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讨论了述语分别为“有、是“的存在句的不同语义关系,提出在存在句式“方位词语或处所词语 有/是 事物名词或名词短语 附加成分”中,当述语为“有”时,方位处所词语表示的空间和事物名词表示的事物之间的语义关系为部分充满关系;当述语为“是”时,方位处所词语表示的空间和事物名词表示的事物之间的语义关系为完全充满关系,并由此探讨了为这种语义关系所决定的“有”和“是”在具体句子中使用时的互换情况。同时本也考察了“事物名词或名词短语 在/是 方位词语或处所词语 附加成分”作为存在句式的真实性情况,指出用“是”作述语的“事物名词或名词短语 是 方位词语或处所词语 附加成分”句式并非存在句,其实质是判断句;用“在”作述语的“事物名词或名词短语 在 方位词语或处所词语 附加成分”句式才是真正的存在句。  相似文献   

2.
She likes reading on many different subjects,她喜欢阅读与各种主题有关的书籍。read在本句中用作不及物动词,其后的介词on在本句意为“与……有关的”、“关于”。它同后面的名词一起构成一个介词短语,在句中作状语。这时的介词可换用about。例如: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出版社的高中语文(实验本)第四册选入了沈括的《采草药》一文。其中有“一亩之稼,则粪溉者先芽;一丘之禾,则后种者晚实”一句。教材第184页对“粪溉”的注释是“施肥浇灌”。这显然是把“粪”当成了名词用作动词“施肥”。我认为这种解释欠妥,应该把它看作名词用作状语“用粪”。要辨别一个词在句中活用为哪另一类词,主要是看它在句中所处的地位,前后有哪些词类的词和它结合,和它构成什么样的语法关系等。名词活用作动词,有以下几种情况:1.名词后面有代词,这个名词活用作动词。如: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  相似文献   

4.
杨文 《中学生英语》2008,(10):15-16
问 句子Let's play soccer.中的play该怎样理解? 答 play在本句中作动词,意为“玩、打(球)”,后接球(棋)类名词时,球(棋)类名词前不加冠词。例如:  相似文献   

5.
本根据汉语的特点,用语言实例对英语中“无灵名词 有灵动词”的拟人句英译汉中的物称与人称主语的转换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四种转换模式,为英语拟人句英译汉提供实践的参考框架。  相似文献   

6.
古代汉语中的词类转换情况多而复杂,现在语法界对其处理方法不统一。例如:在“(诸葛)亮身率军攻祁山”句中,“军”充当宾语,是“军队”的意思,具有名词的语法特点,属名词类;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句中,“军”带补语“细柳”,是“驻扎”的意思,具有动词的语法特点,又属动  相似文献   

7.
一、释“帅”《国语·越语》中有这么一句:“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唯君左右之。”有人认为“帅”在句中名词活用为动词。“帅”在句中是否名词活用为动词?值得探讨。有人把“帅”看成名词活用为动词,可能是把“帅”看成“元帅”、“将帅”的“帅”。  相似文献   

8.
对《荀子·劝学》“非能水也”一句的解释,不少注本皆以“水”为“名词用如动词”。本文分析研究了《荀子》中“能”与“水”字的全部用例,指出“能”为动词,乃“禁得起”、“胜过”、“善于”之义;“水”为名词,不必讲成词类活用。  相似文献   

9.
“……之所以……,是因为……”句式是单句,不是复句。“……之所以……”是名词性偏正短语,在这一句式中是主语部分;“是因为……”是判断动词“是”作谓语,介宾短语“因为……”作宾语,在这一句式中是谓语部分;“……之所以……,是因为……”是古代汉语中“……之所以……,以……也”这一单句形式的直接传承,具备完全句的全部特征,是典型的判断句。  相似文献   

10.
词类转换是英语主要的构词法之一。英语名词在句中转换为动词的用法较为普遍,本就英语人体部位的名词在句中转换为动词的用法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1.
分写的everyday与合写的everyday在英语中有很大区别。everyday是形容词,意为“日常的”“每日的”,相当于daily,在句中作定语。everyday是一个名词词组,意为“每天”“天天”,在句中作状语,试比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1.Never trouble troubles till trouble troubles you. 繁星点拨站:哈哈,就在读完这句话之后,小编耳边立即回响起女神Taylor Swift的神曲I Knew You Were Trouble中的那句“Trouble,trouble,trouble.”.本句中的“trouble”是动词形式和名词形式互用,属于同词异义类.第1、4个“trouble”是动词,而第2、3个“trouble”则是名词.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若麻烦没来找你,就别去自找麻烦了.  相似文献   

