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文物承载着灿烂的文化,比如良渚古城出土的玉。文化因传承而灿烂,比如,浙江的龙泉青瓷,其美誉仍在全球播撒;比如,产自浙江龙泉六瓣花环形的马蝗绊,在日本享受着最崇高的礼遇。龙泉青瓷的特点是温润如玉、清脆典雅、明滑透亮。是不是因了她的自然纯朴,内敛而不张扬,使得东方文化受世人的喜爱,以致在千年前便承担起海上丝绸之路重要使者这一角色?本期视点,我们关注的是中国瓷的代表之一龙泉青瓷,龙泉的剑,以及龙泉这座小城。  相似文献   

2.
正龙泉,宝剑之邦、青瓷之都。相传春秋时,一代剑师欧冶子在这里铸就三柄利剑,其中一把名为"龙渊",遂以剑名地。后因避唐高祖李渊之名讳,改称"龙泉"。龙泉又有"瓯婺八闽通衢"之称,自古为"驿马要道,商旅咽喉"。十里窑场,千年窑火,精美绝伦的龙泉青瓷从这里源源不断走向世界,书写了中外贸易和文化交流的辉煌篇章。  相似文献   

3.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由法国每年主办一次。去年,2012年,第十七届展会在巴黎举行,中国有15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及其52件瓷器和海派旗袍的作品参与,主办方为之颁发了展会荣誉证书。展会上,来自浙江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毛正聪设计制作的两件龙泉青瓷作品《碎玉》《珍珠梅瓶》特别吸引人,老外纷纷竖起大拇指,操着半生不熟的中国话,连声夸道:"OK,中国雪拉同(西方人称青瓷为雪拉同)……"  相似文献   

4.
正大国工匠,匠心筑梦。4月8日,中央电视台《大国工匠》宣传片摄制组来到浙江龙泉,用镜头记录下国家级"非遗"龙泉青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徐朝兴大师制瓷的一天,细致入微地将专注、坚守、淡然和汗水诠释的工匠精神刻画于影片中。据悉,这部片子将用于中国与葡萄牙的双向文化交流。其实,龙泉青瓷与世界在时空间波澜壮阔又静水流深的关联,近千年来从未间断。温润敦厚的久远记忆根据目前所知的考古材料,最早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陶瓷考古之父陈万里曾经说过:"一部中国陶瓷史,半部在浙江;一部浙江陶瓷史,半部在龙泉。"龙泉窑是中国瓷业史上最后形成的一个青瓷名窑,其文化内涵丰富,生产规模极为壮观,是南北两大瓷业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典范,是官民瓷业相互关联、相互激荡的结果,是中国青瓷工艺发展的历史总成。一青瓷,在一千多年前就已融入了这座城市,融入了龙泉人的生活。2014年3月,庆元县成人职业技术学校工地施  相似文献   

6.
赵征 《文化交流》2009,(12):42-47
2009年9月30日,浙江龙泉青瓷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本文从一个瓷业世家来观照龙泉青瓷薪火相传。  相似文献   

7.
正这是关于龙泉青瓷的展览中,展品数量最多、来源最广、产地最繁且体现多元文化的一次展览。仅从开幕式上,故宫博物院三任院长郑欣淼、单霁翔和王旭东共同为展览揭幕,就可以看出这次龙泉青瓷展的重磅。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7月15日,由故宫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丽水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天下  相似文献   

8.
中日两国茶业交流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古代日本在中国制茶技术的基础上创立了径山茶制法、宇治茶制法、青制煎茶制法、玉露茶制法等新型制茶工艺,并据此发展出"抹茶道""煎茶道"等具有日本特色的茶道文化。近代日本通过雇佣中国技师、派遣本土技师实地考察、选派留学生赴华等形式,进一步学习中国的先进制茶工艺,引进吸收了中国红茶、乌龙茶的技术工艺,改良了中国的制茶器械,提高了制茶效率和成品茶的质量,为此后日本茶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王德仁 《文化交流》2013,(10):25-28
在纪念浙江省文史研究馆成立60周年之际,笔者采访了馆员叶宏明先生,请他谈谈有关浙江的、同时也是中国的文化和历史的重要代表—古陶瓷。叶先生是古陶瓷学科的专家,曾先后参加恢复龙泉青瓷和南宋官窑、破译秘色瓷、解密兵马俑陶型的烧制技艺工作,被誉为"复活国宝的大师"。  相似文献   

10.
李清严 《文化交流》2010,(2):M0001-M0002
在青瓷之乡龙泉鹅庄.近来出现一幢墙面全部用古青瓷片装饰的楼房.古雅质朴.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周姓房主数十年如一日收藏古青瓷片.日积月累达数十筐之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