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教学是一门艺术,活堪称语文课堂教学艺术追求的至上境界,它通过教师教的艺术处理,使学生在学的境界中体验到教学艺术的美,从而实现教学艺术的审美价值。要使语文课堂活起来,关键在于教师。达到活的教学境界,教师应该是作茧而不自缚,追求刻意感觉的无意化。如果教师能达到教活的境界,学生的学活就不成问题了。下面结合实践论述实现活的至上境界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丁钰丽 《考试周刊》2011,(42):60-60
所谓课堂教学境界,是对课堂教学情境和效果的描述,是以教的境界为起点,以学生学的境界为结果的过程。而语文课堂教学"活"的境界是语文课堂教学境界艺术化的集中体现,是语文教学的精髓所在。  相似文献   

3.
闫怀娟 《考试周刊》2011,(59):50-50
吕叔湘说:“语文教学的关键在于一个‘活’字,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把课讲活了。”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也告诫我们:“一定要把学生教活。”“活”是语文课堂教学艺术化的集中体现,也应是语文老师追求的境界。要达到这一境界很不容易,它是教师素质、水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的综合体现。但它并不是抽象的概念,它总会体现在教学的各个方面。我认为,把语文课讲活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堂是语文课程实施和操作的重要阵地,如何切实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呢?著名的语文教育家、语言学家吕叔湘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把课教活了。"可见,"活"是点燃学生学习激情,促成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经过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笔者有以下几点激"活"语文课堂的体会。  相似文献   

5.
“活”是语文课堂的最高境界。现代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成为学生情趣盎然的精神家园,引导学生在课堂共同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一节好的语文课应当生动活泼、趣味盎然,既有知识的科学性,又有传授的艺术性。语文教师要善于进行艺术化情景创设和教学设计,让美的形式作用于学生的兴趣和情感,使课堂里充满艺术情趣.充满生机活力。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堂教学追求简约、有效,讲究以"人"为本,告别传统模式,优化教学程序,弱化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和作用,给学生更多的学语言的时间,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让语文不断简化,简简单单、扎扎实实的教语文,是语文教学更加贴近本色,逐渐达到理想的语文教学境界。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要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教师引导学生,学生也推动教师,教师得心应手,学生活学活用的境地。语文课堂教学,应注重自主,鼓励创新;应广闻博采,引进“活水”;应精心设计,优化思路。这样就能把课堂上“活”,把学生教“活”。“活”是切实提高语文教学效益的必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姜俊丽 《考试周刊》2010,(50):60-61
教学是艺术,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因素组成的交响乐。为了让"教"与"学"这两个因素更自然、更科学地结合起来,使"教"吸引"学","学"促进"教",达到一种教学上的美的境界,教师必须注意美的课堂设计。板书是课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密切配合口头语言传递教学信息的媒介,是形成视听兼具的教学艺术活动。在语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中的"活教",就是要把教师、学生、教材融为一体。"教活"是教学的目标。"活教"则是达到目标的手段。只要教师活教、教活,学生活学、活用,语文课堂才能高效化、优质化。  相似文献   

10.
把语文课教“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爱语文学语文,对语文着迷,让语文课成为学生的一种期盼和向往。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全力追求的一种境界。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讲究一个“活”字,要突出人文学科的特点与灵性,教师只有激活语文课堂,方能使课堂精彩纷呈,摇曳多姿。运用“穿插”的教学艺术就能起到一插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迅速地激活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气氛活起来。  相似文献   

12.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语文课堂应是充满阳光的地方,是向每一个学生敞开温情双手的怀抱,是点燃学生智慧的乐园。新课标下语文教学课堂究竟该是什么样的呢?用叶澜教授的一句话来概括:“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要让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教师必须更新教育理念,建立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做好学生的引路人,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探索,创造奇迹。教者启发有方,能使陷入僵局的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既可以调动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又使学生尝到了思考的乐趣,享受了创造的快乐。因此,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探索能力的好阵地。笔者从教多年,下面就浅谈一下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的教学机智。唯有“教师教得活”,学生方能“学得乐、学有成”。以下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引领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进而以“活教”促“乐学”的一点想法。  相似文献   

14.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为了这句话,很多老师都埋头钻研,探究如何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到学生手上,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活"起来。课堂教学,无论对于学生而言,还是对于教师而言,都是整个生命活动中的一部分。在课堂教学中,忽视人的因素,就会导致语文课堂沉闷、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就叫做‘活’。”活的教学境界能让学生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5.
“活”是艺术的生命,语文课堂艺术也需要“活”。纵观当前一些语文课堂,学生似听非听、似答非答、似练非练的情况普遍存在。教师有目标,但落实不够;有训练,但力度不够;有提问,但设计不够:有导读,但指导不够。这样的课堂,学生学得累,教师教得累。如果有人听课那就更累,原因何在?我想跟我们某些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实”有余而“活”不足有关。  相似文献   

16.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师不仅要教,而且要导。"如何导呢?他说"一要提问,二要指点"。优秀的教师总是善于在课堂上运用"提问"来启迪学生的心智,引导学生获得知识。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本文着重谈谈语文课堂提问的原则和艺术。  相似文献   

17.
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是一门艺术,富有艺术性的教学语言影响学生的一生。文章重点阐述了人生语文课堂教学艺术中的教师语言艺术追求的目标与艺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堂是学生言语学习的主阵地,也是教师引领与组织学生言语学习、施展与完善教学艺术的大天地。从这个角度解读,教师和学生都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毋庸置疑,他们都是课堂的主人。因此,倘若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扎实推进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教师不仅要进行语文课堂教学主人观的探索和研究,更重要的是,要在扎实的践行过程中摸索出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科学合理到位的主人观。纵观为数不少的语文课堂教学,师生主人观的体现有以下四种境界。  相似文献   

19.
熊涌 《考试周刊》2010,(35):55-56
语文课堂教学是学生与教师的共同活动过程,它不是机械单向的知识传授,它包含了人与人之间复杂的交流关系。这就使教学活动超出了"科学"的范畴,具有艺术的特点。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构建语文课堂美的艺术;实施情感教学,提高课堂情感传递的艺术;针对不同课型,调动学生的不同艺术天分。  相似文献   

20.
要让历史课"活"起来,教学中必须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合作者;历史课的"活"主要表现在用灵活多样的教法,教师用"活"教材、教"活"学生,使学生活学活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