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俊 《文化交流》2017,(8):24-27
正悦耳动听的音乐、华丽精美的服饰、深情委婉的唱腔、丝丝入扣的表演……海盐县博物馆海盐腔展示馆窄小的舞台上,一出《南西厢记·堂前巧辩》,让笔者观赏到了明代四大声腔之首海盐腔的独特魅力。海盐腔是一门古老的戏曲唱腔,因形成于浙江海盐而得名。由于历史原因,300多年前,海盐腔逐渐失传。"走到今天真的不容易""我是2012年3月调入县文联的。那时海盐腔艺术团成立不久,没有一分钱的活动经费,演出服装是演员自己掏钱  相似文献   

2.
小集南唱成佳音昆山腔是昆曲的前身,它始于元代末年的浙江昆山,作为“小集南唱”的清曲流行于江南一带。南曲在明代中叶以后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在明嘉靖、隆庆年间,北曲清唱家魏良辅流寓浙江太仓(元代时昆山所辖),开始致力于改革南曲。他以昆山崆为基础,吸收了北曲中的演唱技巧,并与当时的一些器乐名家合作,结成在艺术上有共同见解和理想的创作集体,把昆山腔作了很大的改革与发展。魏良辅非常讲  相似文献   

3.
作为第一部用昆山腔谱曲革新后的剧目,《浣纱记》对后世的戏曲文本创作及舞台演出有着深远的影响,也使昆曲得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浣纱记》以《泛湖》作为结尾,含意深刻,本文将探寻以此作结的意义和影响,以剖析其文本创作的文学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4.
张玫 《文化交流》2016,(9):40-44
正昆曲作为一种"口传心授、活体传承"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有一代一代昆曲传人的坚守与传承,今天的昆曲艺术园林姹紫嫣红,现出勃勃生机。而浙江昆剧团的传承和发展,更具有薪火相传的当代意义。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昆曲,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被称为"百戏之祖"。而作为文化大省的浙江,更是中国戏曲的桑梓之乡。  相似文献   

5.
被昆曲界尊称为“昆曲妈妈”的张娴,平平安安辞别了鸡的旧岁,又稳稳当当步入了旺旺报春的狗年。这位92高寿的昆曲界名人,是昆曲让她延了年,她又为昆曲这棵600年老树益寿。老人一身是病,从青年到中年吃药打针从未停过,但不知何故近年来老人越活越年轻,尤其是五年前昆曲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后,老人变得越发鲜活了,平时小辈们和她相遇,总喜欢问长问短,问得最多的一句是:“张老师,有啥秘诀可以长寿?”每每听后,她总是笑眯眯地说:“昆曲让我长寿……”在昆曲界,不详知张娴的都认为她是昆曲科班出身,其实她是从苏滩步入昆曲界的。张娴6岁随父…  相似文献   

6.
历史寻踪 "金华昆曲在武义,武义昆曲在陶村." 武义昆曲是昆腔流传在金华一带、并辐射浙中其他地区的支派,因常年演出于农村草台、庙会、祠堂,以农民为主要观众,语言较为通俗,故又称之为"草昆"(这只是与魏良辅、梁辰鱼改良后的昆腔水磨调、即"正昆"相区别而言).武义昆曲能够传唱百余年,离不开世代陶村人对它的文化自觉与自信, 10年前,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7.
秦峰 《文化交流》2015,(4):71-73
2015年2月14日是又一个浪漫的情人节。中国北方昆曲剧院应美国罗格斯大学孔子学院的特别邀请,来到美国新泽西州罗格斯大学尼格拉斯音乐中心作专场文化交流演出,受到当地观众的热烈追捧。演出之前,节目主持人用英文和中文向观众朋友们介绍了昆曲的起源、发展过程和表演形式,还专门介绍了昆曲的华丽服装及服饰,并介绍了为昆曲伴奏的主要中国传统乐器如  相似文献   

8.
赵菲  吴芸 《文化交流》2001,(4):9-11
古希腊戏剧和印度的梵剧已经基本消失了,昆曲这株被誉为“幽兰”的奇葩,作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中唯一完整地保留舞台演出形式的戏剧艺术,如今亦娇喘微微,唯存一息。 昆曲曲高和寡,虽说乐如行云流水,  相似文献   

9.
正万年上山文化的发掘,表明浙江中西部是人类稻作文化最早的发源地,而婺剧就是这一文化成熟发展的一个标志与结晶。如今,它已成为浙江光彩夺目的金色名片和文化印记。一婺剧这个名称,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才正式被叫响,过去长期称为"金华戏",是流传在金衢一带六种戏曲声腔(即高腔、昆曲、乱弹、徽调、滩簧、时调)的合称。姗姗来迟的名称后面,有着古老剧种非同寻常的500多年发展历程和绚烂光焰。  相似文献   

10.
周逸 《文化交流》2005,(3):20-22
中国明代伟大的戏剧家、文学家汤显祖的《牡丹亭》,是一部妇孺皆知的不朽戏剧,数百年来盛演不衰,成为中国戏剧舞台上优秀的保留剧目之一。不久前,由美籍华人著名作家白先勇总策划、总制作的昆曲《牡丹亭》,在海内外巡演引起巨大反响。不过很多人也许还不知道,汤显祖的《牡丹亭》始作于浙江省的遂昌县。阳春三月,我从北京来到浙西南深山区,拜访了山川秀美的遂昌。在与众多朋友交往中,一位温文尔雅的中年人递给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