长是学校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校长制订的工作目标要靠教职工共同努力才能达到,校长的决策要靠教职工的辛勤劳动才能变成现实。如果校长与教职工的关系协调、感情融洽,教职工就能与校长同心同德,团结奋斗;反之,结果亦相反。因此校长要善于协调好与教职工的关系。笔者在实践中体会到:校长必须坚持“四要”,做到“三多”。一、坚持“四要”一要让教职工责权兼有。校长要让下属有相对的独立性,若教职工有职无权,事事需请示汇报,失去独立性,这样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得不到发挥,…  相似文献   

4.
学校内部人际关系协调得好,能人尽其才,使每一个部门和每一个教职员工都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否则就会出现“内耗”和“离心”倾向,形不成合力,即使个体能力不弱,也会成为一个软散的班子,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影响学校整体目标的实现。而作为联系校长和下级的纽带,副校长更应从协调做起。对待校长:不亢不卑对于校长来说,副校长是被领导者,必须尊重校长工作,努力完成自己分管的各项工作任务。同时要不卑不亢,与校长坦诚相处,积极争取校长的支持。要代表广大教师的利益,敢为同志讲话,多在校长耳边吹群众风,多出利于推动工作的金点子…  相似文献   

5.
绝大多数中小学校长都是从优秀教师群体中选拔,并通过有针对地组织培养、任命而产生。因此,校长的第一角色应该是好教师。走上校长岗位后,学校工作千头万绪,涉及贯彻执行党和国家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的方针政策,协调好与相关部门的关系,整合好社会、家庭和其他社会团体对教育的理解、配合与支持,这又成了协调员的角色。为了促进学校发展,校长需要为学校创设良好的外围环境,要抢抓机遇,迎难而上,校长又成为创业者角色。校长角色的多元化,决定了校长要想在工作中从容自如,沉着应对,取得佳绩,必须处理好各种关系中的“距离”艺术。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名校长 ,其工作主要目的是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主动性 ,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回报社会和人民。为此 ,校长必须研究教育管理、注重教学管理 ,以最有效的管理方式 ,带领全体教职工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笔者从多年的学校管理实践中体会到 :学校管理中 ,管人重在管心 ,管人是形式 ,管心是根本。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是通过教师自身的知识、技能、情感、意志、人格和言行等直接影响学生 ,从而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为此 ,学校管理者既要重视以制度“管人” ,更要注重与教师心灵的沟通 ,情感的融洽。使其心情愉快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7.
在建设和谐校园中,校长无疑是学校教育教学研究的第一责任人,必须确立教师教育教学与科研的双重任务观念.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校长要时刻将人性化的理念贯穿于工作中,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成为睿智与富有创意的领导者.  相似文献   

8.
一、立足本位,抓住本质,掌握教育教学的科学艺术学校工作千头万绪。一个学校的校长,只有每天精益求精地提高自己的教育和教学技巧,只有把学校工作的最本质的东西———教学和教育,放在第一位,他才能成为一个好的领导者,他才能成为一个有威信,博学多识的“教师的教师”。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好的校长,那你就得努力成为一个好的教师,好的教学论专家和好的教育者,如果你占着一个校长的位子,认为凭着某种特殊的行政领导的天才就能取得成功,那还是打消这个想当一名好校长的念头。”校长要日复一日地钻研教学教…  相似文献   

9.
绝大多数中小学校长都是从优秀教师群体中选拔,并通过针对性的组织培养、任命而产生。因此,校长第一角色应该是好教师。学校工作千头万绪,涉及到贯彻执行教育方针政策,协调好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关系,整合好社会、家庭和其他社会团体对教育的理解、配合与支持,这又扮演了协调员的角色。为了促进学校长足发展,校长需要为学校发展创设良好的外围环境,给学校留足发展空间,要抢抓机遇,迎难而上,校长又具有了创业者的角色。校长要处理的关系复杂,要想在工作中从容自如,沉着应对,取得佳绩,就必须掌握好“距离”艺术。  相似文献   

10.
孔玉范 《上海教育》2006,(7A):49-49
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所学校,先要评论校长。”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校长要把握好办学方向,实现自己的办学思想,关键在于处理好与教师的关系。因为校长承担的社会责任主要依靠教师来完成,所以,校长需要教师的密切合作才能完成各项教育任务。  相似文献   

