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氢氧化亚铁易被氧化,难于明显观察到其白色絮状且更难较长时间保存等问题,对制备氢氧化亚铁的装置进行了改进与设计。利用医用输液器和注射器采用复分解反应制备氢氧化亚铁。改进后的实验具有材料环保易得、装置简单、操作方便、实验快速、氢氧化亚铁保存长久等优点,非常适合课堂实验。  相似文献   

2.
1 问题的提出传统的氢氧化亚铁的制取方法是用新制的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制得。虽然硫酸亚铁是新制的 ,但是由于溶液中或多或少还是溶解了部分的氧气 ,而且由于反应体系是一个开放性的体系 ,与外界存在着物质交换与能量交换 ,不断有空气中的氧气溶解到溶液中 ,所以新生成的氢氧化亚铁很快就被氧化成氢氧化铁 ,甚至还来不及观察到有白色絮状的氢氧化亚铁沉淀 ,只看到了氢氧化铁与刚生成的氢氧化亚铁组成的混合物 :一些暗绿色的絮状沉淀。2 实验原理分析要制得白色的氢氧化亚铁沉淀 ,并使氢氧化亚铁沉淀能长时间保持白色沉淀的状态…  相似文献   

3.
现行教材中的氢氧化亚铁的制取是用新制的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来完成的.尽管硫酸亚铁是新制的且实际操作中还将胶头滴管的尖端插入反应液面下,但是溶液中有溶解氧,而且由于反应体系是一个开放性的体系,与外界存在着物质交换与能量交换,不断有空气中的氧气溶解到溶液中,新生成的氢氧化亚铁很快就被氧化成氢氧化铁,所以,在实验过程中很难观察到白色的氢氧化亚铁沉淀的生成,而只看到了被氧化了的氢氧化亚铁与刚生成的氢氧化亚铁组成的混合物:一些暗绿色的絮状沉淀.  相似文献   

4.
唐悦 《化学教学》2010,(5):14-15
传统的氢氧化亚铁的制取方法是用新制的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虽然硫酸亚铁是新制的,氢氧化钠就算是沸腾的,但是由于溶液中或多或少还是溶解了部分氧气,而且由于反应体系是一个开放性的体系,与外界存在着物质交换与能量交换,不断会有氧气溶解到溶液中,所以新生成的氢氧化亚铁很快就被氧化成氢氧化铁,甚至观察不到有白色絮状的氢氧化亚铁沉淀.  相似文献   

5.
磷及其燃烧产物和水化物都有较大毒性,而且最终都可能被排放到环境中会造成污染.为解决“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污染问题,我们经过实验探究,最终根据氢氧化亚铁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的性质,利用过量氢氧化亚铁吸收一定体积空气中氧气的方法对该实验进行改进获得了成功.此改进实验具有装置简化、操作简单、无污染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1问题的提出传统的氢氧化亚铁的制取方法是用新制的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制得。虽然硫酸亚铁是新制的,但是由于溶液中或多或少还是溶解了部分的氧气,而且由于反应体系是一个开放性的体系,与外界存在着物质交换与能量交换,不断有空气中的氧气溶解到溶液中,所以新生成的氢氧化亚铁很快就被氧化成氢氧化铁,甚至还来不及观察到有白色絮状的氢氧化亚铁沉淀。因为,沉淀在生成过程中,还没有凝聚起来就已经被氧化了,所以根本看不到白色的氢氧化亚铁沉淀,只看到了被氧化了的氢氧化亚铁与刚生成的氢氧化亚铁组成的混合物:一些暗绿色的絮状沉淀…  相似文献   

7.
背景材料 :现行教材中的氢氧化亚铁的制取是用新制的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来完成的 .尽管硫酸亚铁是新制的且实际操作中还将胶头滴管的尖端插入反应液面下 ,但是溶液中有溶解氧 ,而且由于反应体系是一个开放性的体系 ,与外界存在着物质交换与能量交换 ,不断有空气中的氧气溶解到溶液中 ,新生成的氢氧化亚铁很快就被氧化成氢氧化铁 ,所以 ,在实验过程中很难观察到白色的氢氧化亚铁沉淀的生成 ,而只看到了被氧化了的氢氧化亚铁与刚生成的氢氧化亚铁组成的混合物 :一些暗绿色的絮状沉淀 .思路探究 :要制得能长时间稳定存在的白色氢氧化亚…  相似文献   

