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人们与生俱来的亲水性,使得水景营造在城市园林景观中具有独特的吸引力,水景已经成为园林景观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北方地区干旱少雨,夏季炎热,缺少江河湖泊,人们对于水景的需求显得更加迫切而重要.随着经济发展及规模的不断扩大,北方内陆城市河流生态系统已受到来自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巨大压力,工农业及生活污染,水质不断退化以及超量引水等已严重损害了河流健康,恢复城市的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已至关重要.本文基于北方内陆城市滨河景观带的现状,提出了自己对于滨河景观带营造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一个城市会因山而有势,因水而显灵。水是生态景观中最重要的景观元素之一,"无水不成园,有水则活",本文通过新疆阜康市水磨河滨河景观带的设计,分析水的性格特征及我国古典园林中的理水之法,探讨现代园林设计中滨河景观带的水体设计和运用。  相似文献   

3.
城市滨河的桥与堤岸成为景观中的两大要素.本文着重分析了这两部分在滨河景观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南淝河被誉为合肥市的“母亲河”,它是合肥市城市的一道风景长廊。改造前的南淝河河床淤浅枯水季节干涸见底两岸滩地垃圾遍布是一奈严重污染的河流滨河,两岸绿化杂乱树木配置无合理布局形式。本文针对南淝河景观生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南淝河流域景观生态的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5.
寒地城市植物景观的营造是寒地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寒地城市植物景观的生态性、寒地城市植物选择与配置以及寒地城市植物景观色彩设计等方面对寒地城市植物景观的营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罗璇  叶跃群 《科技广场》2007,(10):54-56
通过分析城市色彩对于城市形象的重要意义及我国城市色彩研究现状,论述了赣州市城市色彩规划研究,以着力打造赣州特有的"山、水、城"地域景观特色为目的,营造出更为自然、更为生动的城市色彩景观,体现赣州山水特色的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7.
西藏拉萨市拉鲁湿地自然保护区环境资源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鲁湿地是位于拉萨市区,面积超过5平方公里的天然湿地.由于河流淤塞而成的内陆沼泽,是一个典型的、保存相对完整的高原湿地生态系统.该湿地在维持拉萨城市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改善城市环境质量、调节局地气候、增加空气湿度、补充氧气、防洪防涝、涵养水源和平衡地下水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在科技、宣传教育和景观方面有很高的价值.但是,自六十年代中期,特别是近几年来人类活动的强烈干预,已使得拉鲁湿地的面积逐年缩小,植被组成趋于简单、干化、退化现象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建设速度的加快,城市景观空间变得更加多样化.本文主要阐述现代城市景观公共空间的多样性,从城市整体景观现状出发,分析城市街道空间、广场景观空间、公共绿地空间的多样性,更好的营造现代城市景观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主题由绿化向彩化发展,植物多样性营造了景观的多样性,彩叶树种的选择配置已成为园林绿地设计的浓墨重彩,彩叶树种的栽植极大地丰富了城市色彩,突出了生态功能和自然景观效果j介绍了彩叶植物的含义和分类,针对彩叶树种在北方城市绿化中的应用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尊重人类长期发展中形成的水文化,因地制宜的运用水文化营造特色河流景观,是景观设计师必然要面对的课题。本文将乡村河流水文化进行了分类分析,针对不同类型的水文化探究不同方式的运用手段,以增进对乡村河流景观水文化特色运用与设计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阜新玉龙新城景观规划设计从城市自然生态基底、开放空间现状、人文环境积淀三个方面出发规划设计。用接近自然的手法将九营子从自然河道向城市滨水景观转变;将河流与自然山水链接成一体,形成城市生态绿廊,同时与城市空间交响;充分挖掘阜新"玉龙"文化热点打造城市品牌;促进开放空间中的市民使用和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城市地下空间的特点,分析了城市地下空间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城市地下空间景观营造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营造出多样化、生态化、人性化、艺术化的城市地下空间景观。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嘉陵江北滨江景观带现状、区域内植被现状、坡地的绿化现状、地表水现状以及典型地段等进行调查,分析研究消落带、北滨路、坡地三者之间植物景观的关系,通过对滨江景观带植物景观的组成特点、景观梯度变化以及消落带植被恢复限制因素等进行分析,最终提出北滨路滨江消落带及经济带植物景观提升的对策建议,形成以建设发展绿道为目标的北滨路植物景观改造的总体布局模式,并在区域内的道路植物景观、堡坎绿化、居住区绿地提升方面提出了具体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张家界城市建设现状调查,分析了该城市形象建设中软件及硬件建设两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张家界市在城市形象建设中应营造城市特色景观,打造城市文化品牌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前,大多数园林风景学所理解的景观,也主要是视觉美学意义上的景观,也即风景(Landscape),而一个更学和宽泛的定义则是“能用一个画面来展示,能在某一视点上可以全览的景象尤其是自然景象”。景观设计大到城市的总体形象设计,具体到城市节点如城市广场、城市公园、滨河亲水空间、街区景观、街头绿地、居住区环境设计等等;小到雕塑小品、种植配置、水池花池、铺地栏杆、桌凳垃圾箱,几乎涵盖室外造型艺术的一切。景观设计越来越受到欢迎和重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们日益重视环境品质的直接体现。  相似文献   

16.
选择适宜的乔灌木树种或品种作为骨干树种或基调树种,是滨海地区绿化造林的重中之重。但受环境条件的制约,滨海景观带内乔灌木的选择及利用,受到一定的限制。要将乔灌木的抗逆性作为选择的重要因素,充分考虑滨海地带的立地环境(如土壤瘠薄、盐碱度高、海风、海浪、海雾等侵袭),要求树种抗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耐盐碱,少病虫害,在城市滨海环境中生长和表现稳定。本文罗列了国内外一些价值较高的适合滨海地带种植的乔灌木植物资源,论述了滨海乔灌木的应用情况,建议在今后的滨海生态建设和城市景观营造中加强对乔灌木资源的推广和利用。  相似文献   

17.
营造滨水城市景观,即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把人工建造的环境和当地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增强人与自然的可达性和亲密性,使自然开放空间对于城市、环境的调节作用越来越重要,形成一个科学、合理、健康而完美的城市格局。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汉中城区防洪工程现状及城市堤防景观建设需求的分析,结合防洪治理规划,阐述了汉中防洪宜针对河堤现状,进行堤防加固、河道整治、护坡护岸、河流疏浚等工程,并结合滩地绿化、堤岸照明等措施,综合进行防洪工程加固及两岸堤防景观建设.  相似文献   

19.
城市的滨水区域是一个城市中的特殊又独有的空间地带,是城市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湘江是湖南省境内最大的河流,湘江流域的沿岸城市因此也获得了此得天独厚的自然水资源,对每个城市的滨水区的开发与利用,成为了城市景观风貌至关重要的环节,湘江沿岸的风光带就是根据每个城市不同的地域性特征进行设计的滨水景观区域,体现了每个城市大部分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也成为这些城市所特有的名片。对于湘江沿岸城市滨水区景观地域性特征的研究是指在进行滨水区景观设计时,能够影响整个城市体现出有别于其他城市地域特征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该城市的历史、地理、人文等各项综合因素。因此,在研究湘江沿岸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充分研究每个城市的自然与人文特征,凸显每个城市的地域特色,才能真正地创造出体现具有城市独特地域性的滨水景观,真正的成为每个城市独有的风景。  相似文献   

20.
以伊春市滨河区规划景观设计为例,结合伊春多民族聚居的城市特色,基于少数民族文化的规划理念,构建以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景观结构,将少数民族文化运用到滨水景观设计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