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他走了,抛弃了那个富有的家,抛弃了疼爱他的父母、老师和同学,一个人孤独地走到另一个世界,留给亲人的是绵绵的思念和不尽的思索。他叫潇潇,是个聪明、好学、听话的男孩子。从他  相似文献   

2.
《初中生》2016,(7)
奥苏格斯即将老来得子,欣喜之余,他允诺,如果妻子生的是个男孩,他将把2/3的财产留给儿子,1/3的财产留给妻子;如若生的是个女孩,他将把2/3的财产留给妻子,1/3的财产留给女儿. 后来孩子出生了,妻子生了一对双胞胎,而且是一个男孩一个女孩.这下可难坏了这个新爸爸.奥苏格斯想来想去也不明白,应该如何按自己的诺言分配财产给自己的家人.  相似文献   

3.
<正>一.故事切入孔融让梨的故事,我们每一个同学都应该是非常熟悉的(请一位同学讲故事)这个故事中的孔融留给我们最深的印象就是懂事,四岁的他就已经知道人与人交往要学会谦让,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他的家乡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今天我再  相似文献   

4.
一.故事切入 孔融让梨的故事,我们每一个同学都应该是非常熟悉的(请一位同学讲故事)这个故事中的孔融留给我们最深的印象就是懂事,四岁的他就已经知道人与人交往要学会谦让,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他的家乡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相似文献   

5.
一次班会课上,我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孩子,因为不满父母的唠叨,赌气离家出走了.当他把钱花完之后,又饥又冷.这时候,一个老爷爷收留了他,给他一个包子充饥.他非常感激,对老人说:"我一定要报答您."老人说:"我才给你一个包子,你就感激,而你的父母养了你这么多年,难道你就不感激?"这个孩子一下子醒悟了,回了家.  相似文献   

6.
天使的翅膀     
《家教世界》2013,(9):42
他一生下来就给了父母当头一棒,他是个脑瘫儿。虽然这样,父母还是把他精心地养育着,把所有的爱都给了他。他3岁才开始学说话,6岁才能勉强走路。6年来,他是父母的惟一。6年后,父母又给他生了一个健康的妹妹。妹妹两岁的时候,父母把她送到了幼儿园,幼儿园的小朋友们非常喜欢她,说她长得像个小明  相似文献   

7.
“父母留给孩子最大的财富是教育,而不是金钱。”“教育之于父母就是生活。”生活中蕴藏着无数的教育契机,年轻的父母如能及时地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就能增长孩子的见识,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以“生日”为例,笔者通过谈话、家长问卷等形式进行了有关的调查,情况大体如下:家长的态度:(谈话中的三种典型反馈)1.“我们的单位都很忙,平常很少有时间陪孩子玩,过生日的时候,孩子想要什么,我们都尽量满足他。”(一种补偿心理)2.“现在家里就这一个孩子,爷爷奶奶、朋友每年都送给他很多的礼物。每次我们就给他定个大蛋糕,和老…  相似文献   

8.
有时候我会凝神盯着孩子看,看他调皮捣蛋,看他像小牛犊一样把脑袋抵在我胸前,看他和我犟嘴,不由地会想:我究竟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呢? 一个孩子从出生那天起,就注定了是个不同于他人的特异个体,有思想、有感情,慢慢地会变得越来越有主意,但他也不是一块出了窑的砖,这是一张白纸!在这张纸上,艺术的父母写下优雅;善良的父母写下美德;自私的父母写下冷漠;暴戾的父母写下残酷.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复制件.  相似文献   

9.
陈冰是一个留守少年,家住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永嘉乡,今年只有16岁.6岁时,父母便把他留给爷爷奶奶照顾,外出到广东佛山打工,这一去便再也没有回来过,只是在逢年过节时给陈冰爷爷奶奶邮寄回来一些钱物.  相似文献   

10.
茅子俊 《小读者》2011,(9):21-21
“我去同学家陪他,晚上不回来了。”这是13岁少年飞飞临出门时对父母说的话.也是他生前留给父母最后的话。次日.飞飞被发现死在小区里.原因竟是在网吧连续玩7个小时.过度劳累及饥饿而死.  相似文献   

11.
<恒毅> 《科技文萃》2000,(10):186-187
我们会发现陌生人和亲人之间的不同点是很小的. 有一个在越南打仗的小兵,有一天打电话给他的父母,告诉父母他快退伍,可以回家了,父母当然非常高兴,在电话中表示希望他越快回家越好.小兵告诉父母,他有一个战友也要和他一起回家,父母当然表示欢迎.孩子告诉他父母,这位战友在战争中失掉了一条腿和一只手臂,而且说这位战友要和他们一起住.孩子的爸爸一听就告诉孩子,这绝不可以.他说只剩下一条腿和一只手臂的人,将造成家人的沉重负担,他不欢迎这种残疾的人和他们长住, 他建议这位残疾的战友自己设法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孩子听了这些话以后就挂了电话.几天以后,警察通知父母,他们的孩子自杀了.父母去认尸,令他们大为震惊的是:他们的孩子只有一条腿和一只手臂.  相似文献   

