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卢梭说过:"通过儿童自身活动获取的知识,比从教科书、从他人学来的知识要清楚得多、深刻得多,而且能使他们的身体和头脑得到锻炼。"华师大叶澜教授也认为:没有学习的主动性,教育就可能蜕变为"驯兽式"的活动。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中学生最缺少生活体验,没有了生活体验,学生的学习活动就会与生活相隔,就不能较好地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就不会有对家庭、对社会有较强的责任感。本文认为进行"生活化语文教学",必须得先有"生活",而要有"生活",就必须得先解放学生,也就是先得从改革现在这种极端的应试教育机制开始。  相似文献   

3.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充分说明"多读""、熟读"对提高写作水平有极大的帮助。叶圣陶先生也指出:"学生读得好,才能写得好。""阅读得其方,写作之能力亦即随而增长。"可见,读写是相通的,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之一。三年级是个承上启下的特殊阶段,如何在这一阶段抓好读写结合训练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4.
有一句广告词说得好:“没有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这是联想电脑做的广告。这句广告词大气,充盈,震撼人心。它用粘连的修辞格。告诉我们,如果没有联想,这个世界将不堪设想!这里的联想,既指联想电脑,也指联想和想象,一词双意.十分值得玩味!是啊,如果我们的生活缺少联想和想象.将会是多么乏味!同样,如果我们的作文缺少联想和想象,也必将面目可憎!因为离开了联想和想象,所有的文字也不过是一堆文字符号而已!而有了联想和想象,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话言简意赅地向我们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书读得多,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文章就会写得好,笔下就会生花。在平时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应该这样。  相似文献   

6.
"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校长经常会这么说。作为教师,是非常反感并委屈的,校长根本没有考虑到现在学生的情况,有太多的学生不喜爱学习、不喜欢学校,老师又能有什么办法?一、学情分析我的学生是"3+2"5年制大专生。在和这些学生的日常接触中,我发现这些学生有一些共性:在对知识点的学习后,他们能理解课堂上的实例,...  相似文献   

7.
沈兵 《考试周刊》2010,(34):176-177
一、问题设计现状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可见课堂提问是"有效教学的核心"。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教师在提问的有效性方面存在以下一些问题:一是数量上的泛滥化,提问随意性大,一堂课多的提几十个问题,没有针对性、推进性和目的性。一堂政治课下来以问为主线,一问到底,惟恐课堂提问的数量不达标而有"满堂灌"和"填鸭式"的嫌疑,被戴上"不革命"的帽子。  相似文献   

8.
潘晨聪 《上海教育》2014,(31):54-55
直到现在,张忆还会被人说"二"。她坦然接受,并且依旧干得乐此不疲。 因为念情,她受老校长之邀到基地附中,即便有更好的机遇也未赴他处。因为一句"‘娘家'不会没有"的承诺,她在学校自然萎缩等待消亡的状态下从书记转为校长,算上她本人,当时的行政班子只有3人。  相似文献   

9.
刘金艳 《中学文科》2009,(9):128-129
如果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如果不会爱,也就会淡化教育效果。提高升学率是必要的,但不面向全体学生,不关心或者不会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就不会有良好的班风和学风,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提高教育质量。一个国家的兴旺,不是靠少数人有多大的学问,而是靠各种各样、不同层次的人才。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要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学校教育就得关心、尊重和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素质教育关键在于关爱每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10.
生活的一课     
贾斯汀 《高中生》2012,(3):62-62
每当我遇到挫折时,母亲就会说:"一切都会好的。如果你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会有好事发生。你会认识到,如果没有以前的挫折,就不会有现在的一切。"  相似文献   

11.
沙龙里来了一位美女,已经到该结婚的年龄了,身边的姐妹基本都抱娃了,她却连男朋友还没有,家里人催得也紧,压力很大。我问她:"对于这么重要的事情,我想了解一下,你之前做了些什么?比如你有没有常上交友网站?经常参加交友活动?拜托周围的人帮自己介绍?"她说:"没有。我不知道交友网站靠不靠谱,参加了几次交友活动没有效果就没有再去。拜托朋友帮自己介绍,除非特别熟,否则不会去那么做,好像自己嫁不出去似的。"她着急找男朋友,为此焦虑,但却没有为这件事情做些什么,已经被困在原地很多年。  相似文献   

