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几年的高考题中,出现了一些新颖题.如2010新课标全国卷第16题:在△ABc中,D为边Bc上一点,BD=1/2Dc,〈ADB=120°  相似文献   

2.
巧构辅助圆     
1.利用与弦有关的直角 例1 F1、F2是椭圆x^2/a^2+y^2/b^2=1(0〈a〈b)的焦点,P是椭圆上的一点,且∠F1PF2=90°,则△PF1F2的面积是____.  相似文献   

3.
许敏 《数学教学》2011,(6):47-48
821.如图1,D是AABC内一点,满足AB=AD,BD=CD,∠BAD=2∠CAD,E是边AC上一点,且BE=CE.求证:AB和△EBC的外接圆相切.  相似文献   

4.
课本第77页习题7.2中第8题原题如下: 如图1,D是AB上一点,E是4C上一点,BE、CD相交于点F,∠A=62°,∠ACD=35°,∠ABE=20°.求∠BDC和∠BFD的度数.  相似文献   

5.
新教材高中数学第二册(上)第75页例2:已知圆的方程为x^2 y^2=r^2,求经过圆上一点M(x0,y0)的切线方程.  相似文献   

6.
在人教版《数学》(必修)第二册(上)第75页中有这样一道例题: 例2 已知圆的方程是x^2+y^2=r^2,求经过圆上一点M(x0,y0)的切线方程.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第二册(上),第75页例2“已知圆的方程是x^2+y^2=r^2,求经过圆上一点M(x0,y0)的切线的方程.”其答案是x0x+y0y=r^2.  相似文献   

8.
下面的题目是2003年四川省中考B卷第5题: 如图 1,过矩形ABCD的对角线BD上一点K分别作矩形两边的平行线MN与PQ,那么图中矩形AMKP的面积S1与矩形QCNK的面积S2的大小关系是S1_____S2(填“〉”或“〈”或“=”).  相似文献   

9.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数学第二册(上)(试验修订本·必修)第7章中有这样一道例题:已知圆C的方程是x^2+y^2=r^2.求经过圆上一点M(x0,y0)的切线方程.(切线方程为函x0x+y0y=r^2.)  相似文献   

10.
2013年高考湖南卷理科第21题: 在直角坐标系xOy中,曲线C1上的点均在圆C2:(x-5)2+Y2=9外,且对C1上任一点M,M到直线z=-2的距离等于该点与圆C2上点的最小值.  相似文献   

11.
“已知圆的方程为x^2+y^2=r^2,求经过圆上一点M(x0,y0)的切线方程.”是高二《解析几何》第64页的一道例题.这道例题潜在的思维价值较大.为了搞好例题的“思维教学”,笔者对该例题作过认真挖掘.现将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第九届全国初中联合竞赛试题第二试的第2小题是:题目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D是底边BC上一点,E是线段AD上一点,且∠BAC=∠BED=2∠CED.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第二册(上)第132页有这样一道习题:在椭圆x^2/45+y^2/20=1上求一点,使它与两个焦点的连线互相垂直.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此题给出了多种解法,并作了适当引申.  相似文献   

14.
第48届IMO预选题(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建泉 《中等数学》2008,(10):18-23
几何部分 1.本届IMO第4题. 2.已知等腰△ABC,AB=AC,M为边BC的中点,X是△ABM外接圆的劣弧MA^上的一个动点,T是∠BMA内的一点,且满足∠TMX=90°,TX=BX.证明:∠MTB-∠CTM的值不依赖于点X.  相似文献   

15.
题目如图1,在△ABC中,D是BC上的一点,E是AD上一点,且AB/AC=AD/CE,∠BAD=∠ECA.(1)求证:AC^2=BC·CD;(2)若E是△ABC的重心,求AC^2:AD^2的值.本题第(1)小题的设计是考查学生对相似三角形判定和性质的掌握情况,同时也为学生解决第(2)小题搭建了一个“脚手架”.第(2)小题强化了已知条件,适度提高论证难度,考查学生几何逻辑推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例1 已知椭圆x^2/4+y^2/3=1上一点P在第三象限,且∠PF2=120°(其中F1,F2是椭圆的两焦点),求tan∠F1PF2. 解 设∠F1PF2=0,则 ∠PF2F1=60°-θ,  相似文献   

17.
题目 如图1,A是CD上的一点,△ABC、△ADE都是等边三角形,求证:CE=BD.(人教版《几何》第二册复习题三P113第13题)  相似文献   

18.
原题 如图1,四棱锥S—ABCD中,SD上底面ABCD,AB=AD=1,DC=SD=2,E为棱SB上的一点,平面EDC⊥平面SBC.  相似文献   

19.
题目如附图,在△ABC中;AB=AC,∠BAC=20&;#176;,在AB上取一点D,使AD=BC,求∠BDC的度数.(第六届祖冲之杯赛题)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高二数学(上)第132页第6题:在椭圆x2/45 y2/20=1上求一点P,使它与两焦点的连线互相垂直.解法1(斜率法):由题意知a=3(5~(1/2)),b= 2(5~(1/2))5,c=5,F1(-5,0),F2(5,0).设P(x0,Y0),因为PF1⊥PF2,所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