11.
一所学校要想卓有成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关键在于学校领导要从思想上重视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要把教学工作搞好,必须依靠教师优良职业道德和优良智能结构的充分发挥。要发挥教师这些优良因素,学校领导必须深入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去,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一个好的校长既是教育行家,又是教学能手,除自己兼教一门课外,还要坚持每天听一、两位教师讲课。革命家徐特立任长沙师范校长时,坚持天天听教师讲课,他把听课了解教师教学情况,作为校长最重要的工作。因为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智能结构不同,教学效果必然有差别。如果不深入了解加以鉴别,好的经验得不到交流推广,失败的教训不能及时总结,无好坏之分,奖惩不明,教师的积极因素能充分发挥吗?教学质量好得起来吗?因此,学校领导必须深入到教师教学活动中去!  相似文献   

12.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校长必须把抓好教学工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当作自己的主要职责。因此,校长必须是教学之长。一、苦练内功当内行校长抓教学,我认为关键是要精通教学,亲自上课,把自己“压”在课堂上,“定”在课堂上,从自己做起,从自...  相似文献   

13.
一、找准自己的位置、协调好校内各部门的关系1.处理好教导主任与副校长、校长的关系主抓教学的副校长、校长都是教导主任的顶头上司,教务处的各项工作能够得到他们的支持是非常关键的。因此多请示、勤汇报就显得很重要了。另外要充分利用班子会,把近期工作安排或工作设想有准备地拿到会上去讨论、说明也是请示、汇报的很好方式。同时对校长安排的工作或学校形成的决议要高质量地落实好、完成好。对于有争议的问题,要阐明自己的观点,甚至可能会出现争执,但只要出发点是为了工作,为了大局,为了学校工作不出现失误,是值得的,完全能够被明智的…  相似文献   

14.
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离不开教科书。要把教科书用活,需要校长活的办学理念和感人的言行。校长应该成为师生的表率,正确对待名利,正确对待他人,正确对待自己;校长应是教师教学业务的指导,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师生生活的关心,学校发展的规划,用自己的心血不断丰富学校这部“教科书”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一、参加师生日常活动——校长有“份” 作为学校管理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校长的教育实践必须深深扎根于学校和课堂,校长的办学思想必须紧紧围绕教师和学生。全程参与师生的日常活动,全面了解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有助于校长及时了解、发现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有效实施学校管理理念和管理策略。基于这种认识,我要求自己在处理好繁杂的日常事务之余,坚持“四进四同”,做到学校的每一项活动校长有“份”。  相似文献   

16.
《教育与职业》2007,(34):109
一个学校的教师是否具有教育使命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长有没有教育使命感。倘若校长的教育使命感非常强烈,管理科学,评价公正,那么他所管理的学校就会是一个风气纯正、奋发向上的育人阵地,这所学校的教师就会自觉地形成一种“不用扬鞭自奋蹄”的教育使命感。倘若校长没有教育使命感,把校长当“官”做,高高地凌驾于教师之上,俯视众生,自己整天跑官场,拉关系,这样的校长只能让懒惰懈怠不求上进的教师觉得舒心,那些事业心责任心很强的教师就会觉得郁郁不平了,长此以往,他们的教育使命感沦落则是必然的了。因此,要提升教师的教育使命感,首先要关注校长的教育使命感。  相似文献   

17.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学校培养人才,实施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领导者,一位中学校长应该具有多方面的素养。本文仅就其中的两项谈点浅见。一位好校长必须首先是一位好教师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好校长,那你首先就得努力成为一个好教师、一个好的教学专家和好的教育者。”苏霍姆林斯基本人当过二十八年校长,其  相似文献   

18.
在建设和谐校园中,校长无疑是学校教育教学研究的第一责任人,必须确立教师教育教学与科研的双重任务观念。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校长要时刻将人性化的理念贯穿于工作中,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成为睿智与富有创意的领导者。  相似文献   

19.
一、以校长形象引导教师积极工作  有人说“一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这无疑是在强调校长在治校中的重要作用 ,道理相当深刻。作为校长 ,除了要对依靠教师搞好教育教学有其深刻的认识外 ,在行动上也要体现校长的品德修养、思想作风、工作作风 ,这些直接影响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发挥。首先 ,校长自身要有榜样意识。除了带头学习、带头创新、带头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以身作则 ,将自己的行为变成无声的命令外 ,还要做到面向全体教师 ,有一颗“爱师之心” ,平等待人 ,一视同仁 ,任人唯贤 ,避免或清除教师的“逆反心理 ,敌对心理” ,…  相似文献   

20.
《宣武教育》2005,(7):45-45
人们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的确,校长自身的品德影响着教师队伍整体的师德,关乎学校师风、教风和学风的优劣及教育系统的整体形象。中小学校长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用自己的言行影响教师,进而影响学生。这种影响力靠的不是校长的“官威”,而是校长的“官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