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采访郭德纲永远是一件乐事,不仅因为他回答问题如同说相声一样幽默搞笑,更因为他嬉笑怒骂、无所顾忌的敢言作风,让人倍感真实、亲切、痛快。侯跃文遗像摆在后台来到天桥乐剧场,票房处早已挂起了"售罄"的牌子,还不断有人过来询问今后几天的票还有没有。剧院经理带着我来到后台,郭德纲正在候  相似文献   

2.
就在相声几乎要从人们的生活里消失的时候,郭德纲出现了仿佛眨眼间,在2005年岁末老百姓的话题里蹦出了一个说相声的,他叫郭德纲。网络上、报纸上无处不流传着他的故事和他的相声段子。今年春节期间。在北京南城能容纳400人的天桥乐茶园,门口立着大牌子,上写:今日客满,站票10块!事实上从去年11月份开始,郭德纲和他的德云社在天桥乐的演出一直都是一票难求。不仅是小剧场,2005年11月在天津中国大戏院、2006年1月在北京解放军歌剧院、2月在北京天桥剧场,近来津京地区1000人以上的中型剧场举办的郭德纲相声专场演出,场场爆满。尤其解放军歌剧院…  相似文献   

3.
博客名誉侵权中的法律责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博客的兴起,引发了诸多新型的言论侵权问题。例如相声演员郭德纲博客中的言论引发的名誉权纠纷。原告则是相声演员、今年央视春晚语言类节目负责人汪洋。汪洋称,在今年1月的德云社新年相声专场中郭德纲指名道姓地提到“汪洋的老婆跟别人睡觉,汪洋因此要自焚”,这是对自己以及爱人人格和名誉的诽谤。汪洋表示,他要告郭德纲不仅仅是因为相声段子,还因为郭在博客里指名道姓说他不务正业。今年3月,北京市西城区法院正式受理此案。汪洋在起诉书中要求郭德纲公开道歉并保证以后绝不再犯,而且要求郭德纲在含新浪网在内的三个以上全国性媒体以书面形…  相似文献   

4.
郭德纲在其别墅后面圈占公用绿地,引起居民投诉。8月1日下午,某电视台记者前往拍门采访,被其徒弟“推搡”,有人说是“殴打”。事件曝光后,郭德纲在其相声表演中称其徒弟为“民族英雄”,指记者为“妓女”,说当年一手捧红他的北京电视台为“龌龊单位”。舆论为之哗然。  相似文献   

5.
仿佛眨眼间,在2005年岁末老百姓的话题里蹦出了一个说相声的,他叫郭德纲。网络上、报纸上无处不流传着他的故事和他的相声段子。  相似文献   

6.
8月传媒人物     
《青年记者》2010,(17):23-24
简介:郭德纲在8月份遭遇了戏剧性变化。起因是他的一栋别墅被指占用公共绿地,8月1日北京电视台《每日文娱播报》记者周广甫探访别墅时,被郭德纲弟子李鹤彪打伤。郭德纲随后在相声表演中斥记者“妓女不如”,斥北京电视台“龌龊”,称李鹤彪为“民族英雄”。  相似文献   

7.
2005年10月5日,天桥乐茶园,郭德纲和当时的搭档张文顺给相声迷们说了一段新创作的相声:《论50年相声之现状》。虽然这个段子中很多响亮的包袱,但听了它,所有爱过相声的人会心碎!  相似文献   

8.
韩阳 《出版参考》2006,(5S):11-11
2006年春节前后,相声演员郭德纲异军突起,成为热门人物。曲坛大家辈出,为何自称“非著名相声演员”的郭德纲得以名声鹊起呢?很多出版社纷纷联系郭德纲要为其出书,但意外的是有一家出版社早“先声夺人”出版了这一热门人物的图书。  相似文献   

9.
最近,大江南北掀起了一股“钢丝”热,《南方人物周刊》等多家权威媒体几乎在同一时间大篇幅报道了“郭德纲现象”。郭德纲,这位33岁的天津籍民间相声艺术表演。在坚持了多年的平民表演路线之后。终于赢得了人们的一片喝彩。自谦为“中国相声界非名相声演员”的他,被誉为“中国相声界的奇人”。  相似文献   

