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大电网相比,微电网系统容量很小,微电网并网运行时,其电压和频率主要跟随大电网的电压和频率,微电网内分布式电源一般采用PQ控制模式运行。微电网并网运行控制策略是对微电网内各分布式电源出力进行协调控制,实现微电网的各种控制目标,例如分布式发电/储能计划控制、联络线功率控制等,保障微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2.
微电网是分布式发电、负荷、储能装置及控制装置构成的一个单一可控的独立发电系统,是我国电网建设中一种新型的网络结构。是应对目前能源、资源问题的有效途径。国内学术及研究机构对微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微电网的经济性运行、微电网的核心技术研究、微电网的优化调度以及并网运行等领域。各研究表明:从经济性层面看:微电网发展符合国家节能减排政策、提高发电效率;从技术层面看:微电网仍面临并网输电时需要克服新能源中风能、太阳能等发电的不稳定性难题;尽管如此,成熟的微电网不仅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而且有助于减轻当今越来越严重的雾霾问题。  相似文献   

3.
光伏组件上光照时间的长短和强度都影响着光伏发电的效率,导致发电功率具有随机波动性。随着光伏并网系统的增多,产生孤岛效应的概率也随之增加。微电网是一种将分布式电源、负荷、储能装置、变流器以及监控保护装置整合在一起的小型发配电系统,可以降低分布式电源并网时由于供电的不连续性而给配电网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套基于三菱PLC设计的微型分布式发电控制系统模型,该系统当外部电网出现故障情况时,可以进行孤网运行,继续为微网内重要负荷供电,提高重要负荷的供电可靠性;在日常情况下,工作在并网模式,一般与中、低压配电网并网运行,互为支撑,实现能量的双向交换,采用高效稳定的控制手段,可保证微电网高电能质量供电。  相似文献   

5.
该文章建立了微网运行并网的PQ控制仿真系统,通过电流控制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降低了一些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干扰的分布式发电供电过程中的不足,达到了保证微网运行最大输出功率的目的。而且与微电网中加入大容量存储装备相比大大节约了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6.
随着工业技术的迅猛发展,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针对分布式发电电网在生产实际中常见的故障进行分析和比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并网控制策略,这对基于分布式发电的电网故障下并网运行与及时恢复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16,(17)
微电网又称作微网,是一种新型的自治系统,能够使分布式电源灵活、高效利用,并且能够实现自我控制、保护和管理,是一种高效的小型发电配电系统。继电保护对于微电网来说至关重要,能够保护电力系统及其元件使其不遭到损坏,并有效解决电网插入电源时产生的随机性和波动性等问题。本文通过对微电网继电保护进行研究,进而探究出微电网继电保护的主要应用。  相似文献   