12.
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 村口就是一条大河,河水给孩子们带来了欢乐,但也把悲伤带给了孩子们:每年都有孩子被河水吞噬. 在这个村子里,有一户姓胡的人家,他们家有一个独生子.孩子五六岁时,有一次,他父母发现他和大孩子一起到河里戏水,心都揪紧了--就这么一个宝贝儿子,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做父母的可怎么办?于是,父母第一次狠心打了孩子,并禁止孩子再走近河边一步.  相似文献   

13.
懒人的故事     
有一个懒人,什么事都懒得做,而且挥金如土,没几年,就把父母留给他的遗产花得精光,只好找工作来养活自己。懒人找了好几天,不是嫌工作压力太大,就是嫌公司太远。终于,在一家离家比较近的快递公司找到了工作。由于他太懒,刚上任不到三天就被辞退了,原因是送东西太不及时了,前一天的东西非得等到第二天再送。于是,他失业了。懒人又找了几天,终于,他又有了一份工作,是在一家百货公司当收银员,但是,他竟然懒到连数目字都要少打几个,1202元打成120元,亏了1082元钱,老板气得把他辞退了。他垂头丧气地来找他的朋友。他的朋友有个同学是专门介绍工作…  相似文献   

14.
面对那么多成就卓越的人,也许你会自惭形秽地说:“我这么笨,怎么可能成才呢芽”“我太平凡了,根本不是成为伟人的料选”下面我就给你讲述一个老师、校长都认为他很笨的人的成才故事.这个人就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这个当年被校长认为“干什么都不会有作为”的笨学生,经过艰苦的努力,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创始人和奠基人,成了现代最杰出的物理学家.1879年3月14日,一个小生命降生在德国的一个叫乌尔姆的小城.父母为他起了一个很有希望的名字: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看着他那可爱的模样,父母对他寄托了全部的期冀.然而,没过多久,父母就开始失望了:人家…  相似文献   

15.
过年的味道     
生活中人们常说:“一年一个味,每年过年都有不同的感受.”可是在王小林看来,每年的味道却都是一样的. 王小林的父母外出打工已经有八年之久了,而这八年来他的父母从来没有回家陪他过过一次年.打小他就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在他的内心,他多么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像别的孩子的父母一样陪在自己身边,特别是每到过年的时候,他就越加渴望父母能回家过年,哪怕他们只在家里吃顿团圆饭.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南通市一家长来信说:我儿子11岁,我们很爱他,家里有好吃的,总留给他吃,我们再苦再累,也要想办法安排好他的生活。可孩子却不理解我们,不体谅我们。我们累了一天回家,他从没主动开过门;吃好饭也不会帮着收拾一下碗筷,只管自己玩去;有时我们身体不适,也不知道问候你一声。小时候,我们认为他小,大了会懂事的,可现在他慢慢地长大了,还是这样不懂事,怎么办呢?答:亲情是一个人善心、爱心和良心的表现,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父母爱孩子,孩子也要爱父母,这不仅是子女和父母的情感关系,更是一个能否关心他人的大问题。我们可以这样做——1.建…  相似文献   

17.
我从小就不喜欢祖父.他是一个严肃的老人,和他在一起生活的岁月,我极少看见他脸上的笑容. 我3岁时,父母到乡下承包了甘蔗场,把我留给了做小学教师的祖父.母亲说,刚懂事的我看着板着脸的祖父,哇的一声就吓哭了.她曾经叹息,如果我是男孩,恐怕祖父会对我亲切些.但我还是贪玩得像个男孩,跟着邻居的一群孩子四处乱跑,爬树、摘果、打闹.这一切都瞒着祖父,但终于有一天他还是知道了:我们几个调皮鬼跑到附近的郊区,偷人家地里的红薯,被逮了个正着.他去领我回家,脸上像结了一层霜.我被结结实实地喂了一顿"竹鞭炒黄鳝",疼得直跳脚.我哭喊着,祖母在一旁央求着,他还是等我认了错才肯停手.从此我不敢乱拿人家的东西,但心底里却恨起了祖父:别人家的爷爷都很慈祥,可他却一点都不疼爱我.  相似文献   

18.
任万鹏———这位年仅11岁的少年,本该享有孩子的快乐;但他却遭遇了双重的不幸:深爱他的父母撒手离去,留给他的只有母亲治病的1.2万元欠款。就在他打工还债的艰难日子里,自己又患上了绝症。他以诚信,赢得了人们的赞誉!  相似文献   

19.
小庄今年17岁,是某职校二年级5班的班长,学习成绩优良,曾被评为"三好学生"。有一天,父母送他到学校,就在与父母告别准备进校门的时候,他发现有一个同学朝着他父母的背影做鬼脸。小庄感到非常生气,认为这是对自己父母的侮辱。于是,他跑回宿舍叫了几个同  相似文献   

20.
在医院割阑尾时,医生要求我住院一个星期。这是一段很无聊的日子,但因此可以逃掉繁重的学习,我还是欣然答应。爸妈照顾我一天后就请了护工,他们很忙,一个忙工作,一个忙生意。我理解父母,一直以来,他们留给我的印象都是“忙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