12.
一所大学,一天两天不见校长大概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一月两月有问题吗?整整一年没有校长也不会有问题吗?群龙无首会没有问题吗?国不可一日无"君",校能一日无"长"吗?  相似文献   

13.
有一个真实的故事:在一次画饼干的活动中,一位男孩只在画纸上画了许多方形,一块饼也没画.当老师走过来时,他连忙把画捂住,很明显知道自己"画得不好".而坐在旁边的女孩立刻告诉老师:"他不会画饼干,他什么都不会."如果此时老师只一味地鼓励"你画得很好嘛……"作用并不大,说不定会让他更难堪.所幸老师是位懂心理的老师,她随意地说:"不会画饼干可以画别的东西,饼干罐子、包装袋……都能画呀!"听老师这么一说,男孩捂着的手放开了,他看着自己的画,有所发现地说:"这是罐子,用来装饼干."老师及时夸奖了他与别人不一样的想象,引来其他孩子一阵赞叹.  相似文献   

14.
一个绝望者问上帝:"我一直拼命地追着时间向前跑,为什么我的生活还是日复一日的相同?"上帝说:"你为什么要追赶时间?你为什么不停下来慢慢走?其实,每时每刻的风景都在变化,只是你没注意。"绝望者说:"停下来的话,我会被工作压死的!风景,哪里有?"上帝问:"你试着停下来过吗?"绝望者说:"没有。"上帝问:"不试试,你怎么知道你会被压死?不停下来,你怎么知道世界上没有美丽的风景?"于是,上帝带他来到时钟的上方。  相似文献   

15.
杨正福 《甘肃教育》2011,(15):35-35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里的"读"即诵读,又称朗读、朗诵。现代语文教育也很重视阅读教学,它有三个重要的教学手段:读、思、议。其中,读是前提,思是基础,议是关键。  相似文献   

16.
【问题的发现】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布置作业后总有几个学生来问:"老师,刚才我没听清,这会儿的作业做什么?"经常是一件事,要翻来覆去说很多次,还有不少孩子听而不闻,听而不知,特别是低年级考试时,由于很多孩子认字不多,有的完全靠老师读题,孩子必须靠"听"来答卷,有的就是因为不会听,导致考试成绩不理想。归根结底:孩子们没有良好的倾听习惯、倾听能力,不会倾听。  相似文献   

17.
命题二     
海伦·凯勒曾经说过:"在成长与成功之间,人们往往只重视成功,却忽视成长,其实没有一个成长的过程就不会有成功。每个人都会有一个成长的历程,即使他最后不一定能成功,但是一个成功的人,一定会有非同寻常的成长历程。"请联系生活,展开联想,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  相似文献   

18.
微博我最火     
《初中生》2011,(1):16-16
时间说了算:没有癞蛤蟆,天鹅也会寂寞。 上课玩什么游戏:初恋无限好,只是"挂"得早。 有点坏:敌人变成战友多半是为了生存,战友变成敌人多半是为了金钱。  相似文献   

19.
徐利敏 《考试周刊》2011,(83):122-122
埃得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写道:"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的人。"我国教育家叶圣陶也对此做了重要说明:"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不教是为了养成有一辈子自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词汇的研究一直是语言界的一个热点。在语言学界如David·Wilkins就说过:没有语法,能表达的东西很少;没有词汇,则什么也不能表达。Dellar和Hocking也认为:如果你把大部分时间用于学语法,你的英语不会有太大长进;如果你学会较多的词汇和措词,你会有最大的进步。下面笔者将介绍自己在词汇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一、强化语音教学语言学家吕叔湘说过:"词语要嵌在上下文里头才有生命,才容易记住,才知道用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