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全球范围内人口老龄化现象不断加剧,对于老年人的养老照护问题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解决老年人的养老照护困难对于维护社会结构稳定与社会道德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石河子养老照护的扶持制度现状,寻找老年人口的健康照护困境及缺点,通过结合发达国家不同养老模式特点的长期照护体系成功经验,解决石河子市目前老年人口养老照护困难的最佳路径,积极制定适合石河子市老年人的针对性养老照护制度。  相似文献   

2.
中国当前是世界上失能老人数量最多的国家,在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村失能老人的照护问题甚为堪忧,作为社会最为弱势的群体之一,农村失能老人的照护理应受到重视。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完整的农村失能老人照护体系,很多农村家庭因照顾失能老人而致贫。通过对失能老人长期照护制度较为完善的美、德、日三国的政策研究,依据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通过国家财税政策的支持,建立起一个多层次、完善的农村失能老人家庭照护体系,从而保障我国农村失能老人真正达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有尊严地安度晚年。  相似文献   

3.
作为嵌入式养老的创新模式,家庭照护床位是解决当前养老服务困境,推动养老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精细化治理的重要举措.然而,当前的试点仍存在需求不足、供给乏力的双重困境.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对家庭照护床位认识不清、理解错位;政策实施中尚未有效解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资源碎片化问题,资源整合定位不准、整合层次低.基于此,本文提出回归家庭照护床位政策本色,强调其准市场化服务属性,明确其补充、协调、整合的功能定位,探索以街镇-社区为基点、以"养老管家"为媒介、以智能科技为支撑、以老年人住所为场域、以老年人个体为中心的服务终端功能性整合路径,完善配套激励相容机制、支付保障机制,推动实现"医-养-康-护"一体化居家养老.  相似文献   

4.
王兰 《中国科技纵横》2011,(10):288-288,291
本文论证了老年人长期照护中做好心理抚慰工作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剖析了目前影响和制约老年人心理抚慰工作的主要因素,对做好具体工作的主要方法和措施进行了探讨研究。目的是为有效开展好老年人长期照护中的心理调查、问题研究、心理抚慰提供思路与办法。  相似文献   

5.
0~3岁婴幼儿照护机构师资队伍建设是实现“幼有所育”目标的基本条件,是提升婴幼儿照护质量和促进0~3岁婴幼儿健康成长的基石,是解决我国0~3岁婴幼儿照护机构师资队伍存在问题的需要。通过解决政府责任缺位、缺乏执行标准的问题,完善师资培养体系,更新教师教育理念,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可不断提升0~3岁婴幼儿照护机构师资队伍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武汉生物医药科技孵化器是在武汉市人民政府倡导下,经武汉市科学技术局批准组建的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也是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湖北)基地核心园区--武汉医药科技产业园创业服务中心.经过七个多月的组建与运营,孵化器呈现出了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在创新生物医药孵化器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建设生物孵化器专业技术平台体系、探索生物医药专业领域科技中介途径、打造特色鲜明的专业化服务品牌等方面进行了大力尝试与有效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7.
根据社会交换理论,老年人可以与家庭成员、社会化养老机构、国家等建立交换关系,以社会交换方式获得长期照护服务.本文分析了中国农村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社会交换安排,认为老年人可用于社会交换的资源包括劳动收入、给予子女的无偿服务、给予社会的志愿服务、给予国家的税收或社会保险费、可与国家进行交换的特殊价值和可用于交换的商业性资产.老年人社会交换方式包括家庭内部交换、社会性交换、制度性交换和志愿性交换.建议国家对各种交换方式进行监督管理,提高社会交换质量.  相似文献   

8.
城市空巢老人社区照顾模式中养老服务的保障机制建设重点在于观念引导机制、制度保障机制、资金保障机制和资源整合机制四个方面。政府和社会建立相应的观念引导机制,鼓励子女看望照顾老人;设计服务项目时,应加大制度安排的力度,使提供的服务能够切实充分的为老人利用;政府的财政支持是开展社区照护服务的支柱;照护资源实现合理配置优化整合,发挥出最大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设计基于因子分析的科技服务业评价指标,对山东省17地市的科技服务业发展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探讨科技服务业地区间发展不均衡,同地区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综合经济绩效不高及发展路径与模式不够清晰等问题.探讨科技服务业发展举措,完善技术市场体系,发展区域化和专业化服务业集群;支持大型科技服务企业一体化发展;发展专业化、产业细分化和具有特色优势的科技服务业;大力引进外部优质资源.  相似文献   

10.
设计基于因子分析的科技服务业评价指标,对山东省17地市的科技服务业发展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探讨科技服务业地区间发展不均衡,同地区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综合经济绩效不高及发展路径与模式不够清晰等问题.探讨科技服务业发展举措,完善技术市场体系,发展区域化和专业化服务业集群;支持大型科技服务企业一体化发展;发展专业化、产业细分化和具有特色优势的科技服务业;大力引进外部优质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