13.
近期教授《信陵君窃符救赵》,给学生解释“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一句时,颇觉困惑。教材是这样解释的:“拿出袖子里笼着的铁锤,一锤打死了晋鄙。前一个‘椎’是名词,后一个‘椎’是动词。”我对第一个“椎”的解释没有疑义,而对后一个“椎”是动词的解释存有个人的理解。我觉得,此句中的第二个“椎”字也可理解为名词。  相似文献   

14.
在古代汉语中,有一种精炼的语言形式——名词作状语,就是把名词单独用在动词的前面,表示比喻、动作的凭借、方式等多种意义。如: ①豕人立而啼。(《左传》) ②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项羽本纪》) ③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④智取生辰纲。(《水浒》) 句中黑体字的词都是名词作状语(下同),句①的“人”表示“象人那样”;句②的“兄”表示“象对待兄长那样”;句③的“箕畚”表示“用箕畚”句④的“智”表示“用智”。 在现代汉语中,时间名词、方位名词、处所名词也常用作动词的状语。如:  相似文献   

15.
我们学习英语,会经常碰到名词的数(number)的问题。一般的名词总有单数和复数之分,我们称之为“可数名词”;而表示抽象概念,或者是难以明确分割的物质和集体的名词,我们称之为“不可数名词”。但有时候,英语的一些名词这样用是可数的,而那样用就是不可数的。因此,严格地就,我们对名词的“数”这一概念的掌握,不是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而是名词的可数用法和不可数用法.一、单论名词的不可数性有许多可数名词,在句中根据匈义而转化为抽象意义,这样,这些名词就具有不可数性。从语义特征上来看,这些抽象化了的名词,有的通俗…  相似文献   

16.
对偶小解     
对偶就是用一对字数相等、结构相同的语句来表达相同、相关或相反的意思。如: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南北朝民歌《木兰辞》)这里上下两句中相对应的词、词性和结构是完全相同的。上一句,“朔气”对“寒光”,名词对名词;“传”对“照”,动词对动词“;金柝”对“铁衣”,名词对名词。下一句中,也是“将军”对“壮士”“;百战死”对“十年归”。两句不但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也相同。对偶有严式和宽式之分。严式的对偶还要求平仄协调。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第一联…  相似文献   

17.
在成书于春秋时代的《诗经》中,“思”字不仅可以作实词即名词和动词,而且也可以作虚词即语气助词,作语气助词时分别可以放在句首、句中和句尾。这说明“思”字在古代汉语中的用法要比在现代汉语中的用法丰富。  相似文献   

18.
1.LookattheclothesonMrsGreensclothesline.(L.53)(看格林夫人晒衣绳上的衣服。)句中的clothes用作名词,意为“衣服,服装”。当clothes用作主语时,谓语动词一般用复数形式。例如:Therearesomeclothesontheline.(晒衣绳上有一些衣服。)line在本句中的意思是“绳索”,它还可以表示“线,电话线”的意思。例如:Thisisatelephoneline.(这是一条电话线。)2.Whoseclothesdoyouthinktheyare?(L.53)(你认为它们是谁的衣服?)句中的whose是who的所有格形式,同时,也是疑问代词,意为“谁的”,可置于名词前作定语,也可单独作主语、表语及宾语。例如:W…  相似文献   

19.
other作形容词时,意为“其他的,另外的”,修饰名词,在句中作定语。其后常接可数名词的复数形式。例如:  相似文献   

20.
在我们中学的析句中,所提及的“双宾语”是指谓语中心动词(谓语)牵涉的具有领属关系的两个名词。例如: ①父亲‖留给王小红(一支好)笔。 按照我们中学的析句方法,句①中主语是“父亲”,谓语是“留给”,宾语是“王小红”和“笔”,“一支好”是作宾语“笔”的定语。就这一句,我们可以得知,按照我们中学教学语法的析句法,该句应处理为“双宾句”,即一个句中的谓语牵涉着两个宾语,那就是此句中有关宾语部分具有领属关系的两个名词“王小红”和“笔”同归于宾语之列,分别视为谓语“留给”牵涉的事物——宾浯,于是得出“双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