8.
在高中化学教材中,按照常规方法制备氢氧化亚铁,往往产生的沉淀物只有瞬间白色,很快转变灰绿色,这是因为氢氧化亚铁不稳定易被氧化成氢氧化铁。怎样才能更好地做到使氢氧化亚铁保持白色絮状沉淀而不被氧化呢?我们通过反复多次实验,得到了以下几种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9.
简述了装置的安装方法、多种用途及其优点 .较详细地介绍了如何利用该装置来改进钠跟水反应、氢氧化亚铁制备及氧化、铜跟硝酸反应等实验的操作方法 .  相似文献   

10.
简述了装置的安装方法、多种用途及其优点。较详细地介绍了如何利用该装置来改进的跟水反应、氢氧化亚铁制备及氧化、铜跟硝酸反应等实验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氢氧化亚铁制备过程产生的白色沉淀都不是纯白色及其很快转化为淡淡的灰绿色、灰绿色物质的组成以及呈色机理等疑难问题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氢氧化亚铁歧化反应、由氢氧化亚铁歧化反应引起的Schikorr反应以及溶液中溶解的微量氧是影响上述疑难问题的重要因素。本文针对氢氧化亚铁制备过程产生的白色沉淀都不是纯白色及其很快转化...  相似文献   

12.
王秀丹 《考试周刊》2011,(17):183-184
一、设计思路 本节课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并逐层分析,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通过"提出问题—理论预测—实验验证—分析原因—归纳总结—练习巩固"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掌握氢氧化亚铁的制备方法和氢氧化亚铁易被氧化的性质。  相似文献   

13.
氢氧化亚铁制备过程中产生的绿色物质是水合氢氧化亚铁或是绿锈,争议颇多。在参阅相关文献基础上,将氢氧化亚铁的制备设计在密封性能好的注射器中进行,探究绿色物质的成分以及能较长时间保存氢氧化亚铁的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14.
按教材实验,通过溶液反应得到的氢氧化亚铁沉淀往往由白色逐步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为能合理解释该实验现象,设计实验方案进行了探究及改进.结果表明:用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制取氢氧化亚铁,新生成的氢氧化亚铁沉淀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溶液中亚铁离子而显示灰绿色.采用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硫酸亚铁(使溶液中没有过量Fe2+)和水浴加热(促使过量Fe2+水解)的方法,使得到的氢氧化亚铁是白色絮状沉淀.  相似文献   

15.
传统化学教材氢氧化亚铁的制备实验中难以保证“白色”沉淀这一现象的稳定性,影响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本研究主要对氢氧化亚铁制备原理和实验装置作改进。根据双水解反应原理,通过定性实验比较Fe2+与碳酸根或碳酸氢根的双水解,通过定量实验探究最佳浓度,以提高实验成功率。同时对实验装置进行了微型化设计,增强了实验的趣味性。  相似文献   

16.
巧妙利用针筒活塞的推拉,改变相连接的容器中的氧气含量,实现实验环境从无氧到有氧的转变.利用此原理改进了三个中学化学实验:一氧化氮的制备及转化、氢氧化亚铁的制备及转化和物质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操作简便,现象明显,安全环保.  相似文献   

17.
实验改进二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多年教学的实践,对NH3溶于水的喷泉实验及制备氢氧化亚铁的实验进行了改进。解决了喷泉实验效果不理想,氢氧化亚铁现象不明显的问题,使实验效果显著,操作简便,容易掌握。  相似文献   

18.
关于氢氧化亚铁制备这个实验,按照现行人教版教材实验所述,氢氧化亚铁沉淀的颜色是白色,然后迅速转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棕色的氢氧化铁沉淀。  相似文献   

19.
氢氧化亚铁的制备是高中化学众多实验中一个。教材中设计的实验过程因为没有过多考虑氢氧化亚铁还原性,因此在实际操作中观察不到白色絮状沉淀。如果按照课本进行实验,观察不到氢氧化亚铁的生成。为了看到氢氧化亚铁"本来面目",达到学习化学的目的——认识物质。高中教材中的许多实验需要引导学生改装和创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积极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自发探究和认识自然的潜能。本实验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优化,放在第二课堂或学生兴趣实验上,是挺不错的。本文从实验室和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仪器出发,如注射器、试管、烧杯等。紧抓反应原理,设计了几种制备氢氧化亚铁的新方法,力图展现创新实验的魅力。  相似文献   

20.
基于电解法制备氢氧化亚铁的便捷优势,构建了一种无氧体系用于氢氧化亚铁制备。结果表明,采用维生素C和苯联合除氧机制,可制得氢氧化亚铁纯白色絮状沉淀,保留时间达1小时以上。联合除氧电解制备氢氧化亚铁,操作简便,现象明显,可调控性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