10.
陈前进 《出版参考》2006,(6X):11-11
春节前后,郭德纲异军突起,成为观众追捧、媒体跟踪的热门人物。曲坛大家辈出,何以标榜“非著名相声演员”的郭德纲先声夺人,名誉鹊起?这是一个话题,也是一个谜。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记者韩阳)2006年春节前后,相声演员郭德纲异军突起,成为热门人物。曲坛大家辈出,为何自称“非著名相声演员”的郭德纲得以名声鹊起呢?很多出版社纷纷联系郭德纲要为其出书,但意外的是有一家出版社早“先声夺人”出版了这一热门人物的图书。早在上个世纪末,郭德纲就曾在中国城市出版社出版了《话说北京》一书,展示了他扎实的历史文化功底和幽默深沉的语言艺术。《话说北京》用历史遗产、名人掌故、民间传说、社会沿革等60则段落,以类似单口相声的文笔,描绘了老北京的历史和民俗。其风格出入于雅俗之间,是茶余饭后的谈助,是正史学问的…  相似文献   

12.
正与喜欢抽烟、喝酒、烫头的搭档于谦不同,不喜欢郭德纲的人,给他贴的标签往往是嘴硬、耍横、记仇。7月初,正在筹备《亲子爱徒》专场的郭德纲接受采访时称,这两年要渐渐进入半退休状态,多让孩子们演一演。回顾过往的一些掐架经历,郭德纲称他没时间膨胀,"我面临的是整个相声行业的压迫,耍横是为了自我保护。"  相似文献   

13.
郭德纲自称“非著名”相声演员,结果他火了;饶毅宣布要当“非院士”科学家,结果他的落选比当选还引人注目。实际上,普通人并不具备判断专业问题和衡量科学成就的能力,但是公众反感院士的功利化、庸俗化、娱乐化,也有权要求更为公开、透明、独立的院士遴选制度  相似文献   

14.
李晓彦 《报刊之友》2013,(9):138-139
近几年随着郭德纲相声的走红,相声语言表达艺术也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在新闻报道中,提升了新闻报道的表达效果。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在“公和私”及“雅和俗”的尺度把握上往往失了分寸,忘记了新闻媒体所应坚守的社会或道德责任。  相似文献   

15.
从50年代起,马季(1934~2006)就在广播里逗人们笑;80年代,又在电视里逗人们笑。他还发明了小品,参予设计了头几届的春节联欢晚会语言类节目。回忆起他,人们应该微笑。在相声界,马季承前启后的地位无可撼动。无论是北京、天津,还是东北,相声门中人对他心悦诚服。有些争议声来自部分相声爱好者:关于由他开创的歌颂型相声,把相声推向电视的功过,与师傅侯宝林的关系,以及“马家军”在相声衰落中的责任。不管怎样,马季是新社会的人,他说了50年的新相声,是新相声的一代宗师。他的个人荣辱,也都关于这个时代。  相似文献   

16.
靖鸣  潘政 《新闻记者》2007,(6):86-88
今年3·15,很多媒体把枪炮对准了代言虚假广告的明星们。而首当其冲的便是相声演员郭德纲。在央视“第十七届3·15晚会”上,郭德纲代言的“藏秘  相似文献   

17.
春节前后,郭德纲异军突起,成为观众追捧、媒体跟踪的热门人物.曲坛大家辈出,何以标榜"非著名相声演员"的郭德纲先声夺人,名誉鹊起?这是一个话题,也是一个谜.  相似文献   

18.
匠才与将才     
《今传媒》1997,(6)
匠才与将才文/湖北·张赫玲新闻这行当,许多人都很羡慕。一张报纸的总编辑,更是一个惹人注目的人物。总编辑是个什么角色?有人说他是首席记者,也有人称他为新闻官。大凡在新闻单位干久了的人,别人常常喜欢叫他一声记者。即使是总编辑,听到这样的称呼也心安理得习以...  相似文献   

19.
孙奕 《视听界》2007,(1):72-73
如今,郭德纲俨然成为相声界的领军人物之一,并造就了一种全民参与的文化现象。笔者就“郭德纲”这一文化关键词,谈谈对电视晚会中采用相声节目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一个人可以带动一个剧种往前走吗?赵本山和郭德纲做到了,有人也寄望于周立波为上海滑稽带来的新生,可他似乎并不想背上身后那个沉重而落伍的"包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