8.
对光伏发电技术的并网模式,接入呼和浩特配网中的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和并网方式,光伏发电系统的构成,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接入地区配电网的光伏电源技术要求进行了探讨。认为,光伏电站在配电网的规划中要综合考虑电能质量、保护配置、供电可靠性、电力平衡、系统接纳能力、电量计费、信息采集等问题,做到科学、合理规划,确保电网的可靠、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17,(2)
与传统大电网发电技术相比,含微源配电网利用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分布式发电技术,通过并网与离岛的自由切换,实现内部电源和负荷的一体化运行,提高系统可靠性,满足用户侧电能质量及可靠性的需求。微源种类不同,接入电网的方式及控制策略也不相同,对电力系统的影响也随之变化。微源是现代电能供应的有力补充,含微源的配电网是新世纪电力系统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武博  刘松 《内江科技》2010,31(12):130-130
本文介绍了分布式电源、煤矿瓦斯发电的定义及国内应用现状,分析了煤矿瓦斯发电技术的优点,并结合电力系统分析的相关知识对煤矿瓦斯发电厂并网后对电网的影响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分布式发电作为一种新兴的发电技术,可以附近能源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分布式电源的并网后,改变了传统配电网结构,对配电网的继电保护产生影响,因此需要进行分布式电源并网后的继电保护整定。本文从分布式电源并入电网后产生的问题以及影响着手,分析了分布式电源容量及接入电压等级的整定方案,保护电网的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超大规模电力系统的弊端也日益显现,利用新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在负荷处就近供电,能有效弥补能源的短缺和绿色能源的充分利用.分布式发电和微电网技术在多种一次能源中的应用,可降低负荷对大电网的依赖,时提高供电安全性和可靠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分布式电源凭借其诸多优点在电力系统中占据了越来越多的份额,成为能源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但是,大量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也使得配电网在规划和运行方面要面临比以往更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在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对计及分布式发电的配网规划关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首先对分布式发电技术进行了概念性的介绍,并系统地分析了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在规划和运行方面可能带来的影响;对配电网规划中常用的数学模型和优化算法进行分类和比较,总结并评价了各种模型和求解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4.
太阳能作为一种新型能源近年来在我国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太阳能发电又称光伏发电。并网光伏发电系统,首先由光伏组件产生的直流电,其次经过并网逆变器逆变产生符合电网要求的交流电,再经过升压后接入公共电网。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可分为集中式和分布式两种。集中式并网光伏电站是将所发电能直接输送到电网,由电网统一调配向用户供电。但这种电站投资大、建设周期较长、并且需要大面积的土地。分布式并网光伏发电站是利用已有建筑物屋顶用户侧自发自用、多余电量上网,由于投资小、建设快、政策支持力度大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韩少宏 《内江科技》2013,34(1):114-115
传统电网集中式供电和分布式电源都有其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微网技术整合了分布式电源的优势,可以有效缓解分布式发电对大电网的影响,有利于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大规模并网应用,将成为高渗透率分布式发电的主要应用形式。本文首先介绍了微网的相关概念及其基本结构,阐述了国内外微网系统的研究现状,重点对微网内的储能技术、基本控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对微网技术的关键问题及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将分布式电源以微电网形式形成一个双向可调度单元接入到电网中,是发挥分布式电源效能的最有效方式,微电网接入中低压配电网对微电网的供电可靠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量微电网接入配电系统已经成为配电网技术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17,(18)
本文从配电网的规划、电能质量、运行和控制与潮流分布四个维度分析了含有分布式电源的微电网并网对配电网的影响。通过介绍微电网并网时造成的三段式电流保护误动、拒动、灵敏性与选择性丧失的影响,指出了微电网中保护配置需要考虑的问题。最后对微电网保护问题进行了简单总结。  相似文献   

18.
智能电网技术,特别是微电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使电网的架构发生革命性的改变。电厂大规模集中发电、远距离传输到用户的传统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中,各个环节都将随着分布式电源的接入而产生变化。分布式电源具有单机容量小、分布广、容易就地消纳等优点,能减少电能远距离传输产生的损耗,降低单位GDP能耗,是国家近期政策重点扶持的对象,预计将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出现跨越式发展。广东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光、风资源丰富,天然气海运条件便利,电力却一直供不应求,可以预见分布式电源的发展潜力巨大,其发电类型将以分布式光伏、风能和天然气为主。  相似文献   

19.
风力、光伏发电随时间、空间的变化趋势具有良好的互补性,故可建立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改善二者的随机性、波动性与间歇性等不利特性。为弥补风光输出的上述不利特性,可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中配置储能装置,组成风/光/蓄微电网,进行经济、稳定地供电。[4]〈br〉 在对风/光/蓄微电网进行经济评估时充分考虑各分布式电源的全生命周期成本的优化配置研究还较为少见。本文采用遗传算法,考虑在满足供电可靠性条件下,全生命周期成本最小为其中优化子目标,取各电源装机数量、蓄电池充放电次数等作为约束条件,提出一种改进容量优化配置模型。最后以某一实地为例,对方案进行仿真和计算,验证所提出的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17,(26)
在分析比较直流母线和交流母线微电网结构的基础上,对大型微电网系统的管理进行了简要的阐述。根据微电网的并网运行和离网的运行模式,分别研究不同的控制策略。为管理和控制微电网操作系统,设计微电网调度控制系统软件,对微电网的能量管理控制策略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